家己人 汕头欢迎您回家团聚

图片

走遍天涯路,最是故乡亲。任时代流转,“回家”和“团圆”永远都是游子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牵系。

数百年前,潮汕先辈们乘着红头船走向世界,也将绵长的乡愁镌刻于心,原乡故土的亲切乡音、童年味道和温暖乡风,成了每个离乡游子心中魂牵梦绕的情愫;如今,全球数千名潮籍乡亲代表终于从五洲归来,将在汕头定格家己人的“全家福”,遍访故乡的每一个角落。

从一封封满怀深情的侨批,到一声声亲切的乡音;从一道道诱人的潮菜美味,到一场场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盛宴……当前,560万汕头人民正张灯结彩,以“满格”状态迎接回家的乡亲,准备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家宴”,以动人的乡情、迷人的乡音、撩人的乡味、醉人的乡风抚慰游子们的思乡情,共绘潮人大家庭兴旺发达的新蓝图。

乡情

侨批情深:家书抵万金 满纸家国情

安土重迁,这是镌刻在每个中国人基因里的文化密码。然而,回家团圆有时并不容易,于是便有了“抵万金”的家书,让相隔两地的人们能够在书信往来中互报平安、互诉衷肠。

作为我国著名的侨乡,潮汕地区曾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流行过一种兼有家书和汇款功能的“银信合一”的华侨家书——侨批。当年,那一封封漂洋过海而来的家书,承载着羁旅异地游子对家国的深情眷恋;如今,这一片片泛黄的文物档案,成为了海内外乡亲回家团圆、寻根谒祖的重要纽带。

图片

三江出海一纸还乡

时间回拨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那是侨批业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彼时,在潮汕地区的许多幽幽深巷中,逢年过节期间,经常能遇到这样一个场景:当听到一声“批来了”的叫唤声时,留守在家的妇女们会急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带上小孩,搀扶着家中的老妪走出家门,到巷口翘首踮足,等待着“水客”到来,从他们手中接收亲人从海外寄回来的批件。

每每接到侨批,往往都是全家人最为兴奋的时刻。因为通过侨批,他们不仅能够得知亲友在海外谋生的近况,也意味着家中近期的生计有着落了。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有40%至50%的潮汕家庭是靠侨批过活的,因此潮汕地区素有“食侨批”“食番批”的说法。那么,侨批是如何产生和运作的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潮汕地区侨批的产生与潮汕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相关——在近代中国小农经济破产、中国国门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进一步被迫打开等特定历史背景下,地狭人稠、资源紧张的潮汕地区掀起了一股移民浪潮,无数潮汕人乘坐红头船“下南洋”谋生,是谓“三江出海”。

“一封薄批,几句嘱言,再加若干血汗钱,这些‘抵万金’的家书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70年代末,一直是连接海外侨民和祖国侨眷的感情纽带。”汕头市档案馆侨批分馆(侨批文物馆)名誉馆长林庆熙告诉记者,在海外打拼的侨胞们始终坚守“对家庭负责”的信念,稍有积蓄便迫不及待地连同问候平安的书信托寄回家乡,以接济妻儿、赡养父母。

在当时那个金融邮政机构尚未正式建立或极不完善年代,“银信合一”的特殊寄汇方式——侨批由此诞生。而运送侨批的“水客”“批脚”,以及经营侨批业的批局等新兴团体和新业态也应运而生,这便是“一纸还乡”了。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国内私营侨批业归国家银行管理,纸质侨批这才退出了历史舞台。矗立在汕头小公园开埠区的汕头侨批文物馆,是全国首家以侨批为主题的文物馆,其丰富的藏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了解老一辈潮汕侨胞艰苦卓绝创业、回报家国的绝佳窗口。

图片

千金尺素情牵两地

不管是祖祠、祖墓整修,还是大型乡社祭祀活动,在外打拼的潮汕人得知后,哪怕生活再艰辛也要寄些钱财回来,“甚至仅一元钱也要掰成两半,一半生活,一半养家”。而每逢春节,寄回“新年批”给长辈们送“腰金”,给晚辈们压压岁,更是被许多在外游子认为是“头等大事”。

“双亲大人尊前,谨禀者,是日轮船回唐,即付片函,外并大洋拾陆元,到日查收,内抹出二元三叔婶收,又一元四婶收,又一元细婶收,又一元松乾收,又一元松英松谦共收,各人收为腰仪之敬……”这是一封华侨从新加坡寄回潮安家中的“新年批”,其内容虽琐碎,却将华侨心系故里、血脉相连的温情展露无遗。

值得一提的是,侨批中还有一种“暗语批”。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东南亚国家曾一度普遍实行限汇或禁汇的政策,但为资助家乡亲友、支持家乡建设,侨居地的华侨们只能想方设法,在批信中通过使用暗号,或者用特殊的字眼来“蒙混过关”,如“烟纸”“门牌”“饼干”“赤谷”“港米”“猪油”等都曾被用来代指钱。

除了孝敬父母、家庭纷争、儿女亲事、子女教育等话题外,谈论国际形势则是战乱年代侨批里较为多见的话题。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华侨们的爱国情绪更为普遍,一大批爱国华侨通过侨批支持祖国抗战,并在信中教育子女要爱国;还有一些共产党人以侨批为掩护,在看不见的战线上为党传递情报、资金等。

比如,成长于侨商之家的著名侨领庄世平先生,以侨批为掩护支持红色革命事业,一生忠心爱国。1949年12月14日,他创立南洋商业银行,在银行楼顶升起了香港首面五星红旗。

更令人动容的是,在汕头市侨批文物馆里还有一份十分特殊的回批。“这是抗战时期,由周恩来、叶剑英、潘汉年和廖承志特地联名写给三位泰国华侨的回批。这三位泰国华侨,在祖国危亡关头,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全民族抗日的主张,通过泰国批局,以‘口批’的方式捐赠国币200元,捐款历经波折,辗转才送至抗日军政大学。回批中对他们的‘爱国热忱’和义举予以高度的评价。”林庆熙说,一纸侨批联结起海外赤子与故土亲友,也传递着他们对家国安康的牵挂,对民族复兴的期许。

秋鸿有信游子盼归

“想愚今日远离乡井,亦为环境所迫,虽人在外,终朝都是为挂于家庭……”“祖国广筑公路,交通方便,大兴水利、农工发展……威震遐迩,华侨沾光不说,引为快慰尔。”……寥寥数语,纸短情长,记录了海外华人华侨的奋斗历程和对祖国的深厚情感,更体现了广大侨胞们立足于天下、奋斗于天下、发展于天下的精神内核。

林庆熙告诉记者,侨批的初衷是赡养眷属,但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一度起到了赡养眷属、投资兴业、公益慈善的重要作用,有力地支撑了潮汕的经济发展,“在1895年至1937年,潮汕地区的经济社会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但却能够保持相对繁荣稳定,就是靠侨批产生的外汇起到平衡和调剂的作用。”

风雨如晦的年代里,海内外的潮籍儿女都深刻地体会到了“有国才有家”。尽管侨批业现已消失,但留存在信笺里的故事和家国深情,仍在近百年后,触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侨批档案中所蕴含的特有的文献价值、历史价值以及所承载的侨批文化也日益受到重视,它不仅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被誉为“侨史界的敦煌文书”,并且在持续的传承保育中不断焕发新生,成为筑牢华侨“根、魂、梦”的精神符号,让海内外乡亲心更近、情更深,也为汕头高水平对外开放带来新机遇。

自改革开放以来,依托广大海外侨胞与家乡的紧密联系,汕头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关系。从1984年爱国侨领谢国民在汕头投资第一家外资企业至今,汕头吸引来自约44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6000多家,接受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捐赠款物总值人民币逾百亿元。

如今,侨批档案这一“海邦剩馥”,更是被写进了全新的故事里——昔日辗转归乡的家书牵挂,正积极地“走”到海外开启多场文化之旅,成了海内外潮人不断深化经贸、科技、文化、教育、旅游等合作的桥梁纽带,也成为了邀请全球潮籍同胞回到祖辈出发的原乡故土、共商新时代潮团事业发展大计的最有诚意、最有特色的“请柬”。

乡音

潮语侨情:四海潮声心不改 五洲游子同乡音

“家己人”“雅姿娘”“做升理”“过浪险”“鹤够力”……回到家乡团圆时,一声声亲切的家乡话,便是所有海内外潮汕儿女最温暖的联结、最牢固的身份认同。作为我国保留古汉语元素和特点最丰富的方言之一,潮语素有“华夏遗声”“古汉语活化石”之称,是潮汕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潮汕儿女的有声标识,维系着海内外潮人的桑梓情谊,指引着他们的归乡之路。

图片

古韵犹存添神秘色彩

潮语,也叫潮汕方言、潮州方言等,学术专称是粤东闽方言,隶属于汉语七大方言之一的闽方言下属的闽南次方言,是省内三大民系中的潮汕民系母语方言的代表,与泉州话、漳州话、厦门话、雷州话、海南话等是同一个层次的方言土语。

提起潮语,许多潮汕地区以外的朋友都会夸张地说,这简直是“全宇宙最难学”的方言了。确实如此,由于有机融汇了中原古汉语和闽南土音,并保留了古汉语从先秦、汉魏六朝、唐宋、元明清不同历史层次的语音特点和大量词语,潮汕方言的古韵犹存几达神秘地步。

潮汕人如今脱口而出的方言中,“人客”是客人,“宽行”即慢走,“踢跎”指游玩,这些都采用了古语法;而在日常生活中,仅是家庭成员间的称谓,便让人听之有如生活在一部活脱脱的现代版古装戏中:“新妇”(媳妇)是“儿媳妇”,“新妇”的公公为“大官(倌)”,婆婆为“大家”,小叔子为“少郎”。

善用单字则是潮语的另一大特点,比如一个“食”字,就几乎包括了喝、吃、饮、吮、吸等所有的口腔饮食动作,如食烟、食酒、食水等;如铁锅叫“鼎”,“雅”即优美,“咒”即诅咒……这种单字频用的现象,正是潮语较完整保留古汉语特点的重要佐证之一,在简约而紧凑的表达中体现“句句古风习习,声声文气凛凛”。

最能体现潮语特色的,要数其读音。据研究潮语韵律多年的潮籍学者李宏新介绍,相比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仅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已没有了入声,但潮语却保留了古汉语中的八个音,并且未见明显弱化。古诗词中许多“文绉绉”的语句,用潮语朗诵很动听,当年到过潮州的大文豪郭沫若,也曾深有感触地表示,潮州话特别适合用来吟诵古诗文。

蕴藏丰富的文脉密码

方言是一个地区、族群的文化载体和标记,而方言中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用词生动的熟语更是蕴藏着该地区丰富的文化密码。

“它既是对当代存在的、活着的民俗事象的记录,是‘活生生’的,也可以是一种化石,唤起人们对已经消失或者行将消失的民俗事象的集体记忆。”早在30年前,国家语保工程广东省首席专家、著名方言学家林伦伦就开始研究潮汕方言熟语,并出版有《潮汕方言熟语辞典》一书。

在林伦伦看来,趣味押韵的潮汕方言熟语最能体现老百姓生活中的集体智慧,有明显的民系族群地域特征,是潮汕人民在生产、劳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提炼而成的,属于万千潮人的智慧结晶,反映了潮汕民系岁时节俗、生产习俗、饮食风俗、人生礼俗、价值观念、教育理念、民间文艺等方方面面,表达了潮汕人民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比如,一句“临檐水点点滴,滴滴无差池”,体现了潮人对家风教育是“润物细无声”式的言传身教的深刻理解;一句“生囝唔读书,不如饲大猪”,体现了潮人对后代读书、接受教育的重要性的高度认识;一句“天晴着预落雨粮”,体现了潮人的危机意识,要对未知的危机留有后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潮汕日常生活和交流语境,离不开这些生动有趣的方言熟语,而由此衍生出来的猜谜、歌谣等民间文化产品,更是为这种特殊的方言穿上了一件件“迷人的外衣”,提升了“全宇宙最难学”方言的难度指数。

“没有潮语就没有一系列潮语文化形式,潮汕文化的独特魅力就大打折扣,这也是潮语的价值所在。”林伦伦告诉记者,潮语是串联潮汕文化的语言基础纽带,潮剧、潮语歌谣、潮语相声小品、潮语歌曲、潮语电影等艺术形式均是在潮语这个庞大根基上生长出的累累硕果,而这些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在推动潮语继续使用、发展下去,带领潮汕文化登上更广阔的舞台。

四海游子的乡愁港湾

四海潮声,五洲共享。在异域他乡打拼的艰苦岁月里,潮剧潮乐和潮语歌谣等乡音,帮众多潮汕人留住了乡愁的记忆,也伴随着他们的足迹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不断被传承发扬。时至今日,海外仍有众多潮汕籍乡亲在使用潮语进行日常交流,而潮剧则是海外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地方戏剧之一。

“我们的根在潮汕。”这是泰国潮州会馆主席黄迨光讲得最多的一句话。作为第三代华裔,他能说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和潮汕话,至今依然奔走在泰国和故乡之间,表示不仅仅是为了给故乡作点贡献,更是为了让后辈永远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在中国。

同样是第三代潮汕裔的法国青年导演杜来顺,带着自己创作的两部潮汕主题动画电影,远渡重洋回到故乡寻根时,尽管他能讲流利的法语和普通话,但在与家乡观众分享交流中,他却“固执”地要用潮汕话来表达。

潮音生生不息,潮情薪火相传。离乡百年之后,潮汕人的后代仍然在世界各地讲着家乡的话,年轻一代的潮汕华侨也还保持着亲切的乡音,这是多么令人动容的一幕。杜来顺说,在法国巴黎的华人区,他也能听到亲切的潮汕方言,但和家乡人讲家乡话,有着更重大的意义。他所在的法国青年潮州人协会也一直致力推广使用潮汕方言,通过烹饪工作坊、电影放映等活动,鼓励新生代用潮汕话表达,“乡音不改,让我们知道来时路。”

故土是乡愁的根,母亲是乡愁的魂,乡音是乡愁的港湾。“一听到潮汕方言,‘家己人’的感觉就油然而生。潮汕方言不仅是工作、商业协作上的中介语,也是维系海内外潮汕人情感的重要纽带。”林伦伦认为,潮汕族群文化的赓续,和乡音母语世代传递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构建文化认同十分重要,要用最大的努力去保护和传承潮语,守护四海潮声,让五洲游子真正理解“我们来自潮汕”的含义。

乡味

潮菜风味:踏遍人间路 至味在家乡

汕头,不仅是海鲜的天堂,更是传统与创新交融的美食胜地。从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耀在热闹的市场,到夜幕降临时灯火通明的夜市,每一餐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无论是鲜美的牛肉丸,还是香气四溢的狮头鹅,每一道菜品都是对味蕾的极致诱惑。

踏遍人间路,至味在家乡。美食不仅承载着潮汕人的集体记忆,更是在外潮人难以割舍的乡愁。随着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和第十届世界潮商大会的召开,汕头这座人文荟萃、底蕴厚重的城市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当下,汕头正筹备好每一顿“家宴”,用最地道的乡味迎接全球各地的潮人“回家吃饭”。

图片

从古早到现代的经典演变

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粤菜的一个分支,潮菜具有“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刀工精巧,造型优美;炒煎炊焖,泡灼烧炖,扣卤焗滚,技巧百出”等显著特征,享有“食在广州,味在潮汕”等美誉,深受广大食客追捧喜爱。那么,潮菜是从何时何地发展而来的呢?

广东潮汕地区的美食风味,最早可追溯至遥远的先秦时期,当时这片土地上的居民已经开始形成独特的饮食习俗。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中原的烹饪技艺与潮汕地区的饮食文化相互融合,潮菜的坚实基础进一步奠定。

随着汉唐时期潮汕地区与中原文化的进一步交流,潮菜开始吸收中原的烹饪技艺和饮食理念,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烹饪风格。直至宋元明清时期,潮菜迎来了繁荣与鼎盛。经济的繁荣和商贸的发展,潮汕地区成为重要的商贸港口,吸引了众多商贾云集。这一时期,潮菜不断吸收各地先进的烹饪技艺和理念,逐渐形成了口味独特、技艺精湛的特点。

1860年,汕头开埠后对外交流不断增多,商贸日益繁荣,也带动了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据《汕头指南》一书中的记载,1934年汕头本市的酒楼、茶店、饭馆共30余家,还出现了不少潮菜名厨,酒楼营业蒸蒸日上。有了稳定的餐饮经营场所,潮汕地区众多厨师聚集到了汕头这个新兴城市,他们在此互相切磋厨艺,逐渐推动潮菜走向成熟。

从唐代韩愈的初南食贻,到民国时期的潮州菜系发展成熟,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饮誉海内外,潮菜在历经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沉淀后脱颖而出,在中国乃至世界烹饪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从本土到世界的美味之旅

凭借着沟通海内外的百载商埠区位优势,汕头不断发挥着联结世界、贯通古今的重要作用,在潮菜“走出去”和“引进来”的道路上破浪前行。

特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各种食材与烹饪方法在汕头碰撞融合。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各种味道被“带回来”,在潮汕大地上融会贯通、发扬光大。最早的潮汕商人出海做生意,带回了全国各地及东南亚的优质食材,并加以改良和推广——起源于客家的牛肉丸在潮汕地区被改良成最大的美食产业;广府的清蒸鱼成为潮汕海鲜拼盘的主角;来自泰国与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的燕窝成为潮菜中精致的甜点之一……

跟随潮人的脚步,潮菜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衍生出了更为细分的潮菜流派,最终呈现出潮汕本土、香港和南洋三种风格迥异的潮菜流派。其中,本土潮菜在本地名厨大师的推动下,扎根前人基础,开创了现代精细潮菜风格;港式潮菜延续了民国时期潮商鼎盛时期的风格,多选用鱼翅、野生石斑等高档食材;而南洋潮菜则在保留许多古法菜做法的同时,结合当地食材与饮食习惯,带有明显的东南亚特色。

除了大自然的无私馈赠和独特的潮汕文化浸润外,潮菜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海内外潮人的坚守、传承和发扬。许多海外华侨在国外开设中餐馆,将潮菜的味道带到世界各地,以美食为纽带,连接着祖国和海外的华人华侨,让华侨们在异国他乡也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和文化的传承,更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上了潮菜。

如今,潮菜这一地方菜系,随着潮汕人敢闯敢拼的足迹,走出潮汕,享誉海内外,成为全世界传播最广的中餐代表之一,赢得了“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汕美食”的美誉。

今年在汕头举办的“两大盛会”,不仅为海内外潮人提供了一个共襄盛举、共叙乡情的平台,更是展示潮汕美食文化魅力的盛宴。在“两大盛会”的举办期间,汕头还特意为归乡的华侨们准备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美食文化活动,以美食抚慰游子的风尘,让全世界潮人代表在回家团圆的同时,让家乡的味道萦绕舌尖。

从美味到产业的真心诚意

当年,那一股潮汕风味随着潮人的脚步踏遍五湖四海;如今,到汕头品尝纯正的潮菜味道已成为无数旅客的向往。天南海北的游客来到汕头,只为感受一场舌尖上的盛宴。汕头秉承着延续百年的宽广胸襟,张开怀抱热情迎接全世界的游客与归乡的游子。

去年初,位于小公园开埠区的镇邦美食街正式开街迎客。作为潮人的精神家园,这里升腾起了更加浓郁的潮汕烟火气。镇邦美食街汇聚了近30家本地知名美食品牌,其中包括10多家“老字号”品牌和10多项餐饮食品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品种涵盖牛肉丸、蚝烙、潮汕打冷、潮汕甜品、卤味等游客来汕必选美食。在展示小公园老街区保育活化成果的同时,向广大游客一站式推介潮汕美食。

近几年来,大小假期期间,珠江路美食街、龙眼南路、华侨新村步行街、龙北-百花路等美食街区从早到晚游人如织。各式小吃、卤味、生腌、肠粉、牛肉丸等潮汕特色美食吸引了一拨又一拨的食客前来尝鲜。老字号和网红小吃店即使大排长龙,也挡不住“吃货”们想吃汕头美食的心。店铺客流量与营业额均屡创新高。

潮菜产业在汕头不断做强,“国际范儿”也越来越足。潮汕牛肉丸作为汕头美食名片之一,被摆上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餐桌;许多侨二代、侨三代纷纷“回故乡、寻乡味”。汕头多所学校组织的海外学员潮菜培训班争香斗艳,海外侨胞后代跟随父母回到汕头学习潮菜技艺,传播潮菜文化,进一步拓宽潮菜的发展渠道。

今年初,2024世界潮汕菜大会在汕头隆重举行,“潮菜智库”正式成立,82名世界各地美食、餐饮专家获聘“入库”,中国·汕头餐饮产业博览会、国际潮汕菜大会、潮汕菜烹饪大师表演赛“食在广东”湾区美食嘉年华、世界潮汕菜金钻奖启动仪式等系列活动吸引了包括全球各地的美食行业协会、龙头餐饮企业、知名美食顾问及专家、学者在内的超25万人次参加。

借助本次在汕头举办的“两大盛会”,汕头将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四海家人的到来,让广大华侨回到家乡,品尝熟悉而又陌生的美味,满足国内外潮人对潮汕美食的眷恋,化解“乡愁”。

乡风

家乡习俗:文化架桥梁 民俗连侨心

从悠扬动听的潮剧到活力四射的英歌舞、从逢年过节盛大的民俗巡游到激情四溢的赛龙夺锦、从活灵活现的动物舞蹈表演到潮州大锣鼓……独特的艺术形式凸显出潮汕人民智慧和情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如今,这些民间文化习俗不仅是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是成为了吸引世界各地游客到汕头感受潮汕传统人文的重要因素。汕头也积极推动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传统民俗成为过去与未来的记忆纽带、连接海内和海外的文化桥梁。

图片

走出文明发展新路子

作为三江汇聚之地,汕头人文荟萃。近年来,持续不断优化文化服务供给,探索“非遗”创新发展,推进文化惠民,促进文旅融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去年国庆节当天,一场热闹的民俗文化巡游在汕头海滨路盛大举行。不少身在海外的汕头华侨在云端观看了演出直播。当天的活动中,15辆巡游花车,32支巡游队伍,46个表演方阵逐一亮相,线路全程6公里,巡游队伍超过2000人。当天,各巡游团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将107人英歌舞、蜈蚣舞、双龙舞、双咬鹅舞、布马舞、麒麟舞、醒狮等潮汕传统民间动物舞蹈表演以及潮剧、潮乐经典奉献给市民群众,展现潮汕地区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全景式展示汕头生机勃勃、热气腾腾的发展态势。

这正是汕头以大型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侨乡优势,让广大海内外乡亲感受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勃发的精神面貌的生动写照。

此外,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期间,汕头更是先后在全市范围内举办了包括民俗巡游、赏花灯、赛龙舟、“出花园”等系列民俗活动。

政府层面全力扶持,汕头自发组织的活动更是百花齐放,“游火帝”民俗文化节擦亮“潮侨故里”名片、“盐灶拖神”尽显潮人气概、“双忠文化节”演绎文化盛宴、优雅潮剧描绘故乡风情、雄姿英发的英歌舞显示潮人蓬勃精神、大小江河湖池中的赛龙舟激发全民健身……地方性民间文化活动多点开花,串联起一幅蓬勃兴旺的民俗画卷,让汕头频频热度火爆。多种多样的民俗被不同视角、多种形式聚焦,接连走上全国大舞台,在“现象级传播”中连连出圈。

翻开国际交流新篇章

伴随着传统文化、传统民俗持续焕发新活力,潮汕文化的影响力显著提高,汕头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路提升,正逐步成为国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汕头也不断扩展传统民俗出海的渠道,扩大海外朋友圈,让潮汕传统民俗成为沟通的纽带,联结起海外潮人和家乡。

今年11月,潮剧连同京剧、闽剧、瓯剧一齐亮相第九届巴黎中国戏曲节,广东潮剧院一团赴法国参加展演活动,并邀潮籍侨领、乡亲回汕参加“两大盛会”。凭借对“祝英台”一角的精彩演绎,来自汕头的广东潮剧院一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王美芳获得第九届巴黎中国戏曲节最佳女主演奖。

这是广东潮剧院时隔35年再次组团赴法献演交流。近几年来,包括潮剧在内的潮州优秀传统民俗、文艺活动“出海”的次数越来越多了。去年,广东潮剧院一团在泰国曼谷连续5晚的潮剧文化交流活动,在曼谷引发观剧热潮,千人的礼堂场场爆满;今年6月,广东澄海潮剧团至泰国开展潮剧展演文化交流活动,这也是澄海潮剧团建团以来首次在海外演出,受到了当地华侨华人的盛大欢迎。

近年来火爆“出圈”的英歌舞,更是伴随着潮人的脚步在海外落地生根。今年6月,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推介会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活动中由汕头潮阳非遗中心后溪英歌队带来的《英歌舞》节目点燃起现场的气氛;8月,马来西亚首支英歌队——柔佛潮州八邑会馆义兴英歌队,在柔佛州首府新山市成立,英歌舞这项具有潮汕传统特色的民俗项目在马来西亚得到了更好推广和传承。

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朋友圈”越来越广,离不开汕头通过文化引侨,积极推动优秀文化“走出去”的系列举措。汕头通过实施“潮剧播种计划”、举办国际潮剧文化研修班、推动英歌出海等做法,奔赴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等地开启多场文化之旅,架起文化之桥。让一个个潮味十足的精神符号,勾起四海乡情,唤起了海内外中华儿女不忘根脉的桑梓情怀。

吹响少年传承新号角

如今,传统民俗不仅是老一辈人的记忆和骄傲,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接过传统文化的接力棒,成为传承者和传播者。汕头也通过各类举措,让海内外年轻一代深入了解和体验独特的艺术形式,确保珍贵的文化民俗代代相传。

连日来,汕头金平区的多个小学、幼儿园内英歌舞练习的声音不绝于耳。为迎接“两大盛会”,金平区将组织1000名少儿,在包括小公园中山纪念亭在内的四个地标性场所,开展“千童潮聚 英歌向汕”少儿英歌展示活动,以少年孩童的精气神,向全球潮人同胞展示百年侨乡新气象。

类似的青少年、儿童表演民俗活动在汕头已然成为常态,今年的10月1日,千名青少年学生齐聚汕头内海湾开展国庆巡游活动,武术队、英歌舞队、潮乐队、渔灯队……有序登场,小学英歌舞、双龙舞、二十四节气鼓……气派十足,激昂的精神和精彩的表演,展现了汕头青少年昂扬向上的青春风采和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青春活力。

如今,越来越多的“小时迁”等英歌队员成长浮现,幼儿园里办起了“龙舟比赛”、舞起了“鳌鱼舞”等动物舞蹈,汕头的各项“绝活儿”正逐渐融入年轻人的生活,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甚至10后、20后成为非遗“新传人”。与此同时,汕头积极将眼光看向海外,针对侨后代,组织开设包括英歌舞、潮剧海外学院培训班,“寻根之旅”夏令营等丰富多彩的归乡之旅,让海外侨胞后代们同样感受故乡传统民俗的魅力,成为家乡文化民俗的接班人。

今年6月,来自泰国、马来西亚、阿联酋等10个国家的海外潮人社团负责人和华裔新生代代表在粤东技师学院参加了为期10天的英歌舞培训。潮阳区文化馆与潮阳城南忠精英歌队通过现场实操、文化讲座以及画脸谱、锣鼓乐队训练等形式,全程为海外学员进行专业、系统的英歌舞培训。

去年,“中华传统文化体验”夏令营和“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广东汕头营)接连在汕头举办,三百多名华裔青少年分批踏上潮汕,体验工夫茶、侨批、英歌舞、潮剧等潮汕传统文化和非遗民俗,沉浸式感受体验潮汕文化魅力,亦在旅途中探寻内心深处那一脉相承的故乡情怀。

当前,借助举办“两大盛会”契机,汕头也将全力筹备,为远道而来的“家己人”奉献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民俗表演;并诚邀广大海内外华人回家看看家乡戏、听听家乡曲、回味家乡民俗、重温家乡的美好风情。

文 | 记者 赵映光 曾柯权 通讯员 汕宣

版式设计 手绘插图 | 刘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