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汽外援阿努瓦·奥莫特在本赛季表现出色,成为联盟中最好的锋线三分投手和空间点。
2.然而,奥莫特在核心外援层面的发挥尚未达到预期,主要问题包括腿部爆发力不足、对抗强度较弱和体能下滑较快。
3.为此,北汽教练团队已针对奥莫特的不足进行战术调整,如增加无球掩护和一对一进攻开发。
4.同时,奥莫特需要尽快恢复和提升身体状态,以更好地发挥战略价值。
5.无论如何,相信随着更多比赛和磨合,北汽和奥莫特将为球迷带来更好的体验。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尽管出战俱乐部杯赛的阵容不算完整,但随着小组赛的告一段落,北京北汽男篮还是顺利晋级到杯赛的第二阶段。本赛季以来,北汽的外援们所展现的一些特点和缺陷已经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本系列的文章将会专注于和区内的朋友们讨论北汽几名外援的技术特点和使用思路,将视情况不定期更新,任何持理性意见者都欢迎讨论。本文是系列栏目的第二期,主题人物是前锋阿努瓦·奥莫特。
神射手的定义
关于奥莫特目前为止体现出的最大优点,北汽球迷或许都可以说出一个最直观的字:准。早在加盟北汽前,奥莫特在宁波队和国家队赛场就展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远投能力。而在今年第一阶段的10场联赛中,南苏丹人也很好地延续了这个特点,他总共投中了21个三分球,交出了每百回合9.7次的三分出手频率和51.2%的惊人命中率,两项数据都是联盟同位置的金字塔尖级别。可以说,奥莫特是目前联盟中最好的锋线三分投手和空间点,而且很可能不用加上之一。
说到这里,笔者认为有必要专门展开一个话题:在一些球迷朋友的眼中,所谓“拉开空间“的三分投手只是角色球员的任务,只要等着持球的核心球员传球然后空位投篮就可以了,甚至认为这样”简单“的工作不该由外援承担。不过如果大家仔细看过比赛的话,或许不难体会到奥莫特作为投手的过人之处。
作为一名前锋,奥莫特拥有2.06米的身高和出众的臂展,投篮出手点高,出手速度快,这意味着他具备着相当的抗干扰能力。在本赛季以来的许多回合里,我们都见过奥莫特迎着对方的防守快速出手,并强行命中三分的镜头。即便在进攻方式中会被算作定点投篮,这样的出手也具有着不可替代性和改变防守的潜在能力,其重要性是绝对不应该被忽略的:
除此之外,奥莫特的有效射程可以达到比三分线更远的位置,并且在走位和接球时的脚步衔接非常顺滑,这意味着他的投篮产量能够进一步的增加,进而用投篮威胁迫使防守人前往离篮下更远、离他更近的位置。在内线普遍缺乏射程的北汽,奥莫特的存在对于持球人决策乃至球队进攻的深层次帮助都是很大的。
而奥莫特产效兼优的三分投射也不局限于定点投篮,在转换进攻、挡拆和无球掩护后都能很好地完成终结。这样一名球员的射术不仅丰富了球队的技战术,而且可以说已经成为了球队进攻重要的一部分。考虑到目前北汽基本只有被国家队征召的曾凡博能够在三分球的效率和产量上稍微接近奥莫特(时间样本偏小的情况下打出百回合9次出手+40.7%的命中率,其实还是有点差距),拥有这样一名球员绝对是北汽的福气。
作为射手,奥莫特的优秀毋庸置疑;但作为一名核心外援,奥莫特目前的发挥显然没有让所有球迷都感到满意。在经历了第一阶段乃至杯赛的观察后,奥莫特相较于加盟时的预期和定位也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
“蜘蛛人”的烦恼
遥想刚刚加盟北汽时,外界对奥莫特的期待可以说是很高的。
在刚刚过去的23-24赛季,奥莫特在短暂效力宁波期间表现相当亮眼,场均只用不到28分钟就能得到25.1分5.9篮板;而在国家队赛场,近两年他随南苏丹征战世界杯和奥运会期间同样成绩不俗,不仅帮助祖国球队创造历史,还在奥运赛场对阵美国男篮时单场砍下24分,不讲理的投篮甚至让人联想起对面的杜兰特。联想到北汽外援近年来总被诟病为缺乏“硬解能力”,他的加盟似乎正是对症下药。
然而截至第一阶段结束,奥莫特的表现至少距离“大杀器”还是有着不小的距离,他场均出战23.8分钟,交出的答卷是14.8分4.2篮板1.4助攻,即便考虑到时间,他的得分产量也显得有些少,尤其是三分线以内的投篮命中率不足五成,失误数也达到场均3.2次。具体来看,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问题有三点:
首先,奥莫特的腿部爆发力有一定的问题。相比起威姆斯、马尚和比斯利等昔日在侧翼位置的超级外援,奥莫特在突破时更难利用速度甩脱对手,进而获得轻松的、离篮下足够近的出手机会。他本赛季的篮下出手频率只优于48%的同位置球员,效率也比较一般,一部分直取篮筐的回合最后被迫在合理冲撞区之外终结,命中率也打了折扣。
其次就是许多球迷都已经发觉的对抗强度。作为非洲“蜘蛛人部族”丁卡族的成员,奥莫特拥有令人羡慕的身高和臂展,但在肌肉和对抗能力方面,他所属的民族似乎并没有太受到大自然的青睐。许多时候,纤瘦的身体无法让他在防守人的贴防下保持不变形,而这一点再加上先前的爆发力缺陷,对于一名持球手来说几乎就是一道天堑。
从上面的回合可以看到,面对身高更矮但防守强悍的黑根斯,奥莫特的持球突破只能说是狼狈不堪。更要命的是,对抗问题让他原本应该有优势的投篮也受到了影响,作为一名理应擅长中距离进攻的球员,奥莫特目前在联赛的中距离效率只有29.6%。持球突破的平庸和中距离的低潮也让第一阶段的奥莫特很难与“硬解手”的预期贴合到一起,一些球迷有所不满也是非常正常的。顺带一提,对抗劣势让他在四号位上的防守和篮板也显得比较平庸。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奥莫特在休赛期国家队赛事任务较重、身体状态需要恢复是一个事实,但即便在他状态最佳、贡献最大的那些比赛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在持球创造和吸收对抗方面的薄弱点。以奥莫特、沙约克为代表的南苏丹锋线们能在国际赛场中大杀四方,相当一部分的原因需要归功于非血缘归化球员卡里克-琼斯的掌控全局。除了面临一些对抗、体型明显更不如他的球员,他无法通过自主持球完成更多的动作)
最后,奥莫特的身型和脂肪含量也注定了他的体能储备相比其他外援会更加困难。根据中国篮协技战术服务平台的数据,他在第一、三节的表现与第二、四节存在一定差别。随着比赛强度的提高和体力的消耗,奥莫特的一些不足会进一步暴露。联赛中,他在单外援节次的优先级相对比较低;而在外援限制较少的杯赛中,他在下半场也会明显展露疲态,4场比赛第四节的命中率合计只有31.3%。
简而言之,尽管展现出了极佳的无球射术,但如果从核心外援的视角看,奥莫特很难承担持球核心的角色,难以在高对抗强度下自主打开局面,体能下滑速度较快。如果指望他以一己之力击破对方终结比赛,很可能是强人所难。联想到他可能的身价,如果他只能负责接球投篮,未免有些太奢侈了。
那么,奥莫特就真的只能当一个性价比低的“高级蓝领”吗?
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对于一名球员来说,优缺点鲜明的例子并不少见,先前写过的杰曼就是典型。只要球员自身积极投入比赛和融入球队,球队能在正确的定位上合理使用,这样的球员在经过妥善组合之后,一样能够给球队极大的帮助。
首先,对于一名以无球投射为基本盘的球员来说,走位和掩护的设计是开发其进攻产量的重要手段。随着比赛的深入,北汽的教练团队明显已经在这方面为奥莫特做了一些功课。我们能看到他在越来越多的无球掩护战术中作为核心进行机动,并取得多样化的成果。
正如前文所说,虽然爆发力不足,但奥莫特仍然拥有着足够的体型和超长的臂展,在步幅和护球方面具有着天然优势。只要能借助掩护甩脱对手,他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施展空间。再加上他主动对抗的意愿并不薄弱,他的高出手点还能为他带来一定数量的罚球,而这对于一名罚球命中率超过90%的射手来说无疑是手拿把攥的分数。
而在此之外,对于奥莫特一对一进攻的开发也还有着比较广阔的提升空间。
根据他在宁波队和国家队的表现,奥莫特在中距离的攻坚产量一直是不错的,上赛季他在宁波每36分钟的中距离出手达到7.5次,命中率则是出色的43.5%。尤其是在底线两侧的低位一直具有不错的投篮准度(这一点其实在本赛季的季前赛也有展现)。相比上一小节的类似镜头,我们可以发现只要能够减少身体接触,他在下面这种位置的得分效率是可以保证的。
当然了,随着对奥莫特研究的深入,其他球队肯定会更多地针对奥莫特进行对抗和消耗,但这并不妨碍北汽通过自己的设计来消除这些影响。以下面南苏丹队的战术举例,当奥莫特在低位对抗不占优时,可以通过横掩护让他前往另一侧的低位,从而寻找到更有利的错位,或者躲避贴身的操作空间。
另外我们先前也提到过,奥莫特在投篮时的脚步调整非常漂亮,因此一些原本以三分投射为目标的战术也可以考虑和他擅长的中距离区域相联结,当对手用更多精力限制奥莫特的三分时,他同样可以通过后续调整进入舒适区,然后拿下分数。
最后,奥莫特自己也需要尽快恢复和提升他的身体状态,使自己尽早恢复到夏天乃至更早的水平。只要他能更加稳定地吃掉以下这样的对位,他的战略价值还会有质变级别的提升。
而到那个时候,随着他与球队的配合日渐精熟,或许就和球迷们最初的期待相差不远了。
结语
其实就目前来看,北汽球迷对于奥莫特的整体印象还是不错的。他的技术特点填补了球队的一些空缺,而且与杰曼等新援形成了比较好的互补作用,现有的缺陷也基本没有对球队走势产生太多的伤害。赛季还有大半的征程需要完成,他超过50%的三分命中率应该不会一直维持下去,因此如何妥善使用这名球员也将成为北汽本赛季的重要课题之一。
可喜的是,无论是对他战术安排的演进还是他本人的发挥,目前都还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上升阶段。相信随着更多的比赛和磨合,北汽和奥莫特仍然能带给大家更多的良好体验。(本期完)
*本文首发自本人虎扑不同名账号,如从任一平台转载均请注明出处
**本文选用图片均来源于全体育和北汽男篮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