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新城街道龙山社区:红色服务“长”相伴,老有所“护”暖人心

肥城市新城街道龙山社区位于城区中部,辖区内有47个居民小区,4024户、8669人,高血压患者834人,糖尿病患者406人,冠心病患者312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39人,目前享受职工长护险待遇20人,居民长护险待遇17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共有1771人。龙山社区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将长护险政策作为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开展医疗养老精准服务,打造“红色医养·康乐新城”特色品牌。

大排查、广宣传,搭建全方位的政策直通车。

人员全面摸排。长护险政策实施之初,由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等组成的28人社区红色服务队,家庭医生团队“进网入格”,全面掌握辖区群众身体健康状况,着力排查失能人员信息,评估是否符合享受长护险条件。同时,融合“桃都善治”平台为网格赋能,平台可以精准定位残疾人和独居老人信息,便于更有针对性地锁定重点人群,准确、高效纳入长护险保障范围,并力求把最专业、最周到的服务送到他们身边。

政策广泛宣传。为了提高长护险政策的群众知晓度,线下“肥长护”志愿服务团队走进社区,开展“红网格+为老服务”长护险政策宣教等活动200余场次;线上利用“社区好声音”直播间、拍摄政策宣教视频等形式,就群众关心的申请流程、待遇标准、上门服务内容等进行重点宣传。

图片

优服务、加速度,营造有温度的幸福新社区。

减流程,办理快捷化。居民失能申请在社区申请办理,网格员帮办代办,职工失能申请在定点医疗护理机构申请办理,申请人员只需跑一次腿。压缩办理时限,失能人员从申请到待遇享受,不超30个工作日,做到“四随时一及时”,即“随时申请、随时受理、随时评估、随时纳入,及时享受待遇”。

优服务,护理贴心化。针对职工和居民不同的筹资标准、护理需求、家庭照料等情况,分别制定“10+X”护理项目清单,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失能居民注重基本保障,在血压血糖监测、拍背吸痰指导等方面提供更加专业的医疗护理。与居民长护险相比,职工长护险筹资标准较高,护理项目上保障更全面,特别是针对失能职工家属普遍工作时间更加固定、上门探望亲朋少、心理孤独感更强等情况,护理人员上门服务的同时,侧重与老人聊家常、给鼓励,给予他们关怀和陪伴。

重培训,技能专业化。街道医保办定期举办长期护理保险照护培训班,邀请护理服务专业人员为失能人员家属讲解照料和护理的专业知识,组织开展实操训练,提升家庭照护水平。新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业护理团队常态化组织开展护理服务交流会,彼此学习在护理服务以及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关系等方面的“好方法”“金点子”,确保把更优的服务带给失能人员。

图片

早发现、早干预,建设家门口的健康大本营。

志愿服务不停歇。社区联合新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医学专长的热心居民等组成医护志愿者服务队,常态化进社区开展义诊活动,引入便携式一体机,可以随时随地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心电图等,通过“会走的小诊桌”“流动的诊疗箱”“健康小讲堂”等多种形式,及时发现老年人潜在健康风险,开展健康知识宣讲,针对社区居民预防保健、健康饮食等方面给予科学指导,提醒他们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发现头晕、头疼等问题及早进行检查治疗,避免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意外摔伤等容易导致失能的情形。

贴心服务更全面。建设康养驿站,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在网格内建设康养服务点,设有健康自测区、诊疗区、健康教育区3个功能区域,各项检查指标结果都能立即上传到“健康泰安大数据平台”,精准服务老年群体。与爱心公益协会、惠翔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合作,为卧床多年的失能人员提供上门理发、助浴助洁、代买代购等服务,细节处彰显对失能人群的尊重和关爱。

图片

长护险政策的实施,为社区注入了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有效减轻了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下一步,新城街道将不断探索长护工作融入社区养老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促进资源和信息共享,实现优势互补,不断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快捷的养老服务。

(大众新闻记者 曹儒峰通讯员 董红燕 罗晓雪)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