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宋明慧 通讯员 颜秀娟
每年秋天,山野间成片生长的沙棘林也迎来了丰收的季节,一颗颗橙黄油亮的沙棘果挂满枝头,成为青海大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对于西宁市湟源县而言,正在创建全省沙棘产业建设示范县。当“沙棘”一次次成为和此地有关的高频热点,被关注的背后,正是湟源县基于自身资源禀赋的绿色“突围”,找寻生态效益、产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内在统一,围绕沙棘这个着力点和发力点,让茂盛的沙棘林有效发挥生态功能,沙棘采摘带动群众增收,一颗颗沙棘果也正释放产业动能。
树大成林养山又护水
尽管是立冬节气,但沙棘采摘仍在继续。当枝叶上的白霜随阳光散去,在湟源县和平乡刘家台村的山头上,采摘工又开启了新一天的忙碌。他们穿梭于一片片沙棘林,找寻挂果的枝头,按照标准剪枝,然后把一筐又一筐沙棘果转运装车。
这个被当地人习惯称为刘家台的地方,是湟源县沙棘生长的区域之一。湟源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林权改革办公室主任李军指着眼前成片的沙棘林说:“沙棘的生长可以快速恢复植被,减少泥沙,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沙棘林既起到了防风固沙的作用,还发挥着水土保持等功能,是一道生态安全屏障。”
湟源县的沙棘资源总量中,5%是天然林资源,95%是依靠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等重点工程实现规模化种植。根据资源调查,目前湟源县沙棘资源总量达4595.17公顷,在全县2镇7乡146个行政村及东峡国有林场均有分布。
无污染、纯天然的生态环境是高品质沙棘果的优良种植地,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背后,是湟源县坚持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主动作为。
目前,湟源县已建立上下衔接、职责明确、保障有力、运行有效的林(草)长制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全县超过330名林(草)长、超过1790名管护员全面实现网格化管理。同时,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工作机制,探索建立“林(草)长+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林(草)长制+河(湖)长制”、林草与公安联合执法等联动机制。
立足资源禀赋,以“规划引领、政府引导、市场引擎”为主要思路,探索建立生态产品调查机制,动态掌握自然资产的规模、构成及变动情况,确保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有度可量”。
当资源优势、发展机遇、市场前景集于一体,在生态的定量中找寻绿色发展的变量和增量。今年5月,湟源县开启创建全省沙棘产业建设示范县的序幕,打造“基地+农户+企业+市场”的沙棘产业发展新模式。
示范就意味着先行先试、破立并举、积累经验,着眼县域乃至全省发展,李军谈及感受:“县域内绝大多数沙棘林属于国家二类公益林,我们将在不改变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的前提下,实现对沙棘林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全省沙棘产业提质增效积累好经验好做法。”
目前,已落实沙棘良种抚育推广项目、沙棘经济林改造项目等4项,依托湟水流域国土绿化示范试点等重点项目实施,投资建设了标准化“中国沙棘”采摘、繁育、景观树培育“三个基地”,目前已建成优良品种繁育和造型景观树培育基地2处。
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李军说:“现有沙棘林在种植时只考虑到生态效益却没顾及到经济效益,尽管沙棘的挂果率很高,但树枝茂盛很难进入林中管护,从一定程度上既减少经济效益,也有可能因管护不到位影响沙棘树生长。”
在工作中找突破补短板,持续强化科技支撑能力,湟源县已与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达成合作协议,将围绕新建改建沙棘基地采摘技术标准、沙棘品种改良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推动沙棘实现规模化、高效化种植,在推动沙棘林提质的同时,创造附加值更高的绿色“财富”。
特色产业逐“绿”正当时
见到青海宜健沙棘产业化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马显德时,他正在查看前一天采摘的沙棘果是否冷冻到位达到分离标准。马显德告诉记者,他们的工作就是将采摘的鲜果进行速冻、保鲜、枝果分离后,通过冷链运输提供给位于西宁市区的两家沙棘加工企业,这不仅解决了企业原材料问题,还为当地沙棘产业带来经济收益。
立足湟源实际,沙棘资源量较大,沙棘品质上乘,但沙棘采摘利用水平较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空间还有待拓展。为破解发展中的关键一环,湟源县整合资金在申中乡建设了青海宜健沙棘产业化开发有限公司,在生态的维度中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作为一名湟源人,马显德对乡土有着深厚的情感。他以前从事种植业,谈及转行沙棘产业的原因,他感慨颇多:“沙棘在湟源县几乎村村都有,每年10月正是沙棘的采摘季,但他看到的是大面积沙棘果因自然掉落而浪费,没有收购企业,百姓无法从中获益,让他动了转行的念头。”
马显德说,加工设备于采访前一日调试成功后正式上线,每天分离枝果的量达到4吨,每吨的营收在5000元左右。
漫山遍野的沙棘果,因采摘量有限,利润空间相对较小。对于马显德而言,他的愿望就是带动周边的群众能在农闲时节有一份收入实现增收。作为企业负责人,马显德对自己的定位是一名沙棘经济人。他说:“我的作用好比是一条纽带,既要及时和政府部门、村‘两委’、专业合作社沟通衔接,还要带动起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能让他们在农闲时节有一份收入。”
“我们每天参与采摘的务工人数达到20多人,还有9人在车间,负责加工的各道工序,如果按采摘量结算工资,有的人一天下来可收入200多元,从今年9月底采到11月初,工资支出已经超过了4万元。”马显德告诉记者。
处在产业链的最上游,把好品质的沙棘果经过枝果分离后供应给下游的加工企业,发展的同时辐射县域经济发展的多点多面,而这一切的背后联结起的是群众增收、民生改善。“我希望通过对沙棘资源的合理利用,让沙棘果变为希望果、致富果,真正让果实成为有盼头的‘金蛋蛋’”。马显德说。
很多人和马显德有着相同的感受,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些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沙棘果便贴上了绿色、有机、无污染的生态“标签”,应市场的需求在带动经济、就业等方面的同时,有效剪枝促进了沙棘树的生长。“湟源县是湟水河流经的地方,沙棘林的良性生长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区域内的水源涵养功能。”马显德深有感受。
依靠丰富的沙棘资源,把生态保护贯穿始终,让绿色发展的“半径”不断延伸,马显德有着更多打算,不仅要发展,还要走出去看发展、寻求合作,真正让沙棘的生态效益实现最大量的发展。“我们今年已经和省内两家企业签订合同,也和本县沙棘林地分布重点村签订了沙棘叶、枝条果收购协议,还计划自己尝试沙棘原浆的制作,推动沙棘产业实现多元化发展。”马显德说。
果满枝头富民又“生金”
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对于青海,保护好生态环境、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是政治责任,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此时的青海,逐绿向前正当其时,湟源县也不例外,生态保护优先成为基于产业考量的先决条件。
一片沙棘林,正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后发优势,当“两山”转化路径持续拓宽延伸,随着产业战略布局调整,一方面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提质增效,同时也带动起广大群众的增收。正如李军所说:“沙棘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生态林向生态经济林转变,实现了生态兴、产业强、百姓富的同频共振。”
赵永仓和李启明夫妻来自湟源县巴燕乡上胡丹村,采访时,他们已经跟着马显德采摘沙棘八天了,每天两个人的务工收入加起来有240元。李启明说:“以前这时候都外出打工,到过果洛、玉树等地,条件也艰苦,现在在家门口打工挣钱挺好。”
在青海,每年9月下旬进入农闲,很多农民基本没收入。马显德选择发展沙棘产业的原因之一就是沙棘采摘季与农闲期重合,能给大家增加收入,按照每天100多元的工资算,近两个月下来的收入也不错。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曾经人们种下沙棘,而今成片的沙棘林回馈人们。采摘沙棘果的收入虽有限,但年年可循环、可持续。从长远来看,随着沙棘产业的发展,生态效益将转化为“有价”的民生福祉。
56岁的史正秀来自湟源县寺寨乡长岭村,家中五口人,她是顶梁柱,4个孩子中还有3个孩子正在上大学。她觉得采摘沙棘的收入可以缓解家庭开销,不用为孩子的生活费发愁了。她说:“没想到有一天这些沙棘还能给我们带来收入,以后产业发展好了越来越多的人也会从中受益。”
“在严格保护前提下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切切实实让群众得实惠。”李军认为,从湟源林草发展实际看,推动沙棘产业体系建设,应建立有利于实现以林养林的林业经济运行机制,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加速建设一批以市场化运作为主导、以企业投资为主体、以龙头企业带动为依托的现代林业新兴产业。
立足特色优势借力借势,李军表示,将切实发展“新、优、特、精”特色沙棘产业,坚持“稳定面积、优化品种、更新技术、提质增效、开拓市场”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农户采摘+合作社收购+小型企业粗加工+中大型企业精深加工+互联网营销”模式,延伸形成“采摘基地建设+鲜果鲜叶采摘+冷链储藏运输+原材料加工+拓宽销售渠道”的全产业链条,切实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编辑:李雪薇;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