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与多家土木工程行业协会深度合作,协同推进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机制、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和行业创新,将专业建设、师资建设、实践平台建设和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等诸多要素融入实践教学产教融合,促进专业教育与行业互惠共赢、创新发展。
构建土建类本科专业教育
教学新体系
学院频繁走访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集团、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四川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协会、绵阳市建筑施工企业协会、城乡规划协会等知名企业及地方行业协会,深度调研地方土建行业对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依托地方行业协会的平台优势,学院精准把握行业新动态,同时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和高技能人才走进学院,开展深入的交流与指导活动,在行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建立起一套针对土建类专业毕业生需求与使用情况的反馈机制。在此基础上,学院紧密贴合行业变革趋势、企事业单位的实际用人需求以及学院自身的发展愿景,对土建类各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进行多次迭代升级与优化,成功构建土建类本科专业的新型教育教学体系。有效解决了以往专业教育与行业发展脱节的问题,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拓展地方行业协会
参与人才培养工作新渠道
依托学校联合办学理念,学院积极搭建与地方行业协会的合作桥梁,实现了平台共建与资源共享的联合办学新模式。学院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等在内的100多家地方行业协会会员单位携手,共同建立涵盖工程设计、施工技术、项目管理、空调及地源热泵系统设计等多个领域的实习基地,实现资源深度整合与共享。此外,学院还定期与地方行业协会联合举办“龙山规划学术论坛”“建造节”“结构设计大赛”“研究生学术论坛”等一系列高质量的学术论坛与实践竞赛活动,丰富学生的实践学习体验。通过一系列举措,学院构建了集施工现场、实验条件与实习场所和实践教学于一体的资源共享平台,有效缓解了工程实践教学资源紧张的难题,为土建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提供坚实保障,进一步推动了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打造层级递进
实践基地建设新格局
学院高度重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实施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层次的合作模式。对于初次携手的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学院采取灵活机动、小规模试点,不定期地选派学生进行短期实习。对于实践条件优越且合作关系稳定的校外基地进行中期建设,学院安排生产实习、认识实习等针对性强、实践周期较短的课程,并特邀行业协会内的产业教授或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亲临基地,为学生带来贴近行业前沿、注重实操的授课与实践指导。对于长期开展深度合作的校外实践基地,学院更加注重学生实习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定期安排学生前往基地,由基地内的产业教授或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长期、深入的实习指导,确保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全面、扎实的锻炼。此外,为了保障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高质量运行,学院建立了严格的考核与管理体系。每三年对基地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考核结果对合作单位进行分级管理。合格者继续合作,不合格者则降级或终止合作。学院依据校外实习基地的教学效果与专业创新能力,构建层级递进的实践教育基地体系,有效解决了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为土建类各专业学生提供丰富多样、优质高效的实习资源。
形成“产学研用”
人才培养新模式
自2012年起,学院积极构建与地方行业深度合作的新格局,先后与四川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协会、绵阳市城乡规划协会、公路学会及新型墙材与节能协会等多个行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与地方行业骨干企业及中小微创业型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打造了创新协同、资源共享的生态系统。同时,学院与行业形成了梯次有序、功能互补的产教融合网络,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双方充分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工程实践及服务平台等方面的优势,共同培养了大量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通过持续深化合作,学院不断开启校企合作新篇章,提升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合作企事业单位的科研水平和研发能力,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贡献力量。
未来,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积极响应学校的办学理念,深化与地方行业协会的合作,积极探索并实践产教深度融合新模式,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为行业输送更多高质量专业人才。
(陈代果 邓勇军 韩培锋)
《中国教育报》2024年11月18日 第06版
作者:陈代果 邓勇军 韩培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