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化惠民,建设人文之镇,洞泾持续打响文化品牌

11月的洞泾,可谓人文荟萃——本土画家杨永发携25幅彩墨小品在洞泾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了今年首个个人作品展;“梁祝之父”何占豪在云堡未来市以扣人心弦的音乐之声带领观众进入精彩绝伦的音乐世界;“民间艺术家”自导自演的区级优秀文艺作品在小镇轮番登台……


事实上,不仅仅是在这个金秋,在洞泾,文化空间热闹不停,文艺演出接连不断,文化成果已然成为可全民共享的盛宴。而这背后,是洞泾镇对文化服务体系的持续优化,对新型文化产业的全面布局,也是对文化人才的积极打造的显著成果。厚植文气,文化惠民,洞泾镇的文化建设步伐不曾停歇,一张关于人文之镇的“文化网络”正越织越密。



图片


建体系,让优质资源与百姓“面对面”


11月6日,洞泾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异常热闹,杨永发个人画展当天开幕,吸引了周边不少居民前来观赏。绘画爱好者李阿姨特意起了个大早,她告诉记者,此前就听说过杨永发的大名,却始终没有机会好好看看画展,“没想到这次,画展竟然就在家门口”。


图片


现场观画时,画作中的每一道细腻的笔触与丰富的色彩都令李阿姨赞叹不已,更令她感到惊喜的是,由于是开幕首日,杨永发也正巧在现场对画作进行讲解,短短一个上午的时间,李阿姨直言自己受益无穷。“壁画好像活起来了,不仅在观画,更像是在欣赏一段故事。”李阿姨说。


让艺术家与百姓面对面,精准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这样的惠民服务在洞泾不在少数。海派剪纸艺术传承人曹才娟在洞泾开设了工作室,带领着当地学员一起体验传统剪纸艺术的乐趣;本土画家杨纪文多次在镇内举办公益沙龙,将水墨水彩画中的心得进行分享……政府出面把名家请进来,让公共文化服务更好地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才能准确实现供需适配。


此外,在打造公共文化体系过程中,高品质的文化研究平台也在洞泾一一落地。2022年,洞泾启动了“人文洞泾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仪式现场,松江新城油画院洞泾分院、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洞泾研究基地同步揭牌。作为松江新城油画院洞泾分院院长的杨永发不仅在此为当地居民授课,更会不定时邀请同行一起在洞泾采风、创作,以专业视角描画出洞泾的人文之美,并以公益形式进行展出。


“公共文化体系是什么?既要满足群众实际需求,也要优化资源配置,所以,我们希望可以通过搭建文艺创作的交流平台,邀请文化艺术行业名家一起,满足百姓的不同需求,最终实现文化惠民的心愿。”镇文体中心负责人柳艳说。


图片


兴产业,走出人文之镇特色之路


不久前,来自上海云间交响乐团的50名优秀音乐人齐聚云堡未来市,携手“梁祝之父”何占豪,一起为千名观众呈上一场音乐文化盛宴;半月前,一场摇滚狂欢演唱会也在这里唤醒了市民的青春记忆……眼下,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洞泾镇与第三方企业倾力打造的云堡未来市人气颇高,更是吸引了大量艺术文化产业上下游企业、艺术家、设计师等主体集聚,文商旅一体化的综合空间已经成型。


图片


只不过,“人文洞泾”的特色不止于此,对洞泾而言,文化还能更“智能”,更“科技”。


“我最近考虑着和伙伴携手,在云堡未来市设立一处工作室。”杨永发对云堡未来市的看好溢于言表,在他的计划中,一起的伙伴便是松江艺术家杜海军,他们认为,现在的云堡未来市已不仅是一个文化艺术展示的平台,更成为了创意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孵化器。在这里,既可以有充满青春活力的艺术原创,也能够有展现松江特色的各类市集,还能用新技术将传统绘画技术结合,创造出新可能。杨永发告诉记者,他的灵感来自于同行杨纪文的版画。“把纸张上的画作用技术打印成版画,通过互联网销售,更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口味。”杨永发说。


用科技为文化创新,用文化为科技赋能。柳艳表示,本土画家与新技术的结合只是尝试的一步,后续,洞泾将继续依托人工智能与在线新经济产业优势,推动文化艺术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实施科技文化品牌提升工程,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体验,提升更多文化综合空间的含金量,打造出优质、特色的文化产业。


图片


聚人才,群众也能成“民星”


文化引领,小镇腾飞,这几年,洞泾不断加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生态,让更多普通人在公共文化中展现出不一样的自信。


来自镇内各行业、各社区的文艺爱好者自发组织了“旭福舞蹈队”,队员平均年龄已在45岁,但凭借着勤学苦练,如今的舞蹈队已是镇上小有名气的“表演嘉宾”;一群老戏迷因沪剧结缘,从听戏、看戏到自己唱戏、演戏,谈起这支市民团队“沪剧沙龙团”,几乎无人不知;一年一度的少儿书法展素来是镇上的热门话题,来自洞泾学校的少先队员们积极展现着自己的“墨宝”,少儿书法展成为了这几年雷打不动的节目……


以文育人,筑巢引凤。洞泾镇副镇长高建平告诉记者,为进一步做好人才培育工作,近年来,洞泾镇还起草出台了《洞泾镇文艺人才培养扶持办法(试行)》,通过开展文化名家带徒弟传艺活动、文艺人才教育培训,在镇内找到具有潜力与实力的文艺人才,并实施签约文艺家制度,建立洞泾艺术人才库。此外,加大文化人才引进、培养和集聚力度,扶持资助优秀文化后备人才,对优秀文化人才在职称、薪酬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同步加大“双创”人才集聚力度,优化文化人才使用环境。“未来,洞泾将继续在文化体系、文化产业、文化人才等方面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文洞泾建设的生动局面。”高建平说。


文字:张立

图片:受访者提供 资料图

编辑:沈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