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稻田准备收割水稻
体验稻谷脱粒的过程
自己动手切肉洗菜
自己烧的菜,真香
瞧!我挖到红薯了
同学们在红薯地里合影
□记者 唐承兵 邓兆冲
11月17日,盐城晚报小记者“秋收研学”活动盐城市康居路初中教育集团专场活动举行,100多名初一年级学生走出课堂,步入田间地头,化身“小农夫”,在研学老师的指导和部分家长的帮助下,挽起袖子、拿起工具,弯腰收割水稻、亲手挖红薯、一起烧大锅灶……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收获满满的劳动成就感。
当天上午,同学们乘坐大巴到达位于盐南高新区伍佑街道福兴村的稻田。深秋的田野苍茫而辽远,稻子被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一个学生惊呼:“啊,我突然懂了一句诗‘喜看稻菽千重浪’。稻田,我来了!”
收割前,研学老师向大家详细讲解了水稻从嫩绿到金黄的“生长之旅”。随后,同学们走进稻田,开始收割水稻。大家互相协作,有的左手抓稻、右手挥镰割稻子,有的在旁边将割下来的稻子捆绑起来并码放整齐,有的将稻把运送至脱粒机旁……现场忙得一片火热。一束束沉甸甸的稻子经过收割、摆放、脱粒,同学们用最传统的收割方式,收获着丰收的果实,真正在实践中感受“粒粒皆辛苦”。
自己亲手拣菜、洗菜、烧菜,再用大铁锅烧出来的饭菜吃起来有多香?收割完稻子,同学们来到花样年华景区柴火灶一起烧大锅灶。你负责捡柴,我负责洗锅;你负责拣菜,我负责洗菜;你来生火,我来添柴……在厨艺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分工合作,忙得不亦乐乎。伴着欢笑声,锅灶间烟雾缭绕,同学们亮出自己的绝活,煎、炒、烹、炸,一个多小时后一桌桌丰盛的午餐便做好了。
“我感觉我们炒的土豆丝最好吃,因为它是靠我们劳动炒出来的。”“自己做的饭果然香喷喷,今天吃了两碗!”“今天我学会了做西红柿炒鸡蛋这道菜,觉得很有成就感。”同学们一边吃饭一边感叹。
令人感动的是,饭后,该校初一(14)班学生戴梓善特地找来袋子把刚烤好的红薯包裹好放入衣服口袋里,“我要把红薯带给爷爷,让他尝一尝我自己挖、洗、烤的红薯。”
从书本到田野,开阔的红薯地化为同学们探索的课堂。怎么样挖红薯最轻松最省力?当天下午,同学们来到射阳县特庸镇红薯地,农民伯伯为同学们传授挖红薯“秘诀”。他们或蹲下身子,或弯下腰来,专注而认真地寻找着红薯的“踪迹”,用铲子轻轻刨开周围的泥土,小心翼翼地将红薯从土中拔出。当一个个圆润饱满、色泽鲜艳的红薯呈现在眼前时,同学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和喜悦的笑容。
该校初一(7)班学生钟昱晴的妈妈全程参与了研学活动。她对记者说:“孩子真真切切体会到劳动的快乐,锻炼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是这次研学活动最大的收获,希望学校以后多举行这样的活动。”活动结束后,初一(14)班学生王雅睿的爸爸特意加了研学活动老师的微信,他说:“主办方用心了,强度适中、收获颇丰、体验感满满,这个活动举办得挺有意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增强必备的劳动本领,盐城市康居路初中教育集团不断探索创新劳动教育模式,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积极探索“劳动+”教育体系,教会学生在劳动中体会生活的乐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次秋收研学活动是该校落实“五育并举”、开发康居特色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举措之一。在热热闹闹的集体劳作中,同学们体会劳动乐趣、习得劳动技能,更在活动中感悟劳动价值、培育劳动精神。该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校本劳动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引领广大学子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
【来源:盐城晚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