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2日上午,一架歼-35A战机如同一道闪电划破长空。甫一出场,歼-35A便以大筋斗动作直冲云霄。蓝天白云之下,战机开加力高速飞行时出现的橘红色“马赫环”格外亮眼。
从突然临空到还没落地就绝尘而去,歼35-A的首秀只持续了短暂一瞬。现场仰头张望的观众还没来得及反应,战机便遁入云层,消失不见。“歼-35A飞着飞着就开始隐身了……”有网友戏称。
歼-35A在珠海航展上的惊鸿一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中国空军正式迈入了“双隐身战机时代”。
与歼-35A同框亮相的,还有航展上的常客——歼-20。
紧随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之后,4架歼-20战机以钻石队形低空通场,先后以双机或四机的形式,完成了垂直爬升、筋斗翻转、斜下降急转、双机盘旋、俯冲等一系列精彩动作。
作为世界五大航展之一,珠海航展举办近二十年来,已成为中国企业展示防务领域前沿技术和产品的开放窗口。空军战机表演是历届珠海航展中的重头戏。2024年,观众的期待值被拉到最高。
除了歼-35A与歼-20的“首次同框”,62岁的俄罗斯传奇式战机试飞员谢尔盖·博格丹驾驶苏-57完成海外航空展首秀,为观众奉献了一场视觉盛宴。这是中俄三款新一代隐身战机第一次一起炫舞蓝天。
不同于歼-35A的“惊鸿一瞥”,歼-20战机在表演完成后降落现场,对公众做近距离静态展示。
“最新型的战机属高度保密阶段,并不适合地面展示。歼-35A悄然而来,匆匆而去,既能让观众大饱眼福,又不至于泄露军事机密。歼-20的大方亮相,则展示了中国空军更加自信、开放的形象。”前海军军官王群怀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新星亮相”
阳光下,歼35-A简洁流畅的线条格外引人注目。其垂尾上突出的银色“75”字样,赋予了这架战机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5周年的特殊意义。
不同于歼-20的鸭式布局,歼35-A采取了最先进的气动隐身一体化手段。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阳所首席专家王永庆的话说,“这既保证了战机的高隐身性,也保证了其很好的飞行性能。”
“歼-35A和歼-20的具体技术路径不太相同,前者的正常式气动布局和后者的鸭式布局,各有优势和取舍,可以互相弥补并发挥自己的优势,达到1+1>2的效果。”军事专家张学峰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
本届航展上,中国空军展出了包括歼-20、歼-16、运-20、运油-20A等多款“国之重器”,但歼-35A以及歼-20S,无疑是“大牌中的大牌”。
早在航展正式开幕前,位于航空工业馆1号馆中央位置的歼-35A与歼-20S模型,就挤满了好奇的中外观众。有的在专心抬头观摩,有的则忙不迭拿出相机拍照。
歼-35A是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中型隐身多用途战斗机,采用总体/气动/隐身一体化设计的单座、双发、翼身融合、双后掠外倾垂尾、全动平尾的正常式布局,是隐身与反隐身作战体系的规模组成力量,以制空作战为主,兼顾对面作战。
“它的总体性能比较全面、均衡,特别是隐身性能很好。其外形十分简洁,经过了多轮大量的细化和优化工作。”张学峰指出。
关于“歼-35A的显著优势”,王永庆将其概括为“先敌发现、先敌杀伤、抢占先机”。
他指出,在对抗上一代飞机时,歼-35A可以保持在敌方有效感知范围外,实现战场态势的单向透明,具有压倒性优势,颠覆传统空战样式;在对抗同代飞机时,可凭借单机的强杀伤力与生存力以及编队协同作战的先进手段,获得准确的态势信息,实现对敌杀伤链的快速、稳定闭环,从而抢占先机。
“只有率先发现对手才能实现抢先发射,这就意味着歼-35A的红外搜索跟踪系统探测距离很远,即使不开雷达,战场感知能力依然很强大。”军事专家傅前哨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
歼-35A的性能究竟如何,西方的解读更为直接。“保加利亚军事网”称,歼-35A的设计更流畅,机身更窄,速度更快。
“歼-35A属于中型战斗机,起飞重量稍微轻一些,能够很好地在作战性能和经济性之间取得平衡。一旦可以批量生产,便能快速提高空军隐身战斗机的数量规模。”张学峰指出。
作为全球首款正式亮相的新一代双座隐身战机,尽管歼-20S的首秀是以模型形态进行,依然成为航展上当之无愧的“大腕”。
歼-20S战斗机是歼-20的衍生型号。现场展板介绍,歼-20S是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中远程、重型、双座、多用途隐身战斗机,具有优异的中远程制空作战能力和对地、对海精确打击能力和突出的态势感知、电子干扰和战术指挥控制能力,可进行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
“很多战斗机都有双座设计。有的是充当单座战机的同型教练机,用于战机的改装训练,学员坐在前座,教官坐在后面,指导学员快速适应飞机,形成战斗力。而诸如米格-31、F-24等战机只有双座,后座主要负责操纵雷达和武器装备。”张学峰解释。
不过,歼-20S作为新一代双座隐身机,和过去传统双座战斗机还有本质不同,后座设计不是用来进行简单训练或者操纵武器。张学峰表示,歼-20S后座的武器系统操作员要对信息进行集成处理,然后用来指挥其他飞机,甚至可以指挥无人机协同作战。
苏-57国外航展“首秀”
以近乎90度的大仰角加力爬升、垂直拉升、连续横滚、反复“落叶飘”、急上升转弯……2024年11月12日,苏-57战机凭借在飞行表演中的硬核表现,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欢呼。
这是苏-57在国外航展上的“首秀”。自2010年首飞以来,该款战机除莫斯科航展外,从未参加过国外的综合性防务展。62岁的谢尔盖·博格丹“艺高人胆大”的表演,也将现场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博格丹这么大岁数还能做出年轻飞行员做不出的动作,显然是千锤百炼练出来的,甚至已达到人机合一的境界,既展现了顶级试飞员高超的操作技术,也彰显了苏-57优秀的超级机动性能。”傅前哨赞叹说。
苏-57隐身战斗机与歼-20和歼-35A前后脚进行的表演,或多或少被围观的观众赋予了中俄新一代隐身战机同台炫技的意味。
“苏-57属于高机动型的重型隐身战斗机,非常重视过失速机动,配备了两台矢量发动机,推力非常大,可以做出落叶飘、钟摆甚至悬停等过失速机动动作。”张学峰指出,“采用矢量推力发动机的中国歼-10B战斗机,同样成功表演过类似动作。”
歼-35A的动作虽没有那么花哨,但在分析人士看来,其设计极富实战意义。
“歼-20和歼-35A在看重机动性的同时,更加重视隐身和常规机动。这样的设计比较实用,毕竟隐身战机打空战,近距离格斗的机会很少。”张学峰解释。
苏-57战机是俄罗斯空天军列装的第一款单座双发隐形多功能重型战斗机,具备对空对地对海多重作战能力。其原型机为T-50,于2010年1月首飞成功。
俄罗斯自称,该款战机是目前唯一一款在实战条件下证明了自己突防性能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
本届珠海航展中,俄罗斯共派出两架苏-57。除了博格丹表演时驾驶的编号为“054蓝”的原型机外,另一架苏-57E则以拆解的形式,通过安-124运输机运至珠海,作为静态展示。苏-57E,是在苏-57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改动的出口版本。
航展期间,傅前哨得以近距离一窥这两架苏-57的真实面貌。
“博格丹驾驶的苏-57原型机,工艺十分粗糙,弹舱的缝比一个指头还宽。其窗口盖大量采用多边形或者矩形设计,而不是隐身战机常用的锯齿状,且螺丝和铆钉很突出,远没有与表面齐平。静态展示的苏-57E已经有大幅度改善,工艺提升很多,机体缝隙也变小了,外形制造工艺基本达标,但标准不是很高。”傅前哨指出,“螺钉外露会增加阻力,也会增大雷达反射截面,不利于战机的隐身性能和续航飞行性能。”
苏-57在研制之初,就被认为是为了与美国的F-22和F-35隐身战机抗衡。尽管苏-57的设计制造商自称“5”代表第五代战斗机,“7”则是苏霍伊设计局的幸运数字。但很多军迷认为,俄罗斯使用该编号意在传达苏-57比F-22和F-35都要厉害(57=22+35)。
苏-57的性能究竟如何?傅前哨指出,苏-57在机动性能方面更胜一筹,但在隐身能力上弱于F-35,不过苏-57在隐身性能方面的理念和做法值得参考借鉴。
“隐身技术包括雷达隐身、红外隐身、光学隐身、声学隐身等多个方面。虽然苏-57在雷达隐身和红外隐身存在问题,但其在光学隐身上所做的尝试值得学习。”
傅前哨进一步解释,“苏-57从T-50原型机开始就测试不同涂装,尝试过割裂的几何块状迷彩涂装,也试过在机体上涂敷假飞机图案。此次珠海航展展示的飞机便是如此,机体外圈为浅颜色,中间的深颜色涂装是一架小飞机。这些尝试都是在测试战机的光学隐身能力,试图在空战中达到视觉隐身或欺骗的效果。”
在外界看来,此番降落珠海航展的苏-57,不仅肩负着展示俄罗斯先进战机的使命,还背负着“卖货”任务。
早在2021年,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总经理亚历山大·米赫耶夫就曾表示,俄方愿将最新型第五代战机苏-57E出售给战略伙伴。而西方经济制裁之下,苏-57的产能大幅下降,美国福布斯新闻网称,莫斯科一直试图为其寻找国外买家。
2024年11月13日,米赫耶夫在航展期间表示,俄罗斯已与外国客户签署了首批苏-57E战斗机的出口合同。俄罗斯并没有透露具体买家。不过有分析指出,阿尔及利亚、埃及和越南都是俄军工的潜在客户。
“双隐时代”
2016年11月,十一届珠海航展上,歼-20隐形战斗机双机编队突然临空,以近乎90度的大仰角加力爬升,随后进行小半径回转和加力侧翻滚,在华丽的表演过后绝尘而去。
歼-20短短一分钟的“惊艳亮相”,向世界宣告了中国隐身战斗机时代的来临。
8年后,歼-35A的公开亮相再度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同时装备两种隐身战斗机的国家。
早在上世纪,以降低雷达截面为主要目标的隐身战机,就被世界多国纳入研发计划。1989年,美国F-117A“夜鹰”隐形轰炸机开始服役,成为世界上第一种正式服役的隐身战斗机。
隐身战机的出现,被誉为颠覆空战模式的重要改变。“隐身战机的最大特点就是对方飞机很难发现,尤其是当对方的雷达探测能力比较弱时。隔代机交战,堪称是降维打击。隐身战机之间的空战怎么打,目前也在探索阶段,双方相互之间的击落变得更加困难。”张学峰表示。
但时至今日,新一代隐身战机赛道上的真正玩家并不多,只有中俄美三国呈“三足鼎立”之势。美国空军列装了两款隐身战斗机——F-22和F-35。俄罗斯的苏-57已在俄乌冲突和叙利亚战场中小试牛刀。
“隐身战机的关键在于降低雷达反射面积,对机体设计、隐身材料等的要求非常高。战机外形上要避免太过圆弧的设计,以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积。而战机表面,则需要涂用能吸收雷达波的材料,尽最大可能降低反射信号的强度。”王群怀指出。
同时拥有两款隐身战机,将会给中国空军带来哪些优势,二者又该如何配合?受访军事专家均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两款隐身战机各有侧重,可以有效地进行协同作战。
“歼-20属于重型隐身战斗机,主要执行制空作战任务。歼-35A是一款多用途‘中隐’飞机,既可以执行制空作战任务,同时也可以执行对地、对海多种突击任务。未来作战中,当面对强敌时,歼-20可以率先出动,夺取制空权,随后歼-35A对地面和海面目标进行精准打击。如果对手不是很强,歼-35A单独作战即可完成任务。”军事专家宋心之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
傅前哨补充说,歼35-A正式入列,将会丰富空军的空中攻防体系,使其在战术运用上更加灵活。“中型战机要比重型战机便宜,量产后就可以淘汰部分老旧机型。战机之间如何搭配,一次出动几架,间隔多少,可以出现多种组合。”
歼-35的横空出世,不仅是中国空军“双隐时代”的来临,也将给中国海军插上“隐形的翅膀”。
早在歼-35A官宣时 ,其尾缀的字母代号“A”,就曾引发歼-35或将在航母上起降的猜想。
“以歼-10为例,第一次出现时只有歼-10,后来才纵向升级发展为歼-10A、歼-10B、歼-10C和歼-10CE。歼-35A亮相时就带有字母代号,说明它采取的是并行发展的模式,将同步发展成舰载型,甚至还有出口型。”张学峰分析。
王永庆对“一机多型,空海孪生”的解读也印证了这一点。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孪生兄弟之间总有一些先天的默契,“一机多型、空海孪生”更有助于多兵种联合作战。
不过,同一款战机的舰载型和陆基型在性能和设计上区别很大。
“同一型号的平台,海基舰载机的个头往往比空用机型小,重量要轻一些。海基型的机翼要求可折叠,以便在航母空间有限的甲板和机库中,放置更多不同类型的飞机。此外,为了满足起降要求,舰载机前起落架设有起飞牵引杆,机尾有尾钩。在机载雷达设计理念上,空优飞机更强调雷达前视的能力,海基飞机雷达相对更侧重下视能力,增强对水面舰艇的攻击能力。”王群怀指出。
不过张学峰表示,如果飞机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舰上使用,那整体的设计就和陆基型差不太多。“这样的做法很常见,像美国的F/A-18战斗攻击机出口后,很多国家就直接拿来供空军使用,美国空军之前使用的F-4也是海军的舰载型号。”
谈及战机未来的发展方向,张学峰指出,目前全世界都在探索,美国“下一代空中优势”战斗机研制遇阻,未来仍面临不确定性。“但总体来说,未来战机肯定会瞄准隐身能力更强、打得更远、看得更远以及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