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成为一个自律的人吗?
自律,似乎成为了现代人的一种基本美德。社交媒体上,“自律即自由”的论调此起彼伏,自律大V们层出不穷——我们旁观着博主们展现出的勤恳,为他们紧密排布的日程表、紧锣密鼓的学习任务而叹服……许多人于是将“成为一个自律的人”设为了自己的目标,笃信自律是美好生活的入场券。
然而,自律到底应当如何理解?带来自由的,真的是自律吗?“自律即自由”,究竟是一个自我实现的承诺,还是一场自我欺骗的幻梦?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探索自律的驱动力,对自我违抗的叙事展开反思,一起聊聊符号化的、异化的自律。
在向“自律”的深处掘进之前,我们可以用心地回顾一下我们与它的关系。
我想邀请你想想:你的生活中,“自律”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
它也许是你非常熟悉的战友,和你并肩迎接了大大小小的挑战;它也许是你有些陌生的伙伴,平常不愿露面,往往是在重大考试前才来你生活造访。又或许,对于你来说,自律有点像一个遥远的奖杯,你的打卡记录、付出与坚持,都是为了跑向它……
无论是陪伴着你的伙伴,还是激励着你的奖杯,都指向了自律对你来说的意义。接下来,就让我们进一步思考:自律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1 客观上,自律似乎为我们带来了成功
这也是长久以来,社会文化一直在告诉我们的。通过完成一项项任务,我们相信自己推进着进度条,从而一步又一步,离成功越来越近。
2 自律也会给我们带来秩序感
每日例行任务ABC,日复一日、按部就班,我们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自律程序,这让我们在失序、多变的生活中感受到了掌控感。
3 不仅如此,自律还可能成为生活的积极符号
符号有符号的价值,它让人振作,感到更有胜任力。就像在游戏中“为升级成更高级别的角色”而打怪——“打怪”是我们定下的一项项任务,“自律”则是我们向往的角色,它隐喻着我们的理想自我,承载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这样的积极象征,为打怪这一艰辛而枯燥的过程渲染上了斑斓色彩。
然而,可能有什么风险,潜伏在自律背后吗?
1 对成功过于简单化、扁平化的归因
如果过分地强调自律,我们可能会忽视成功的复杂——努力之外,禀赋、机遇、运气、方法、资源……其实每个因素,都可能成为重要的原因。如果过度放大个人努力,鼓吹“天道酬勤”,可能让我们陷入焦虑、自我苛责、完美主义。
2 沉浸在积极符号带来的美好幻觉中,不知不觉地陷入形式主义
在日复一日的打卡中,如果缺少对自律过程的反思,很可能让我们不知不觉地困在表演式自律中,而逃避思考当下可能更迫切的、更大的人生命题。
3 对自我实行的暴政:无意识的“非人化”(de-humanization)
高效的功绩社会中,“去人化”是一种流行的存在状态。什么是去人化?去人化指的是我们变得更不像人了,我们的人的属性降低了。当我们用“自律的人设”统治自己,把自己作为实现自律的工具,实际上就将自我工具化了。这可能让我们陷入强迫性自我认同,残暴地驱使生活和身体为自己所用,身心分离。
1 检查自己的“自律引擎”
表现出相似的自律状态的人们,可能对自律有着全然不同的感受——这一点,并不经常被我们关注和谈论。对于理解自律的不同视角,自律之下的不同驱动力,大致可以分为“以自律为手段”和“以自律为目的”这两种。
首先我们可以做的,正是叩问自己:我是为了什么而自律?
潜意识意识化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出发,我们得以对自我所处的状态有所觉察。
(1)以自律为手段
潜台词:“我自律,只是因为我足够想要。”
如果是在这种驱动力下,“自律”本身,可能并不是我们特别关注的东西。相反,我们内心有足够想要抵达的目的地,而自律,是我们找到的实现愿望的途径,是强大的内驱力。
这样的逻辑是:我非常想要,因而我愿意付出努力——目标达成后回望,努力的过程,才被定义为“自律”。
(2)以自律为目的
潜台词:“我自律,因为我想做一个自律的人。”
这样的驱动力下,我们的视线直接引向“自律”本身。
其中可能藏着自我违抗的叙事惯性,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在很多人眼里,明明不想做一件事,却命令自己必须做。而且不是做一次两次,要重复,日复一日,从这份坚持中获得某种意义……这才叫作自律。
这就是被异化的自律陷阱——它强调一种自我克制、自我违抗,甚至自虐。然而如果没有目标,仅仅追求自律的状态,就像买了一个名叫“自律”的盒子,却丢掉里面的珍珠。这样的自我违抗,真的值得吗?它是否有意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量。
2 厘清自己的“自律语境”
不过有些时候,即便我们对上面提到的问题有了非常清晰的答案:“不值得!没有意义!”我们仍然会为之困惑,甚至更加迷茫:“生活中总有那些我不想做但不得不去做的事情,不是吗?这种时候,除了强迫自己自律,还有什么方法吗?”
这其实是十分有价值的提问,也是现实中让许多人感到困惑的痛点。但对于“不想做却不得不去做”这件事,我们也许可以打一个问号,看到其后更广阔的诠释空间。
毕竟,当我们做出这样的表达时,好像把自己放置在了一个完全被动的位置,将自我的主动性全然交付给了他者。其中的逻辑似乎是:因为被分配了任务,所以我们不得已地去做,受制于他人。
可是我们真的别无选择吗?或者说,受制于他人这件事,是不是本身也暗含我们的选择呢?比如,因为难以承受群体舆论的压力,害怕格格不入带给自己的不安感,于是愿意顺从他人的评价、规训;因为看到自己权力处于弱势,预判到反抗带来的麻烦难以承担,于是选择顺从强势方的要求……
这些也是我们的选择,不是吗?其中既有我们对现实世界的感知,也有我们对自身需求的感受。
“不得不”是一种真实的情绪体验,但并不意味着”毫无选择“的真实现实。而无论是否选择自律,我们都在做着当下所能做的最好的选择——当我们清晰地意识到这件事,“强迫自己自律“的负面语境才得以被消解。于是,作为手段的自律成为可能,而“自由”的前路,也向我们敞开。
3 设计自己的“自律窗”
你也许不需要真的自律,只是需要一个叫“自律”的符号,用它带给自己一些积极暗示。一个简单的办法,便是设计一个“自律窗”,在真实的生活中留出一个用来展示自律的窗口。
“自律窗”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李松蔚在《5%的改变》一书中提出的,以下将列出两个具体的例子进行阐述,帮助你理解它的意涵。
例子1:具体地说,对于”难以自律地保持房间整洁“的人——你可以在一眼能看见的地方围出一小块空间,比如书桌上,0.1平方米就好。这就是你的自律窗,你可以告诉自己,“只需要在这块地方始终保持整洁,除此之外的地方,爱怎样混乱都可以。”
例子2:对于“在假期难以自律地学习”的人——你可以每天给自己设置60秒的时间,比如晚上11点59分到12点整,定一个闹铃,然后可以对自己说“在这60秒的时间里,我安安静静地坐在书桌前读一会儿书,其它时间爱怎么刷剧、玩手机都可以。”
这0.1平方米和60秒,就可以是你的自律符号。只要你每天把这块地方、这段时间管理好,就可以骄傲地对自己说:“啊!我今天也是一个自律的人,我拥有管理好自己的能力!”从而燃起做其他事情的积极性。
当然,你也可以适当扩大这个窗口,但作为积极符号,0.1平方米和1分钟或许就足够了。
不知道你对这个方法又什么样的感觉呢?有些人也许会觉得这有点幼稚,像在自欺欺人。
然而对于漫长的人生和辽阔的世界来说,一整天和一整个房间的自律,又何尝不是呢?
4 探讨自律与自由的关系
带来自由的真的是自律吗?不一定。
我想你也意识到了,“将自律作为目标”更像是指向“主动体验不自由”,暗含隐约的自我束缚;“将自律作为手段”的语境下,自律才更有可能带来自由。
这也意味着,唯有我们清晰地明白自己的目的地,将自律作为战友共同前行,本质上笃定地确信目标时,自由才会随之而来……
所以,带来自由的究竟是什么呢?
自知自觉,自信自决,也许更接近自由的答案。
在尝试与自律重新照面后,你也许会猛然感到:“我好像不是不自律,而是不知道自律是为了什么具体的目标。”
这是很多人面对的困境——然而,当我们看到这一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自我发现。如今我们动辄讲“自律”,似乎自律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美德,但自律本身并不是目标,只是用来实现目标的手段。
如果不确切自己的目标,仅仅追求自律的状态,既像买椟还珠,也可能是作茧自缚的过程,让我们在表演性自律中,感到迷茫无措、压抑而不自由。
其实,自律并不是是非判断题,甚至也不是选择题,它更像是一道论述题,邀请你书写自己的“心之所向”,论述自己“素履以往”的愿望和决心。
在自知自觉的清醒中,在自信自决的笃定中,我们自由地选择着目的地,一步一步迈向彼岸。
往期高赞回答:
一个人彻底改变自己有多难?需要多大的勇气?
有哪些心理学小技巧可以运用在生活中?
为什么有些人不喜欢承认错误?
从不主动联系是感情冷淡吗?
【安慰记心理小店,安慰记zhào着你!抱团取暖加入成长群,深度探索开启咨询之旅 】
同名公号:安慰记心理
回树洞体验免费心理树洞
回解梦参与科学地解梦
回指南得心理咨询使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