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大评选出 24 名竺可桢奖学金获得者。这 24 名大学生能从 67656 名浙大在校生中崭露头角,无疑在科研、绩点等方面有着卓越的表现。然而,浙大在报道竺奖获得者事迹时所使用的标题 “24/67656,他们拿下最高奖学金”,却在浙大学生群体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引发强烈不满。
这是浙大学生过于敏感吗?答案是否定的。能通过高考、研考、推免等途径进入浙大的学生,都是出类拔萃之辈,他们有着开阔的心胸和远大的抱负。正如一位浙大学生所言,如果浙大在宣传院士、国家科技奖获得者时,也以 9557 名教师为分母,列出诸如 “27/9557!这些浙大老师成为了院士!”“2/9557!这两个浙大老师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奖!” 之类的标题,浙大的老师们又会作何感想呢?
一位学生愤懑地说道:“当年收到浙大通知书,看到‘从此,你将与历史上众多灿若星辰的名字一起,共享‘浙大人’这个光荣的称号’这句话时,我心中满是自豪。但如今看到‘24/67656,他们拿下最高奖学金!’,我的心情却无比沉重。这感觉就像是学校只把这 24 人当作浙大人,而我们其他人都被排除在外了。”
大学与高中有着本质的区别。高中三年,最终以高考分数这一量化标准来评判学生。但当学生们跨过高考这道门槛进入高校后,大学更应鼓励他们依据自身兴趣爱好去发展,从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才是大学办学的根本理念。24 人获得竺奖,这仅仅表明他们在学习和科研领域表现优异。但如果为了突出这 24 人的成就,而将其余 67632 名大学生作为陪衬,在浙大学生看来,这无疑是学校在沿用高中 “唯分数论” 的模式,这会引发大学生的焦虑情绪,更与大学的办学理念背道而驰。
在学生眼中,一所优秀的大学应该珍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认可学生的多元化成长路径,而不应仅仅聚焦于成绩的优劣。即便要对成绩进行宣传,也不应以贬低一部分学生来抬高另一部分学生,不应在校园中散播焦虑情绪,更不应缺乏人文关怀而一味地塑造 “神坛” 式的榜样,甚至将原本应公平分配给每个同学的资源向少数获奖者倾斜。
文末总结
从教育的角度审视浙大学生的不满情绪,我们不难发现其合理性。大学的使命在于重视每一名学生的发展,引导他们找寻自身发展的最优方向,助力他们在各自热爱的领域成为拔尖人才,且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然而,我们也需要冷静思考。学校在宣传竺奖获得者时,或有其自身的考量。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用人单位在选拔求职者时往往看重数据化的成果。大学生求职简历中,绩点、奖学金获得情况、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数量等,都是衡量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浙大希望通过竺奖激励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和研究氛围,增强本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这一出发点本身并无过错。而且,浙大还有求是荣誉奖等其他荣誉体系,从整体上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
当然,学校在进行宣传时,确实需要斟酌措辞,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毕竟,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对于高校而言至关重要。
对于浙大学生对学校宣传 24 名竺可桢奖学金获得者事迹使用标题所引发的不满,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图源网络,图文不相关,侵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