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地塞米松需谨慎!盘点常见适应症及 6 个使用误区!

图片

地塞米松自 1959 年上市以来,已成为最受欢迎的两种口服生物可利用的糖皮质激素之一(另一种是泼尼松)。现已发现其对风湿性疾病、严重过敏、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等均有一定疗效。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地塞米松不乏存在一些使用误区,需要不断的进行论证探索。





地塞米松的常见适应症



一、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目前感染相关疾病中,推荐地塞米松主要用于常见的两大类感染: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


(1)急性细菌性脑膜炎:


对于怀疑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患者,如果没有病原学证据,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查又像是链球菌感染时,在开始抗生素治疗前或首剂抗生素应用后的短时间内可给予地塞米松辅助治疗。

一旦病原学确定不是肺炎链球菌感染应立即停止激素治疗。对于耐药肺炎链球菌,仍然建议使用地塞米松减轻炎症。但地塞米松辅助治疗不用于已经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成人患者,因为它不太可能改善患者结局。


【用法用量】:推荐的方案为:静脉给予地塞米松 0.15 mg/(kg·d),1 次/6 h,持续 4 d。


(2)结核性脑膜炎(TBM):


各大国际指南一致推荐对 TBM 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患者无论病情轻重都应该接受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地塞米松成人用量:0.3 ~ 0.4 mg/(kg·d),持续 2 周,然后在第 3 周给予 0.2 mg/(kg·d),第 4 周给予 0.1 mg/(kg·d),此后 4 mg/d,并且每周将日剂量减少 1 mg;总疗程约 8 周。


二、在过敏/自身免疫性相关疾病中应用


(1)系统性红斑狼疮存在危象时通常需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甲泼尼龙 500 ~ 1000 mg/d × 3 d,序贯泼尼松 0.5 ~ 1 mg/(kg·d),疗程 4 ~ 8 周。对重症神经精神狼疮,包括横贯性脊髓炎在内,在排除中枢感染的情况下,可鞘内注射地塞米松 10 mg/甲氨蝶呤 10 mg,每周 1 次,共 3 ~ 5 次。


(2)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若患者有出血症状,无论血小板减少程度如何,都应积极治疗。但是对于 PLT ≥ 30 × 109/L 且无出血表现者危险性比较小,可予观察和随访。

【用法用量】:大剂量地塞米松:40 mg/d × 4 d,建议口服用药,无效患者可在 0.5 个月后重复 1 个疗程。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压、血糖的变化,预防感染,保护胃黏膜。


三、肾上腺皮质疾病的诊断——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用于评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HPA) 轴状态以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的鉴别诊断。


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用于评估肾上腺偶发瘤所致不受抑制的皮质醇生成,以及区分各种原因导致库欣综合征(CS)的患者与无库欣综合征的患者;


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有助于区分库欣病患者与大多数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综合征患者,前者即垂体性 ACTH 分泌过多引起的 CS,后者即非垂体 ACTH 分泌瘤引起的 CS。


四、超说明书适应症


(1)预防化疗药物所致呕吐;


治疗化疗所致恶心呕吐 (CINV) 最常用的 3 类药物是 3 型 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5-HT3)、神经激肽-1 受体拮抗剂(NK1R),以及糖皮质激素 (尤其是地塞米松)。


短疗程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应用广泛,既可作为单药治疗用于致 CINV 风险低的化疗方案,也可与 5-HT3 和/或 NK1R 联合用于致吐性更强的化疗方案。


(2)用于早产促胎肺成熟;


皮质醇(ACS)可促进Ⅰ型和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发育,引起结构和生化改变,从而改善肺力学和气体交换 (如,生成表面活性物质)。
用法用量:地塞米松磷酸钠,一剂 6 mg,肌内注射,共 4 剂,间隔 12 小时。


(3)非感染性后葡萄炎的治疗以及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治疗:眼用制剂,玻璃体内植入剂。





地塞米松的使用误区



一、地塞米松——用于雾化?


经雾化吸入的地塞米松由于产生的雾化颗粒较大而沉积于大气道,难以有效吸收,并不能达到预期治疗目的。同时,《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认为,地塞米松的结构中无亲脂性基团,由雾化吸入的地塞米松很难透过细胞膜与气道黏膜组织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而在气道的停滞时间短,沉积在肺内的有效组织少,难以发挥局部抗炎作用。因此,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雾化吸入给药的方式值得商榷。


二、地塞米松——用于退热?


地塞米松用于退热,主要集中于儿科中常见,单纯的用于退热。许多患儿家属会在患儿体温升高时将退热作为有效治疗的凭证,因而为控制患儿体温而将激素作为退热药使用。

通常发热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造成的,糖皮质激素能抑制下丘脑对致热原的反应,同时能抑制致热原的生成和释放发挥退热作用,但并不能杀菌、抗病毒,若单纯用于退热反而会掩盖病情,使感染加重。


在非紧急情况下,未尝试使用解热药物而直接使用激素退热治疗的,通常会被列为无适应证使用糖皮质激素。同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也指出,不能单纯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因此应注意用药指征,避免单纯以退热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三、谨慎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


例如地塞米松用于治疗脑水肿,临床中有时会联合使用 20% 甘露醇,此时需注意谨慎使用。因地塞米松注射液为有机酸钠盐,20% 甘露醇属于过饱和溶液,地塞米松注射液与 20% 甘露醇混合,容易析出结晶。


四、地塞米松——抗感染?


临床上有时会将地塞米松与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如利巴韦林联合地塞米松。病毒性感染一般不宜用地塞米松,因其本身并无抗病毒作用,用药后反而降低机体的防御能力,促进感染扩散,因此对于病毒感染的患者应慎用地塞米松。

其次,虽然地塞米松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但是同时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尤其是对不明原因的感染或抗菌药物尚未能有效控制的重症细菌性感染以及一般性传染病等应禁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五、地塞米松——输血前应用预防过敏?


输血前,是否给病人地塞米松预防过敏?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查阅相关资料,目前不建议常规使用的较多,理由为:在输血前盲目使用抗过敏药物、镇静剂,甚至激素等,不能阻止输血反应,特别是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其次,输血前使用抗过敏抗组胺以及解热镇痛药均有害而无益,最大的风险是会导致患者真正的输血反应出现延迟或表现不典型,失去最佳的抢救机会。


面对输血反应,如何处理?轻者可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口服抗组胺药物;严重过敏反应者需立即停止输血,静脉使用抗过敏药或糖皮质激素或肌内注射肾上腺素 0.3 ~ 0.5 mg,必要时气管切开。(注: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在输血制品前 30 分钟应口服抗组胺药物或糖皮质激素。对于反复过敏患者,可使用洗涤红细胞或洗涤浓缩血小板。禁用血浆或血浆制品。)


六、地塞米松——过敏性休克的首选?


WHO 过敏性休克指南认为,糖皮质激素(如静脉应用氢化可的松、甲泼尼龙或者口服强的松或强的松龙)可作为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二线用药 (一线用药为肾上腺素)。但其作用尚未被证实。

【用法及剂量】如果选择给予糖皮质激素,可选择氢化可的松 200 ~ 300 mg/d 或甲泼尼龙 1 ~ 2 mg/(kg·d)。应在 1 d 或 2 d 后无需逐渐减量即停用。并非给予地塞米松。



地塞米松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在临床中广泛使用,但是需要注意长期大剂量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及突然停药后出现的一系列停药反应。临床中使用需要权衡利弊,结合患者的情况,综合考虑。

策划:超超
题图:站酷海洛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J].中华内分泌杂志,2012,28(27):171-202.


[2]  多学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专家共识 (2016 年版) 专家组. 多学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专家共识 (2016 年版)[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6,23(7):641-645.


[3]  宗希乙,沈建平主编.《400 种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 第一版.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2007.1.


[4]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unecologists,Committee Opinion No.713:Antenatal Corticosteroid Therapy for Fetal Maturation[J].Obstet Gynecol,2017,130(2):e102-e109.


[5] Product Information:DECADRON dexamethasone tablets,USP,dexamethasone tablets,Merck&Co.,Inc,2019.05.


[6]  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协作组专家组.糖皮质激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 [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 502- 504.


[7] Zhang Y, Yang Y, Zhang Z, et al. Neurokinin-1 Receptor Antagonist-Based Triple Regimens in Preventing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A Network Meta-Analysis. J Natl Cancer Inst 2017; 109.


[8]  糖皮质激素急诊应用共识专家组. 糖皮质激素急诊应用专家共识 [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0.6(29):76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