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印象|柳丝织春,织出乡村新韵

编者按:内蒙古自治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多元的民族构成和丰富的历史底蕴,孕育出了别具一格的北疆文化。这片土地上,既有壮美的自然风光,也有深厚的民族风情,更有无数承载着北疆文化精髓的人物。央广网内蒙古频道推出“北疆印象”系列报道,深入挖掘北疆文化中的代表性人物,全方位展现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时代价值,以融媒体表达方式,提升报道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增强公众对北疆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推动北疆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央广网兴安11月17日消息 柳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象征,承载着丰富的意义,如离别、春天的到来以及万物复苏。柳条不仅传递着情感,而且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一直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的西口村,以其独特的柳编技艺而闻名遐迩。这项技艺如同一条细密的柳条,将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紧密相连,使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焕发新生。

董亚丽,西口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同时担任西口柳编第四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的生活与这项技艺息息相关。“我自幼便随奶奶学习柳编技艺,对我而言,这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董亚丽说。

图片

西口柳编第四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董亚丽与其柳编作品(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在一间宽敞明亮的工作室内,董亚丽与工艺师们正全神贯注地进行创作。经过精心挑选和处理的柳条,色泽均匀,质地坚韧。董亚丽手持柳条,手法熟练地进行穿插、编织、固定,不久便构建出篮子的雏形。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身上和正在逐渐成形的柳编上,为这一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增添了一份宁静。

图片

阿尔山非遗工坊(央广网记者 李春雪 摄)

2021年,阿尔山非遗工坊(阿尔山柳编)正式成立,董亚丽作为传承人,致力于传授柳编技艺,使这项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工坊内摆满了精美的作品,包括传统的篮子、现代的工艺品和艺术品。董亚丽指着一个柳编葫芦说:“这个柳编葫芦不仅寓意着福禄,而且工艺精致。”

如今在西口村,柳编不仅是生活中的日用品,更是精美的艺术品。在董亚丽等非遗传承人的经营下,阿尔山柳编制作技艺已被列入盟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目前,工坊已拥有2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共同致力于柳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经过巧手设计的柳条,成为各式各样的成品,成为西口村旅游纪念品的一部分,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游客。董亚丽介绍:“我们每年都会带动20余户农户,通过柳编技艺增收,户均增收4000余元。”

图片

西口柳编作品(央广网发 王佑凯 摄)

董亚丽表示,近年来,她带领工坊的非遗传承人前往四川成都、山东临沂等地深入学习柳编技艺,这不仅开阔了她们的视野,也激发了不断创新的动力。2023年,阿尔山打造乡村艺术季,董亚丽和当地非遗传承人编织的一些大型作品,受到各地游客的一致认可。

两年间,工坊的非遗传承人带动了当地80人左右从事柳编产业,销售额达到每年10万以上。董亚丽表示,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阿尔山柳编能够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这门艺术。同时,她也在探索如何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更好地融合。

柳条种植不仅为柳编提供了原材料,还具有绿化作用。董亚丽说:“我们工坊种植了十亩地的柳条,市场销售超出预期,柳条供不应求,我们还需大量种植柳条。”

在阿尔山,柳编艺术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向世界展示着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展望未来,董亚丽希望能够带领团队进一步提升作品质量,并有朝一日将阿尔山柳编展示于广交会,让全世界见证这一传统艺术的魅力。

监制:朱日岭

策划:田凤元

记者:李春雪

制作:王佑凯

鸣谢:兴安盟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