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康复技术,作为前沿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疾病治疗、组织修复乃至器官再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11月17日,东莞市细胞科学与再生康复技术创新交流会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互联网+”全病程管理项目启动会举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苏国辉、中山眼科中心副院长李轶擎、广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吴洪福等行业内的专家与高校科研精英、医院管理者与企业界翘楚出席活动,共同探索细胞科学在再生康复技术创新的临床应用,助力细胞科学科普走进医院,搭建“政产学研医融合”的创新生态圈。
院士赋能,细胞科学研究再攀高峰
近年来,《广东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广东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先后出台,为医疗事业中的科技创新和科普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更是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董勇指出,本次交流会紧密围绕“科技赋能生命科学,智慧引领细胞未来”的核心理念,积极响应2024年全国科普日,深入践行国家及省市关于科学素质提升、科技创新促进及健康中国行动等一系列重要文件要求,推动东莞健康知识的广泛普及,全面提升民众的健康素养与福祉。会议通过主题报告和专题研讨会等形式,深入交流细胞科学在再生康复技术创新的临床应用,助力细胞科学科普走进医院。
据悉,苏国辉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脊髓损伤研究协作组董事会联席主席、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中国脊髓损伤研究协作组董事会联席主席。在苏国辉院士支持下,广东医科大学的市级重点实验室——东莞市干细胞与再生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先后获得2022年、2024年全市重大科普立项,在细胞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诸多突破性成果。此次活动中,广东医科大学聘请苏国辉院士担任该重点实验室的顾问,再为实验室建设注入强劲动力,推动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转化迈向更高水平。
广东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曾志嵘表示,一直以来,在东莞市科协、市科技局、市卫健局的大力支持下,广东医科大学协同附属医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事业,自觉承担科普责任。先后承担了“干细胞与再生”“健康新生活”“中医药文化传承”等多个科普项目,多次派出专家、教授到东莞各中小学、镇区政府、基层社区开展科普,为东莞市健康传播与促进事业添砖加瓦。
两大中心揭牌,就医体验全面提升
活动当天,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迎来了两大喜讯:一是医院康复医学科与东莞市干细胞与再生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共建的“细胞与再生技术康复中心”正式揭牌;二是“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互联网+全病程管理中心”也宣告成立。
“细胞与再生技术康复中心”将致力于细胞疗法的前沿技术探索与临床应用,为患者提供更为先进的康复解决方案;“互联网+全病程管理中心”则标志着医院在提升服务品质、优化患者就医体验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院长邵义明介绍,医院正致力于打造全球首个“Omega-3主题医院”,通过倡导新型健康管理模式,将加速推动健康理念的传播,引领未来健康新篇章。
塘厦镇卫健局局长李锦文表示,作为卫生健康部门,将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加强政策引导、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我们也热切期待广大专家学者、医院与企业能够继续深化合作、加强交流、携手共进,共同推动细胞科学与再生康复技术的创新发展,将最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惠及于民。”
专家云集,共绘细胞科学未来
当天下午的研讨会上,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专家学者与科技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研讨细胞与再生医学技术的深度研发与创新。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细胞治疗中心主任陈志国教授分享了《帕金森病的细胞治疗》的主题报告,为与会者提供了帕金森病治疗的新视角;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李轶擎研究员的《青光眼视神经再生新策略》则激发了眼科疾病治疗的新思路;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吴洪福副教授的《水凝胶支架在组织损伤修复中的应用探讨》为组织修复领域带来了新的启示;廖麟荣副教授的《神经调控与精准神经康复新进展》则展示了康复医学的最新成果;七、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孙建波研究员的《广东医科大学细胞研究与团队》则详细介绍了团队在慢性炎症防治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文 | 姚梓婷 罗衬章
图 | 受访者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