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我没有基金的第三年,我带着师弟师妹四处化缘,过着非人的日子 ” 。
“导师?根本连根头发都看不到,如果你的导师是校长你就懂了!”
“这个学生花了我整 20 万经费买转基因鼠,没买对照组”
“我想了 8 个课题 idea,可那老东西油盐不进” ……
据说,《再见导师》节目要上线了,本期我们就来介绍《再见导师》的 4 对师生嘉宾,他们的科研关系都在 2 年以上。
两年科研通常被称为“磨砺期” 。但磨砺也有另一个特点,它非常考验人性,所以很容易变形。某种程度上,这也对应了 4 对嘉宾在经年累月下已经异化的科研日常。
跑路导师 & 化缘博士
导师:李守节
年龄:49 岁
背景:因经费紧张而闻名的实验室负责人,常因项目资金不足,且做什么都没 P 值,申不到基金而苦恼。
博士生:张勤俭
年龄:28 岁
背景:以机智和能屈能伸著称的博士生,常因实验室资源不足而被迫四处 “化缘” 。新师妹入组后,张博士压力更大了。
一生唯爱做实验的科研人,可能在打开《再见导师》的第一秒就被硬控了。没钱硬招生的 “白嫖导师” 和“忍辱负重的乞讨学长” ,不禁让人心生尴尬。
在被问到基金进度时,李导总是一脸愁容“今年国自然应该没盼头了,但是你导我还申请了一下县级基金,作为 planB,今年一定让你用上 10 个昆明鼠!做上 WB 实验!”
另外,你也要有个心理准备,那就是为师可能要辞职跑路了,你要问我具体时间,也可能就在凌晨 2 点半。
放养校长导师与迷茫博士生
导师:陈自在
年龄:55 岁
背景:身为校长,行政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亲自指导学生。对学生采取放养政策,给予极大的自由度,但同时也不接电话不回微信。
博士生:刘自立
年龄:29 岁
背景:在科研方向上感到迷茫,缺乏独立研究能力的博士生,急需导师的指导和帮助(其实只是想要一个归宿)。
刘博士称入组 3 年,仅见过导师 2 面,已读不回,拒接电话更是常态,很多时候她被寄养在隔壁实验室,但是寄人篱下的日子哪那么好过。课题课题没有,还要帮忙值日,打扫卫生。
更别提实验指导了,“校长十年没做过实验,根本就不知道现在仪器设备发展到了什么地步!还让我用尺子做细胞计数!”
即使在节目开播前,工作人员也仅仅在电话中与校长沟通过一次。对于这位神秘的导师,我们了解不多,希望节目播出后能进一步了解二人的关系。
老教授与待中期博士
导师:吴思退
年龄:62 岁
背景:年事已高,科研思路和课题越来越少的老教授。拥有丰富的科研经验,但创新力下降,难以提出新的科研课题。
博士生:赵前途
年龄:30 岁
背景:给课题想了 8 个技术路线,但因导师缺乏新思维,一个也不同意,而迟迟无法中期汇报的博士生。焦虑且迷茫,急需一个明确的方向来推进自己的学术生涯。
当被问到对方有什么科研 idea 时,两人双双陷入沉默。问到“对方喜欢什么实验” 这一题,吴教授称 “没啥喜欢不喜欢的,PCR 和 WB 能解决全部问题” ,所以答案只能是 PCR 和 WB,赵博士真正喜欢什么实验显然对他不重要。毕竟他那么“爹” ,又那么自信。
长期处于“被驯化” 过程的赵博士,虽然能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却无力反抗,这一次,她真的希望可以逆转困境。
大牛导师与挣扎博士
导师:周卓越
年龄:42 岁
背景:38 岁当选女院士,学术成就卓越,要求严格的大牛导师。在学术界享有盛誉,但招学生的眼光一般。
博士生:钱中二
年龄:29 岁
背景:偶尔努力但成效不显,比较中二的博士生。“烂泥扶不上墙” ,总是达不到导师的期望,但觉得无所谓,目标是 6 年毕业。
钱中二毫无顾忌地在镜头前说,周导师在自己心中排第一,自己非常尊重她,但同时她又接受自己的无能,觉得自己不是发论文那块料。
周导被气得语无伦次,“钱中二,你这是什么态度?你可以延毕,但是你花了 20 万经费买鼠不买对照组是什么意思?我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钱中二的态度似乎在挑战着周卓越对科研严谨性的底线。
结语:
最终,四对师生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参加节目,也是因为他们有意无意地开始重拾对自己科研生活的话语权,要有改变的决心,更要有改变的勇气,从把科研的一地鸡毛搬到镜头前剖析开始。
《再见导师》从预告发出以来之所以讨论声量巨大,也许是因为这些问题非常具有普世性。走到和导师说再见的边缘,每次的抉择都是一扇门!
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自我认同和成长的镜子,《再见导师》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