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栗木村:立木为村 演绎生态与文化的和谐共生

【开栏的话】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

资料显示,贵州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座、名镇8个、名村1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0座、名镇14个、名村15个,中国传统村落757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312个,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328个,更散落着成千上万个自然村落,这些村落浓缩着村庄的过往,映照着当下,寄托着未来。

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在乡村振兴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村史是一个村庄的文化记忆,也是乡村发展的根脉所在;村事是一村一户的生活写照,也是一域一地的发展剪影。村史村事的梳理、呈现和传承更具有时代价值,它代表着一个村庄的精神风貌与文化品格,记载着岁月更迭与世移事迁中风土人情变化的轨迹。

今年,我省启动“乡愁印迹——贵州村史村事征集”主题宣教活动,以行政村为单位,在全省范围内深入挖掘整理村史村事,旨在为贵州立心、为发展赋能,记录展示我省厚重丰富的乡村文化和发展成果,推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

9月1日起,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客户端统一开设“乡愁印迹——贵州村史村事”专题专栏,以村史村事为起点,深入挖掘和呈现村庄的文化内涵,和读者一起寻找丰茂的乡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

贵安新区西部的栗木村,一个距离高峰镇10公里、万亩樱花园15公里、贵安高铁站20公里、花安高速广顺东收费站10公里、贵阳市60公里的小村落。

栗木村的名字由来颇具传奇色彩。一说是因为当地生长着较多的板栗树而得名;另一说,栗木实为“立木”,因始祖入黔时,举目皆荒野,一无所有,立木为寨而得名。这些说法不仅为栗木村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也让人们对这个小村落充满了向往。

夏初,走进栗木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果实压枝的李树和一片碧波荡漾的稻田。田坝上张灯结彩,田野与山之间青瓦白墙,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在每年的“六月六”布依族风情节期间,栗木村更是热闹非凡。村民们身着盛装,载歌载舞,展示着布依族独特的文化魅力。打糍粑、背媳妇比赛、下河捉鸭子比赛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看和参与。

然而,栗木村的魅力远不止于此。这个小村落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在栗木村,你可以看到不同姓氏、不同民族的村民和谐共处,共同演绎着民族大融合的美好画卷。他们热情好客,不拘小节,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贵州人的包容与豁达。

近年来,随着贵安新区的快速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栗木村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政府的引导下,栗木村积极探索产业发展之路,推进乡村旅游和避暑旅居产业的发展。村民们自发涌入乡村旅游的热潮中,他们利用自家的房屋和土地,发展农家乐和民宿产业,为游客提供地道的乡村美食和舒适的住宿环境。

同时,栗木村还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村民们自发形成维护环境卫生的习惯,周周小扫除、月月大扫除,保持村庄的整洁和美观。在政府的支持下,栗木村还实施了农房庭院改造、绿化美化等工程,进一步提升了村庄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设施完善了,环境变美了,游客慕名而来,感受这个小村落的独特魅力。他们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还能感受到村民们淳朴善良的品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栗木村的故事是贵州乡村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这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小村落里,人们用勤劳和智慧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篇章。他们坚信,只要心中有歌、脚下有路,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未来,栗木村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内涵。同时,他们也将继续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让这个小村落成为更多人向往的田园牧歌之地。

文字整理:严超

一审:郭秋含

二审:王利环

三审:李 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