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最“仙工”的艺术,激荡两千年

全文2563字,阅读约需8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广州牙雕,享有“仙工”美誉,跨越两千年,曾是帝王将相、达官显贵乃至欧洲权贵的珍宝。

022017年中国全面禁止象牙及制品贸易后,广州牙雕传承人积极寻找新的材料,如猛犸象牙、牛骨等,让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

03广州牙雕题材丰富,包括象牙球、象牙船、象牙扇等,展现了雕刻艺术家对仙境的想象。

04除此之外,广州牙雕还运用了古代建筑中的榫卯结构,如蟹笼、龙形通雕等作品,展现了高超的镂雕技艺。

05尽管象牙贸易已被禁止,广州牙雕传承人仍坚守和创新,将传统工艺与新时代需求相结合,为牙雕艺术带来了第二次生命。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牙雕 于陆 摄

在广州,有一种艺术享 “仙工” 美誉,闻名全球,跨越两千年。

在历史长河中,它曾被帝王将相、达官显贵乃至欧洲权贵视若珍宝,也曾一度为新中国源源不断带来外汇财富。

它,就是以其精湛工艺特色出圈的广州牙雕。

你可曾想过,为什么牙雕的盛产地是广州?又是什么让它魅力非凡?

在一方小小的象牙上,它能展现出怎样令人惊叹的世界?

图片

仙工神品牙雕大厅 于陆 摄


在2017年中国停止象牙商业加工和销售后,一批牙雕传承人对新材料积极求索,让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

这个月,广州市文化馆展出一批经典牙雕,并为这场展览命名为“仙工神品”——

这是2017年我国全面禁止象牙及制品贸易以来,举办的最大规模牙雕专题特展。


01 

匠心独运,巧夺仙工


广州盛产象牙球、象牙船、象牙扇等外销品,以至于西方小说常常出现牙雕的身影。

王尔德的《道连格雷的画像》中,这样书写道连对西碧儿的感受——

“每当想起那藏在牙雕般娇小身躯里的神奇的灵魂,我心中就充满诚惶诚恐的感觉。”

牙雕的人物有多精致呢,下面这张图里纹样复杂的神仙,实际却只有我们的一个手指头大小。

图片

牙雕 于陆 摄


其中,象牙球是镂雕”技艺的代表作,一块完整的象牙料巧妙地镂空成层层相套的球体,令人叹为观止。


象牙球对原材料质量要求很高,通常在象牙末端实心部分截取一圆柱体。原料的表面不能有裂纹或者缺损。


而球上的雕刻离不开“卓花”工艺,那便是拿细于伞骨的锉刀在象牙上轻快娴熟地上下拉动,镂雕出各种细巧的花纹,极其考验师傅一气呵成的耐心,一旦失误,整颗象牙球作废。


图片
50层象牙球 摄影:高天鹏

骨扇是中西方结合的产物,最常被用于制作骨扇的材料是象牙。下面这把骨扇用的就是独特的“象牙拉丝”工艺。

扇以拉丝底纹为基底,远看宛若蕾丝,殊不知“蕾丝”都由象牙雕刻而成。

图片

象牙扇 摄影:高天鹏


广州牙雕在题材上,有许多水乡特色。

在一方象牙,有小巧精致的紫洞艇,有多层龙凤船。建筑、花鸟,人物、纹理汇聚,带给人关于海洋和琼楼玉宇的想象。


建筑物那么多配件,一块象牙如何实现?这就少不了“拼接”、“镶嵌”的工艺了。


牙雕还运用了古代建筑中的榫卯结构,来固定牙雕建成的楼宇。


图片

牙雕 于陆 摄


而 “通雕蟹笼” 是受潮州木雕虾蟹篓启发,于 1956 年创新出的作品类型。

图片

牙雕 于陆 摄


蟹笼的雕刻需要高超的“镂雕”技法,笼中雕蟹,能够充分展现广州牙雕工艺的精湛和独特之处。

蟹在传统文化中是丰收的象征,蟹笼中捕捉到螃蟹,也寓意着生活的富足。

图片

牙雕 于陆 摄


牙雕还有许多神仙人物的题材,展现了雕刻艺术家对仙境的想象。

在刻刀下,花木娇艳欲滴,山石仿若有了灵魂般坚毅,龙舟仿佛在波涛中破浪前行,宝塔似乎在云端闪耀。

图片
图片

牙雕 高天鹏 摄


在展览中,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这尊龙形通雕。其精细已经到了肉眼不可视的程度。

图片
牙雕 于陆 摄


在龙的身体内,通雕着三打白骨精的连环景象。中国传统文化在象牙上得到了一种叙事。


图片

牙雕 于陆 摄


为什么说牙雕是“仙工”?

因为它能化作如同神仙居住般精巧细致、花纹复杂的仙境;能在肉眼难辨的精细之处讲述三打白骨精故事;能在层层相套、仿若迷宫般的象牙球上绽放花朵;能化成远看仿若蕾丝的象牙扇。

广州牙雕,宛如一部微缩的传奇史书,在一刀一划流传广州的故事。


02

千年传承,海上来客


广州没有大象。广州牙雕,却闻名世界。

这背后,是一段漫长的全球贸易史。

早在西汉南越王墓的挖掘过程中就曾出土过五支来自非洲的象牙。

早期,非洲象牙经波斯、阿拉伯、南亚及东南亚等地的商人辗转运至广州。岭南气候潮湿炎热,精细牙雕作品得以被温润地保存。

图片

牙雕 高天鹏 摄


唐代,本土工匠已经有了象牙劈丝工艺,发明出象牙席等珍品。


在宋代,广州工匠已能制作出内有三层且层层可转动的象牙球,被冠以“鬼工球”的美名。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大量掠夺非洲象牙,并直接贩运来广州。

这些象牙穿越了重洋和岁月,为明清时广州牙雕大放异彩埋下了伏笔。

图片

牙雕 高天鹏 摄


作为重要口岸,广州迎来了大量来自东南亚的象牙原料。这源源不断的原料供应,为艺术之花浇灌了肥沃的养分。

清康熙海禁之后,广州成为了对外贸易的璀璨核心,大量原材料供应下,广州象牙雕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


贸易不仅带来了来自异国他乡的象牙原料,更为广州象牙雕制品打开了走向世界的大门。


图片

大新街 图源网络


今天的大新街,在明清时曾是广州著名的“象牙街”。直至1930年代,大新街一带还有120多家店铺,从业人员达到2700多人。

《广州城坊志》曾有诗记载当年的繁华:“珍奇多聚大新街,翡翠明珠次第排。”


03
创汇之宝,非遗新生

广州牙雕是一个极具经济潜力的项目。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地方领导都很重视。广州刚一解放,时任广东省省长兼广州市长的叶剑英就指示“一定要把象牙雕刻这种工艺品组织和恢复起来。”

作为得天独厚的“创汇工具”,广州牙雕和国家当时的经济需要是互相成全的。

图片

牙雕灯 高天鹏 摄


从1976年开始,广州大新象牙工艺厂就是出口额超百万美元的企业了。而80年代改革开放,广州牙雕更是迸发出新的创造活力。

牙雕的高价值,源于其艺术上的魅力。

这些精美的象牙雕制品,如同文化使者,在对外贸易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吸引了无数外国商人的目光,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工艺品的在外贸上的新地位。


然而随着80年代后国际上对象牙贸易的禁止,2017年底,中国大陆也全面停止象牙商业的加工和销售。


图片

仙工神品牙雕大厅 于陆 摄

七年前,新华社记者采访牙雕传承人翁耀祥时,他正在创作广州牙雕的绝活“象牙球”,这像是一场对牙雕的告别。


在那时,牙雕传承人翁耀祥对记者说,“它不会也不能出售。这是我一生的热情。”


截止至翁耀祥,翁家已五代传承牙雕技艺。而他的儿子,还在继续学习牙雕。


图片

翁氏牙球家族简介 于陆 摄

时代往前发展,尽管不舍,牙雕传承人表示他们支持这项禁令,并理解保护大象的重要性。


在小说《大象孤儿》中,主人公翰文出身粤派象牙雕刻世家,后来却成为了保护大象的战地记者。


小说里,翰文说了这样一句话,“想要做好大象保护,不仅需要知道大象数量在急剧减少,也要了解牙雕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除了国家支持象牙雕刻大师转型,广州师傅对牙雕技艺的热爱和执着从未熄灭。
他们积极寻找新的材料,猛犸象牙、牛骨等材料逐渐成为了牙雕技艺传承的新载体。
这种转型,不仅是对时代要求的顺应,更是对传统工艺的坚守和创新。

“如何让艺术保持活力?需要我们的智慧。”牙雕传承人张民辉说。

他开始探索利用牛骨进行雕刻,并发明了一种技术,可以清除牛骨上的霉菌,同时保留其光泽,并将数百块小骨头放在一起模仿象牙。

广州牙雕师傅们的积极求新,让广州的牙雕艺术进入了“后象牙时代”,给牙雕带来了第二次生命。

广州牙雕见证了广州这座城市在全球贸易史中的起伏变迁,它像一艘航行在历史长河中的巨轮。在时代召唤和传承人内生的坚守中,牙雕本身正书写新的传奇。




资料参考:
Feature: China's centuries-old ivory carving nears its end 新华社
《社会政治学视域中的广府牙雕研究(1950—2019)》李俏梅
《大象孤儿》诗凡
《道连格雷的画像》王尔德


编辑 / 及格米

摄影 / 于陆 高天鹏‍‍‍‍‍‍‍‍‍

统筹 / 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