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融入思政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效途径,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注重内容建设,激发学生文化认同

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将其与高校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不断激发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丰富的人文精神、高尚的道德追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建设要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价值取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诚信、和谐、大同等价值追求融入其中,不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正向影响,深化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同时,要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精忠报国”“以身许国”等爱国精神,并将其贯穿于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中,以培养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此外,要深入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等优良品质,让大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提升精神境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

创新方式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在全面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充分运用新媒体,丰富教学内容和载体,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课程建设上,除了要注重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程的融合之外,还要用好网络平台和载体,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教学实践中,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引入应用各种新型教学工具,充分调动大学生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此,教师应摒弃那些陈旧过时的教学模式,转而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如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式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切身实践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使其置身于历史情境中,亲身感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育人能力

教师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施者,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具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高校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具体而言,一是要注重加强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二是要注重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升教师的文化修养和文化认知,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育人能力。三是要注重加强教师跨学科的知识储备。这种跨界思维要求教师不仅能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还要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和评价各种文化现象,从而引导学生从不同学科角度观察和思考文化问题。四是要注重塑造健全人格。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人格修养,拥有高尚的品德修养,方能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逐步实现自我超越与精神升华。因此,思政教师应以德为本,立足于德行修养,实现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环境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使学生在润物无声中受到熏陶和启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建设校园文化品牌。通过校园广播、板报、宣传栏等载体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学校社团活动中,开展主题鲜明的系列活动,如“文明礼仪教育”“传统节日教育”“经典诵读”等,既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和教育意义,又提高了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三是加强制度建设。要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建设,落实各部门在开展工作中的责任分工、目标要求和时间节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

拓宽渠道,提升传统文化育人效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文化载体的支撑。高校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校园文化建设等有机融合,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课外实践活动为重要载体,形成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网络信息技术等多渠道相互配合、共同发展的工作格局,以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效果。思政理论课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是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思政理论课教师要发挥自身优势,运用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饱满的热情、真挚的情感开展教学活动。在讲授思政理论课过程中,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文献资料阅读法、演讲辩论法、情景模拟法等,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三下乡”、志愿服务、基层调研等实践中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此外,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新渠道。高校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设在线课程或开展虚拟博物馆等线上活动,让古籍活起来、让文物动起来,使传统文化资源得以跨越时空限制,被更多人所获取。

在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使命。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政教育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渠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思政理论课、通识课、专业课程以及实践教学等各个环节中,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育人格局。为实现这一目标,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应进一步强化思政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探索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的校园活动模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

(作者单位: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来源:宁夏日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