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模式有新意,但效果要好还得靠家长

图片

某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弹窗。

为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模式在防范网络沉迷、优化内容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营造更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近日发布了《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下称《指南》)。

一直以来,关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讨论不绝于耳,青少年模式也已于2019年开始陆续登陆各大App,但相关的负面新闻却未见减少。一方面,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且低龄化趋势明显。据《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2018至2022年间,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从93.7%增长到97.2%,小学阶段的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从89.5%提升至95.1%。

另一方面,过往的青少年模式在实际使用当中仍存在诸多不足。各个App在青少年模式上分而治之,导致家长设置繁琐、对未成年人的约束力有限。比如某软件规定未成年人每日使用时间上限为30分钟,时间截止后孩子换个软件便可接着玩,看似单个软件对使用时间实行了控制,但鉴于网上海量的软件,理论上孩子可以无限玩下去。

孩子能轻而易举地绕过实名制也是一个令家长头疼的问题,据南都数字经济治理研究中心《未成年人暑期上网行为调查报告(2024)》显示,四成青少年会使用家长账号绕开实名制,其中三成家庭不知情。

作为青少年模式的升级版,未成年人模式的亮点之一是软硬件统一管理,使用时长的计算标准从以App为单位分散计时,变为以手机为单位统一控制总时长,还制定防绕过要求,移动终端需在家长验证并确认后才能退出未成年人模式,有效弥补了青少年模式的漏洞。《指南》提出未成年人模式建设的整体方案,鼓励和支持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和应用程序分发平台等,共同参与未成年人模式建设,将分段保护一体化,同时在移动智能终端设置每日推荐使用时限。这意味着孩子在同一部手机上的使用时间固定,超时则强制暂停使用。

除此之外,灵活变通是未成年人模式另一亮点。《指南》规定,应根据未成年人的不同年龄阶段提供相应的使用时间和适龄优质内容。例如,针对不满3周岁的儿童,推荐亲子陪伴类内容,同时考虑到幼儿身体发展特点,为预防近视,建议以音频为主;3周岁以上不满8周岁用户以学龄前和低年级学生为主,推荐内容侧重启蒙和兴趣培养等。同时,家长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使用时间和应用程序进行豁免操作。

互联网包罗万象,现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信息不可或缺的渠道,对未成年人来说也不例外,更不用说许多教育服务价值的实现都依托于网络。移动互联网与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产生了紧密联系,《指南》中的几处灵活规定充分考虑到这一趋势,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使用真正实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样一部涉及主体多、领域广、技术复杂的指引性文件,有待通过实践和反馈优化细节,比如人们关心的App广告问题,在未成年人模式下是否也该对其采用更严格的审核和分发机制?关于模式的入口,是否可以在现有的主动切换方式的同时,参考目前许多手机系统配备的“健康模式”,输入指定密码开启未成年模式?另外,App消费、小程序等相关问题后续也值得做出进一步说明。

未成年人模式通过技术和规范能为孩子提供相对健康的网络空间,既然为人所用,其发挥的效果大小都与使用者有关。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未成年人模式需要持续完善,规范也必然经历一个更新迭代的过程,但不论完善到什么程度,都需要家长的配合才能起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