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童谣唱响荔枝湾畔,声声传入耳,句句有故事。11月16日,2024年广府童谣展演系列活动在广州市荔湾区永庆坊正式启动。活动现场分为内场和外场两大板块,内场以广府童谣展演为主,外场则在永庆坊多个点位打造了广府特色互动游戏。
童声唱响广府童谣串烧
内场活动在粤剧艺术博物馆剧场举行,现场发布了广府童谣LOGO和吉祥物IP。广府童谣LOGO设计源于广州传统文化,包含了童趣感十足的图形,代表歌谣的音符,广府的广字,镬耳墙、珠江水、广州塔等在地文化标识。
广府童谣吉祥物IP名为“豆丁”,灵感来自粤语中转译儿童一词,橙黄的主色调和嘴角上扬的笑脸体现儿童阳光活泼向上的性格特点。“豆丁”头戴“音符帽”,具象描绘五线谱中跳跃的音符,寓示着在音美领域创新发展。
荔湾区妇女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许晓珊表示,今后将借助广府童谣LOGO和IP,与文化企业合作,开发一系列具有广府文化特色的衍生品,利用市场资源推动广府童谣的文化传播,推动广府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提升广府文化自信。
童谣街舞、粤语歌曲、单口相声、少儿粤剧、童谣串烧……现场演出的节目均由孩子们担纲主演。
《畅游永庆坊》向人们介绍了永庆坊的故事;相声串烧节目《鸡公榄》展现了在广州街头巷尾身穿鸡公服饰,一边走一边吹着唢呐的民间艺人;《爱莲说》将古诗词的独有韵味充分展现。
《落雨大》《世界真细小》《大笨象会跳舞》《小小红船到校园》,孩童们将传统童谣以新形式演绎,唱响广府童谣的生命力。
提起岭南文化瑰宝,离不开粤剧,“小红豆”们以《粤韵红豆展英姿》展现出粤剧的艺术魅力;《童谣声声》通过歌声将荔湾的历史和现在、传统和发展有机融合在一起,全面展现荔湾推动老城市新活力的历程。
荔湾区童谣展演系列活动将于11月21日至23日开展“四进”活动,许晓珊介绍,将分别组织童谣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进商圈活动,组织学生在荔湾区西关幼儿园、詹天佑小学、荔枝湾景区、陈家祠广场、广州国际医药港、广州荔湾悦汇儿童友好商圈等开展各式广府童谣综合展演。“通过深化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传唱广府童谣,让孩子们了解、热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助力焕发老城市新活力。”
组团活动轮番上阵
外场活动主要分布在永庆坊周边,有广府童谣主题公交展示、广府童谣组团展演,包括狮舞“粤”动秀英姿、欢乐助力“童”经济、多彩非遗“童”参与、粤韵新辉展风华、广府文化知多D、志愿“童”行“荔”分类、玩转童谣粤趣多、食在西关美味多以及粤语讲古、童谣快闪等活动。
活动当天,一辆充满童趣和广府文化的童谣主题公交在粤剧艺术博物馆西园广场惊艳亮相。广府童谣文旅专线巴士的车身彩绘,以清新绿色作为主色调,画面融合了《落雨大》《氹氹转》《齐齐望过去》三首广府童谣歌词所提及的场景。
主题巴士于11月16日正式推出后,将投入日常运营,穿梭于新旧城市中轴线,途经满载城市发展回忆的中山路,并到达充满现代感的天河花城广场。
“荔”童参与共建社区
近年来,荔湾区坚持儿童优先发展理念,致力于实现“强制度、提服务、保权益、拓空间、优环境、促参与”的目标。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面,荔湾区对儿童友好参与机制开展了创新举措。
为畅通儿童意见表达渠道,荔湾区立足“一米高度”视角,坚持听童声、聚童智,积极构建“区-街道-社区-学校”四级儿童参与体系,成立荔湾区儿童参与组织——“荔童参事团”。通过开展“荔童参事”等一系列创新项目,为儿童搭建了参与社区事务的平台。
荔湾区已成立了19个“荔童参事团”,拥有129位“荔童参事”,累计提出110多条建议,其中涉及“适儿化”改造,目前有36条建议被采纳落实。这不仅有效保障了儿童的权利,还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增强了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文|记者 马思泳 通讯员 荔宣
图|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