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刚过,调查记者现场采访时竟然被打!警方通报来了

记者节刚过,央媒调查记者采访时竟然被打了。右手被打伤、手机被抢……

14日,为调查合新铁路建设材料“以次充好”问题,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两名记者在安徽定远县一施工现场被打。

图片

震惊之余,我们应留意到,这已不是第一起。上次进入大众视线的事件,是今年3月“河北燕郊爆炸事件”中,央视记者直播遇阻挠。这不仅是对舆论监督,更是对法律底线的挑战。

采访权是每一位新闻记者的正当权利,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阻挠。

为什要阻挠记者?某些单位或个人怕是心虚了,怕舆论监督,想捂住记者的嘴,回避他们的问题。

问题不报道就没有了吗?“皇帝的新衣”下,只会酿成更大的隐患甚至灾难。

记者开展舆论监督是添乱吗?试问,油罐车混装食用油事件、“鼠头鸭脖”事件等,均离不开记者报道推动,无不保障着人民群众利益,谨防涉事方一错再错。

针对此事,14日晚,中国记协回应,两名被袭记者安全,手机已退回。中铁七局集团发布声明称,将调查工程质量,并配合警方调查记者被袭事件。

确实,两件事都应该好好查。工程到底有没猫腻,是谁公然袭击调查记者?又是为什么?

11月15日晚,定远县警方通报:经调查:王某某、程某某被该项目部有关人员抢夺手机并限制人身自由,致王某某右手掌根部轻微伤。目前,该项目部5名违法人员已被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分别处以行政拘留13日、13日、12日、10日、7日。

图片

中铁七局集团发布声明,对受伤记者深表歉意,坚决服从定远县公安局对5名违法人员的处理决定。中铁七局在声明中说,将深刻反思暴露出来的问题,举一反三,坚决杜绝此类事件发生,坚决维护新闻记者舆论监督的合法权益。衷心感谢社会各界的关切和监督。

此事也给各方提了个醒,今后应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文案、出镜、剪辑|记者 郭思琦
拍摄|记者 李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