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300亿 浙江推动土著鱼类产业高质量发展

央广网绍兴11月16日消息(记者 项楠)土著鱼类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也是农民增收的“摇钱树”。11月15日,浙江土特产·土著鱼类保护发展工作会议在新昌召开。

图片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徐斐懿 摄)

据介绍,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拥有钱塘江等八大水系和京杭大运河浙江段,水域广阔、水质清澈,水生生物资源、特别是土著鱼类十分丰富。当前,浙江省八大水系自然水域共有鱼类104种,其中土著鱼类78种。

接下来,浙江将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充分认识土著鱼类保护发展的重要意义,以敢为人先的精神、担当实干的姿态,强化高效协同、政策集成、整体推进,推动“浙江溪鱼”产业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

而按照“提升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思路,浙江将坚持在“保护为先、科技为核、强链为重、富农为本”四个方面加力突破,计划通过三年努力,推动浙江溪鱼产业提质、扩面、增效,到2027年全省土著鱼类产值达到300亿,其中溪流性鱼类养殖产值翻一番,达到10亿元,综合产值超过20亿元的目标。

会上发布了浙江省土著鱼类保护与开发利用报告,推介了十大溪鱼菜品,举行第二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单位授牌仪式,为土著鱼类保护与发展专家组专家颁发聘书。中国水产科学院相关专家介绍了水生野生鱼类保护相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