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沙盘游戏”妙解家事纠纷

图片


图片

图为山西省乡宁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张英迪(后排左一)深入校园开展法治教育、心理辅导工作。刘阳 摄


“娃和我一个姓,必须跟我!”“我生的娃,凭什么跟你?”午后,山西省乡宁县人民法院的家事审判庭内传来激烈的争吵。

乐乐(化名)六岁时,父母离婚,当时约定乐乐由父亲抚养,母亲每月支付抚养费。离婚两年后,母亲将孩子接回家抚养。如今,母亲请求变更抚养关系,父亲坚决不同意。调解过程中,该案的承办法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乡宁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张英迪观察到,双方强烈的对抗情绪或源于过往情感纠葛,或出于争强好胜心态,唯独没有把孩子放在心上,忽略了身为父母应当承担的责任。

“这件事必须听听孩子的意见,我们要对孩子的未来负责。”张英迪打断了双方的争吵。面对法官的询问,乐乐沉默了,许久才说,“我一个人生活,谁也不跟!”

调解陷入僵局。如何排解孩子的情绪,得知她的真实想法?怎样将离婚给孩子造成的创伤降到最低,给孩子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

张英迪决定用“沙盘游戏”作为突破口,走进乐乐的内心。

“你摆了这么多小人儿,哪个是你呀?”“这里面没有我。”“哪个是爸爸妈妈?”“也没有他们。”“怎么把抱着娃娃的阿姨埋起来啦?”“我就是想埋起来。”听着法官和孩子的对话,乐乐的父母沉默了。

将乐乐带到休息室后,张英迪向孩子父母讲解道,“你们看,孩子把喜欢的玩具放在了最远的地方,她似乎想忘记一些不愉快的过往……”法官的解读,每一句话都触动着乐乐父母的心。

看到双方情绪有所缓和,张英迪继续调解工作,她从孩子成长、父母责任等角度进行分析、疏导,渐渐地,乐乐父母放下成见,平心静气地坐在一起协商。

最终,双方从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约定乐乐跟随母亲生活,并就抚养费、探望等事宜达成了一致意见。

同时,张英迪向乐乐父母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和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卡,督促他们积极履行家庭教育义务,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陪伴,密切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孩子的成长比赚钱更重要。”离开法院前,乐乐父亲在“信念卡片”上写道,并把卡片挂在了家事审判庭的心愿树上。心愿树上早已挂满了一张张卡片,这些卡片承载着当事人的情感与期待,也见证了家事法官修复裂痕、定分止争,以司法之力守护万家灯火的不懈探索和努力。

乡宁法院在家事案件审理中引入心理疏导机制,通过沙盘、心理格板、意象火柴等工具,为当事人疏导不良情绪,平复心灵创伤,弥合情感裂痕。

“做游戏”也能化解家事纠纷?这些工具真有这么神奇的作用吗?张英迪介绍,“做沙盘、摆卡片,看似在‘玩游戏’,实则是通过游戏倾听当事人内心,了解纠纷症结所在,帮助当事人梳理思绪、平复情绪。同时,让他们对法官产生信任,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化解纠纷。”

实践中,家事法官借助“心理格板”引导沟通不畅的夫妻相互理解、相互肯定,通过绘画给焦虑的孩子一个情感宣泄的途径,播放音乐消除当事人的不安情绪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将心理学融入家事审判,实现了跨界融合的叠加效应,既解‘法结’更解‘心结’。”张英迪说。

这些年,乡宁法院坚持改革创新,从组织架构、机制保障等方面,构建“法律﹢心理”融合体系,一切从“心”出发,逐渐摸索出了一条新路子:配置家事调解室、心理辅导室,选任具有经验阅历、掌握社会学、心理学知识的法官,家事审判团队中1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都取得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完善风险评估、家庭教育、心理干预前置等机制,通过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帮助孩子们解决心理困惑,提供情感支持,带来一堂堂生动的法治教育、心理教育。

交流中,张英迪接到了一位中学老师的电话,“张法官,你还记得小勇(化名)吗?上次你们来学校对他进行心理辅导后,变化可大了,现在小勇和同学们的关系融洽了,性格开朗了,学习成绩也提升了。”

“好好好,这下我就放心了,等这段忙完,我再去看看小勇。”放下电话,张英迪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来源:人民法院报·2版
记者:白婕丨通讯员:曹逸凡
新媒体编辑:熊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