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阳明故里”主流新媒体行 | 近距离感受河姆渡文化的魅力

大皖新闻讯 河姆渡遗址距今有7000年历史。在浙江省余姚市,比河姆渡文化还要早800年的井头山遗址正在挖掘,这是我国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贝丘遗址,为探寻河姆渡文化的源头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近日,大皖新闻记者应邀参加了由浙江省余姚市委宣传部与澎湃新闻共同组织的“读懂阳明故里”主流新媒体行,与来自全国知名媒体的记者们深入走访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井头山遗址等,感受渊源深厚的河姆渡文化在浙江余姚的持续新生。

触摸7800年前的浪漫

1973年冬和1977年冬,我国文物部门对河姆渡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共发掘面积2600多平方米,出土6700余件文物,以及大量的人工栽培水稻、大片的木构建筑遗迹和丰富的动植物遗存,为研究农业、畜牧、建筑、编织、艺术和中国文明的起源、发展进程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河姆渡遗址也于2021年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图片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这件文物已经成为余姚特有的文化符号

河姆渡遗址发掘,让我们看到了:这片土地上的远古文明如此灿烂——世界人工种植水稻起源地之一、中国最早的榫卯结构干栏式建筑、卓越的原始纺织技术、中国原始舟楫的发源地......

2001年,在河姆渡遗址附近,考古人员发现了同属河姆渡文化的田螺山遗址。

2013年,在河姆渡和田螺山两大遗址附近,考古人员又发现了井头山遗址。

11月12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室主任孙国平告诉大皖新闻记者:“从时间线上看,井头山遗址比河姆渡遗址早800年,可以说是河姆渡遗址的‘爷爷’。”

大皖新闻记者现场看到:展台上摆满了各种海洋贝壳化石,其中一些金黄色的小石子格外醒目,仿佛一颗颗“田黄石”。随行的工作人员称,这些小石子其实都是大黄鱼的耳石,从这些耳石大小可以判断,7800年前的先民们已经可以从海里捕捞大黄鱼了。

图片7800年前的木质工具

在大皖新闻记者面前,有一排排浸在透明水池里的木质船桨,这些7800多年前的木质工具保存得很完整,金黄色的船桨似乎在讲述着先民们划船、捕鱼的故事。孙国平说:“这是因为井头山遗址文化层深埋于饱水的海相沉积泥土下,没接触空气,也没有被酸性土壤腐蚀。”他表示,井头山遗址发现了大量的海生贝壳、大黄鱼耳石,甚至还发现了渔网,可以证明当时人类已经在浅海捕鱼,是中国先民适应海洋、开发海洋的见证。

孙国平从水中取出一只釉黑色的木碗,展示给记者看。大皖新闻记者现场看到,这个木碗是用一整块木头雕琢而成的,整只木碗通体打磨的特别光滑,隐约可见木纹;令人惊奇的是:这只木碗还有一个“耳朵”。孙国平说:这个木碗的“耳朵”,大概是为了方便先民把木碗挂在身上携带而设计的,既实用又浪漫。

“河姆渡”正成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江苏省常州市的游客王敏特意赶到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参观,她称这次参观是自己的寻根之旅,寻找的是中华文明的根,河姆渡是必来的地方。她称:自己对第一次听说河姆渡是来自中学时代的历史课本,40多年来,她一直想到河姆渡来探寻中华文明之根,参观过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后,河姆渡终于从梦里展现在眼前,自己对华夏先民更敬仰、对中华文明更热爱,她到家乡后,将向亲友们讲述神奇的河姆渡文化,把河姆渡文化传播的更远更广。

图片大皖新闻等主流新媒体记者在井头山遗址采访

在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外围,山丘、河流、古村、现代建筑相得益彰,行走期间,仿佛流穿越在古今之间。余姚市随行人员告诉记者,2022年,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功立项,河姆渡文化的保护、管理和利用迈入了新阶段。现如今,包括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在内的河姆渡国家遗址公园正在全面推进建设,启动区将于明年底竣工。

据介绍,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坐落于四明山与翠屏山之间的姚江谷地,以河姆渡遗址、田螺山遗址和鲻山遗址3个同属河姆渡文化的文保单位为核心,同时补充纳入井头山遗址、施岙遗址,以期打造具有文物保护、展示利用、价值传播、科研教育、文化休闲等功能的综合性特定功能公共文化活动空间。

建成后的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分为四大片区:河姆渡遗址区域,集中再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六七千年前的稻作农耕社会;田螺山聚落考古与稻作农业考古展示区,主要呈现新石器时代中期东南沿海依山傍水型聚落,以及江南最早的鱼米之乡特色;鲻山遗址区域,展示原真性自然环境与聚落布局;井头山遗址区域,阐释中国沿海地区海洋文化发端、沧海桑田的缩影、沿海文化与内陆文化的交汇。

孙国平说:“全面建成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不仅能在学术方面对河姆渡文化做更多探索,更能为浙江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宁波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穿越7000年时空,在姚江江畔这片古老而有活力的土地上,“河姆渡”已经成为历久弥新的文化符号,从余姚传遍中国,从中国传遍世界。七千年的河姆渡,不仅为华夏儿女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滋养,也让余姚这个美丽城市,从中国走向了世界。

大皖新闻记者 张洪金

编辑  张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