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时光与匠心的坚守——记北塔区的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杨石生

以刀为笔、以木石竹为纸,绘就了一幅幅生动传神的雕刻画卷,择一业,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不舍初心得始终。

11月13日,走进湖南省邵阳市北塔区状元洲街道湘杨宝庆木雕工作室中,两旁陈列一件件精美的根雕、石雕、竹雕作品,有栩栩如生、毛发毕现的动物,有山川壮丽、气势恢宏的自然风景,它们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杨石生,一位在根雕石雕竹雕领域默默耕耘了四十余年的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用心血与汗水雕琢的艺术结晶。

图片

杨石生为雕刻爱好者介绍作品创作灵感(刘恩权 供图)

“闻着木香觉得心安”

自幼,杨石生便对木头有着不解之缘。1963年出生在武冈的杨石生,家族世代以雕花木匠为生,家中弥漫着木头的芬芳与锯凿的交响。父亲有意培养杨石生,从两岁时,每次外出做工总会带着年幼的杨石生,父亲用凿子凿木床上的花纹,杨石生坐在一旁的木屑堆里,有样学样地跟着父亲敲敲打打。

图片

杨石生的雕刻工具(刘恩权 供图)

他常常在木材堆旁一坐就是半天,小手好奇地抚摸着木材粗糙或光滑的表面,感受着木材的纹理。他会对着一块有着奇特形状的木头发呆,脑海里浮现出各种奇妙的想象。有时候,他看到一块弯曲的木头,就仿佛看到了一只正在跳跃的小鹿;而一块有着瘤结的木头,在他眼中可能是一位沉思的老者的头部。

闻着木香渐渐成长,这种幼年时期与木材结下的不解之缘,逐渐演变成了对根雕艺术的热爱。他对木头产生了深厚的情感,仿佛每一根木头都蕴含着生命与故事。他开始尝试自己动手,用简单的工具在一些废弃的木头上刻画、雕琢。那些曾经在脑海里无数次浮现的想象,慢慢地在他的手下变成了一个个初具雏形的作品。

图片

杨石生竹雕作品《宝庆古八景》(刘恩权 供图)

于是,他选择了雕刻这条艺术之路,决定用刻刀去挖掘木头背后的灵魂。

刻刀快速翻转几下,五十年光景过去了。他经历了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也见证了根石竹雕刻艺术从被忽视到逐渐受到人们喜爱的转变。他的作品,从最初的简单粗糙,到如今的精美绝伦,无不凝聚着他的心血与汗水。他把对生活的热爱,融入每一次的创作之中。

“在那些最难熬、最寂寞的时候,闻着木香总能让我心安”,杨石生如是说。

“帮它们述说故事”

11月14日,杨石生将带着他最新的石雕作品《风华正茂》去岳阳参加展览,将是这件作品第一次在省级展览上亮相。杨石生用柔软的毛巾仔细地擦拭着《风华正茂》每一处细节,完毕后被放置在玻璃展示台中,一株茂盛的藤蔓上结出硕大的葡萄,顶部颜色较深,葡萄像是成熟,底部则呈现半熟状态,枝枝蔓蔓,栩栩如生,勃勃生机扑面而来。这块精美作品背后,还有一段故事。

图片

杨石生石雕作品《风华正茂》(刘恩权 供图)

2022年,杨石生竹雕作品《长征万里图》成功入围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他受邀去杭州市余杭区参加颁奖典礼。盛会结束后,杨石生没有立即回家,而是选择继续留在浙江,多年创作他养成的习惯,不管到哪座城市参展,总要去当地的材料市场“淘金”,去寻找根雕、石雕材料。一个月的时间,都没能让杨石生寻找到一件满意的材料,直到到青田市,他看到一块石材,只见石材上端呈现黄褐色,下端是暖白色,灯光照耀下通体透明,没有一丝杂质瑕斑,杨石生立即买下了这块材料,经过反复思忖,终于定下了制作思路,才有了作品《风华正茂》。

杨石生坦言,无论是根雕还是石雕竹雕,选材对创作来说至关重要,一块好的材料是作品成功的一半,它们本来就有生命,后天的创作只是帮助材料展现出它的天然美感。他笑称自己掌握了和材料的灵魂对话能力,替它们述说属于它们的故事。

杨石生工作室陈列各种根雕、石雕、竹雕作品,这些作品的用材有河边散步时捡拾到的普通鹅卵石,也有机缘巧合得到的根抱石和异形竹材,也有价值不菲的金丝楠阴沉木,任何材料在他手中,都被赋予了生命,他尽情地感受材料表面,感受它的质地和纹路,在灵魂对话中,他心里有了作品的模样。

他的作品,既有大气磅礴的山水画卷,那层层叠叠的山峦、奔腾而下的瀑布,仿佛能让人听到水流的轰鸣;也有细腻入微的人物肖像,人物的神态、表情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会从作品中走出来。

“我这辈子做好这一件事”

一件作品,少则十天半月,多则几年,杨石生将毕生全部的热情与精力都倾注在了雕刻艺术上。

“人到70古来稀,这辈子我只想做好这一件事。”偶尔闲来无事,他用捡来的鹅卵石或木桩为孙子雕刻一件玩具,雕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狗,一只灵活奔腾的小鹿。雕刻占据了他所有的生活,于杨石生而言,雕刻是传承、是守护、是工作、是热爱、是娱乐……在工作室中,醉心于创作,寒来暑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雕琢着,每一次刻刀的落下,都是他对艺术的无尽追求和对匠心的执着坚守。

大隐隐于市,高手在身边。多年来,杨石生除了外出参展,便在工作室中创作,工作室位于北塔区江北建材市场中,他偶尔也与邻居们闲聊,邻居们不知道眼前这个,留着长发笑容可掬整天摆弄石头树根竹材的老头是什么来头,事实上,杨石生的作品早就名声在外。他的竹雕《雨过家山新》获2019年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示范展金奖;大型竹雕《长征万里图》在2021湖南省工艺美术精品展中荣获金奖,并被评为“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入围作品,并荣获第二届湖南省文学艺术奖;根雕《险崖幽居》在第十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2018年“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从2017年等荣获二十多项国家级金、银大奖,竹雕《复兴之路》被国家一级博物馆南京博物总馆永久珍藏,雕刻《卫我中华》被湖南省潇湘工艺美术馆永久珍藏,竹根雕《竹艺情》《众志成城抗疫魔》被邵阳市博物馆永久珍藏。

杨石生认为传统技艺人不能故步自封、因循守旧,而应当不断求新求变,顺应时代潮流,在雕刻中融入新时代的元素,创作出符合现代人喜好的作品。他2016年参加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研习计划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雕刻培训班学习,2020年参加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负责人培训班学习,2023年参加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承办的“中国民协‘山花英才’培训计划:文艺两新人才培训班”学习。

图片

杨石生根雕作品《芙蓉镇之歌》(刘恩权 供图)

因木结缘,杨石生用一生的时光,默默耕耘在雕刻的艺术世界里。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他对自然的敬畏、对艺术的热爱和对匠心的坚守的见证。在这个嘈杂忙碌的世界中,他的故事如清流一般,不忘内心的宁静与坚守。

真正的艺术,是用心雕琢的时光,是匠心独运的传奇。而杨石生正是这样一位用匠心筑梦的雕刻大师。(刘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