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引路人”穿越到旧京旅行丨红学家邓云乡笔下的《鲁迅与北京风土》

(更多新书好书推荐,点击知事荐书)


图片

《鲁迅与北京风土》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今年是邓云乡先生诞辰100周年,中华书局因此特别出版了纪念版邓云乡北京风土系列图书五种,其中的《鲁迅与北京风土》是邓公名声大噪之作。邓先生在世时,他写的文章就常在《北京日报》的文史版和读书版发表。今朝,作为一名与图书打交道的后生,我希望向读者推荐这本《鲁迅与北京风土》,让邓公的名字以另一种形式再次出现在《北京日报》上,为他的旧书寻找新的知己


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邓云乡虽是山西人,却于少年时代迁居北京,在这里度过了青春岁月。他来到北京的那一年,即1936年,恰好是鲁迅先生与世长辞的年份。邓云乡仰慕鲁迅先生,在细读《鲁迅日记》时,看到鲁迅先生的游踪所至,皆是他极为熟悉的燕京街道,听闻鲁迅先生的朋友、学生,亦有不少他的师长,故而倍感亲切,于是希望写一些文章,记录下鲁迅先生的在京足迹。


邓云乡凭借着对北京的热爱与熟悉,以《鲁迅日记》为线索,先是写下一篇篇鲁迅与北京琉璃厂书肆、碑帖铺、古玩店、画棚的文章,继而对与鲁迅相关的旧京饭庄、茶座风光、故都名胜、民俗风情等北京风土一一记录,逐步积累稿件,于是便有了《鲁迅与北京风土》。书中琐记式的质朴文字看似拉杂,实则饱含了一位久居京城的民俗学者对北京这座城市的真实情感与细心思考。邓云乡通过详实的史料搜集和故人访谈,结合个人生活经历,于历史的洪流中抓取动人的细节,向读者娓娓讲述20世纪初期鲁迅在京的15年光景


今天,就让我们翻开书页,随邓云乡一起神游旧京,漫步琉璃厂的街市,逛逛厂甸庙会,泛舟陶然亭,骑驴钓鱼台,在City Walk中追忆鲁迅先生居京期间的生活图景


厂肆志略


鲁迅先生来京之前,曾于书信间向好友许寿裳询问北京琉璃厂的古籍情况。他刚到北京时,住在菜市口南半截胡同的山会邑馆,也就是后来的绍兴会馆,上班则在宣武门内的教育部。这两个地点离琉璃厂都很近,鲁迅先生一遇闲暇便到此处搜求书籍、画册、笺纸、拓片,间或买点小古董。


琉璃厂商人的盈利之道是一种志同道合的朋友式经营方法。顾客进到店里,可以挨架参观、随意取阅。如果是老主顾,会问问店里最近收了什么好东西,请店家拿出来大家一起鉴赏,买与不买都可以。店家是商人也是学人,比如通学斋的主人孙殿起、文禄堂的主人王搢青等,他们既是书商也是版本目录学家。卖家与买家之间在寒暄、问答、交易间彼此增长学识,构成了旧京琉璃厂特有的人文气质。


厂甸风貌


厂甸位于琉璃厂街的中心,是庙会的所在地。厂甸庙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乾嘉时期。每到正月,厂甸庙会便成了北京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鲁迅先生到北京的第二年(1913年),曾在正月里反复去过7次厂甸。


厂甸庙会好似一个博览会。古玩摊上的玉器、瓷器、铜器、图章和珠宝首饰琳琅满目;芦席搭的画棚里,从对联中堂到工细楼台、写意花鸟无所不有;大书摊中不仅有近处琉璃厂的书铺,就是城内隆福寺、东安市场等处的书铺也会前来设摊;更不必提耍货摊上的空竹、江米人、小金鱼、走马灯、绢花、弹弓等等,任谁也要被哈记风筝铺的大风筝和京郊农民自制的大风车吸引得目不转睛。从耄耋老人到垂髫孩童,没有不喜爱厂甸的。


酒肆谭乘


据邓云乡粗略统计,《鲁迅日记》中提到的饭馆有65家之多。这六十几家饭馆中,鲁迅最常去的要数广和居。广和居位于北半截胡同南口,与鲁迅的家近在咫尺,它家的拿手菜有潘鱼、砂锅豆腐、葱油海参等。

旧京饭庄中有两个职位至关重要,除了掌灶的厨师,堂口上招待客人的伙计也不容小觑。他们热情有礼,记忆力极佳。宾客一登门,门口的总招待便会上前寒暄问好。对于老主顾,他们通常记得姓氏,也记得办宴与赴宴人之间的关系,于是便大声向堂内传呼,如:“周大先生到,某号钱大先生屋看座!”里面接待的走堂伙计听到后速来接应引领,打起帘子请客人进屋,并向屋里报称:“周大先生到!”如此“里应外合”,彰显着北京老饭庄的规矩与风格。


上述这些旧京风情,放到快速发展的当代,恐怕人们若不读些史料,了解些过去,是不容易体味的。无论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北京人,还是像鲁迅与邓云乡先生一样客居京华的人们,都不妨把这本《鲁迅与北京风土》当作一本穿越时光的旧京旅行指南。跟着邓先生这位引路人到鲁迅走过的街道转一转,你便会理解老舍心心念念的北平、周作人笔下春天的北平、郁达夫所怀念的故都之秋是多么令人魂牵梦萦


作者:王静斯,首都图书馆馆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



上期获奖名单 
天天向上、金糊涂银糊涂、Kaiy、Znp、小洪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