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医感控自习室-第二十九期丨令人头痛的内镜干燥

撰稿:郭东玲(郑州人民医院)
审核:刘琛(郑州人民医院)

背景与问题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内镜诊疗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由于患者群体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以及血液检验的局限性,由于内镜再处理问题造成的传播屡有报道,而干燥则是内镜再处理中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根据WS507-2016《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中要求,清洗消毒后的内镜应使用洁净压缩空气向所有管道充气至少30s,至其完全干燥,国外2020ASGE《软式消化内镜及配件的再处理多协会指南》内窥镜通道的干燥应使用压力调节的过滤空气干燥内镜的所有管道,还应使用医用空气给予至少10分钟的持续吹干。
而在繁忙的实际工作中,不要说10分钟,30秒都是难以保证的。同时,也有许多研究表明,30秒的管道充气也并不能很好的做到干燥,镜中镜观察时内部水渍清晰可见,而不充分的干燥会导致管径内生物膜的产生和细菌的繁殖,导致后续的传播风险,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内镜干燥的相关问题。
图片

二、内镜干燥的现状

在《2023年重庆市44所公立中医医院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新规范执行现状调查》一文中,调查显示5(11.36%)医院未配备灌流器、2(4.55%)医院无压力气枪,1022.7%)所医院未关注内镜干燥时间、2659.1%)所医院未使用干燥剂,12(27.27%)医院未评估管腔干燥效果,40(90.91%)医院采用目测的方法评估外表面干燥效果。由于目前对于压缩空气干燥的时间、压力、程度以及监测指标等缺乏较为明确的客观指标,实际执行现状差异较为明显。

那么,30秒吹气的干燥效果如何呢?

在《软式内镜活检管腔干燥方法及时间研究》一文中,研究将临床诊疗使用过的胃镜随机分为5组,结肠镜随机分为6组,每组进行60次实验。第1组活检管腔常规使用压力气枪持续吹气30s进行干燥;剩余各组先用内镜干燥机干燥5min,再使用压力气枪对活检管腔持续吹气30405060s(胃镜)3040506070s(结肠镜)。干燥时间结束时,使用氯化钴试纸判断内镜管腔的干燥程度,结果如下。按照常规的干燥方法,人工干燥气枪吹气30s在实验中合格率仅有20%左右。使用内镜干燥机干燥5分钟后再吹气60s以上,才能达到100%的干燥。

图片

那么,吹气10分钟就够了吗?

在《How effective are the alcohol flush and drying cycles of automated endoscope reprocessors? Stripped endoscope model》这篇研究中,研究者使用内镜相同结构的透明材质模拟了内镜洗消干燥的情况,并使用目测和湿度测试纸对干燥结果进行测试,干燥方式分为4组,分别是干燥3分钟、干燥3分钟+悬挂晾干7天,干燥10分钟、干燥10分钟+悬挂晾干7天。结果显示:

  1. 在进行酒精冲洗和3分钟空气冲洗循环等常规AER处理后,所有SE模型仍然严重潮湿,在活检/抽吸通道和较窄的空气/水通道中均可观察到水分。根据目测和通过戴手套的手感觉水的冲击来监测水排放的情况,以20/分钟的流速手动向每个通道注入过滤压缩空气各2分钟可有效干燥通道。空气/水通道中目测到有湿气,但用湿气检测纸结果为阴性。在延长至10分钟空气冲洗后,活检/吸入通道中没有检测到水分。空气/水通道在目测下有水分,但用湿气检测纸结果为阴性。
  2. AER中进行酒精冲洗和3分钟空气冲洗周期的再处理后,SE模型在沿着活检/抽吸通道、空气/水通道管路方向断断续续地严重潮湿。湿气表现为水流、水滴和雾状。处理后悬挂48小时,活检/抽吸通道方向已无可见水分,但在悬挂干燥7天后,空气/水通道的近端、远端和整个通道长度上仍保留有毛细液体,干燥迹象极少。在延长10分钟的空气冲洗周期后,SE模型在重新处理后活检/抽吸通道内没有明显的水分。不过,窄直径空气/水通道都保留了可见的液体,表现为水流、水滴或雾状区域。经过7天的悬挂干燥,在这些通道内观察到了一些轻微的干燥,但干燥程度不足以清除通道内的水分。 

图片

小结

消化内镜的干燥环节一直是内镜处理环节中令人头痛的问题,有不少报道显示,即使严格按规定进行了再处理,内镜操作仍有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CRE)(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多重耐药菌的传播的风险。十二指肠镜抬钳器、抬钳器缆线和缆线通道设计复杂,即使经过再处理仍有可能持续存在污染,这也引发了行业对于内镜是否需要全部灭菌这一话题的讨论。

比如在《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producing carbapenem-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 associated with exposure to duodenoscopes》这篇文章中,对美国伊利诺伊州东北部一家三级医院对39例病例患者展开调查,包括病例对照研究、感染控制评估以及环境和设备培养物的收集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评估患者和环境分离株的相关性。从20131月到201312月,共确定了39例患者,其中35例在1家医院进行了十二指肠镜,同时,未发现十二指肠镜再处理流程中的问题,然而,从处理后的十二指肠镜中采样见除了产NDM的大肠埃希菌,且与所有病例患者分离株的相似性超过92%,在医院将再处理程序高水平消毒改为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后,没有再出现新的感染病例。

除清洁环节外,内镜是否能够彻底干燥也是内镜管腔内是否会出现生物膜的关键因素之一,更不要说很多内镜并不能在良好的环境下储存(比如未统一管理的内镜),那内镜干燥应该如何做呢?

考虑到内镜干燥不彻底造成的传播风险主要是由于管腔内病原体能够在存放期间在管腔内持续繁殖导致的,如果存放环境不达标的情况下这种风险还会加剧;而在不同患者之间,在洗消流程规范进行的前提下,管腔内残留的水分或许并不会造成额外的感染风险。在《中国消化内镜再处理专家共识(2024,重庆)》中,对于干燥问题的推荐是:

立即使用的消化内镜采用压力可调的医用压缩空气或高效空气过滤器(highefficiencyparticulateairfilterHEPA)过滤后的空气干燥内镜管腔内外表面,直至肉眼无可见的潮湿。

当日不再使用的消化内镜干燥至少10min;每日诊疗结束后需储存的消化内镜加用乙醇或异丙醇进行干燥;当存在朊病毒传播风险时,则不应使用乙醇进行干燥。【推荐意见12

故而就目前的证据来看,对于诊疗不同病人之间的内镜仍应重点关注清洗消毒环节,而对于诊疗完成后需要储存的内镜则还应重点关注内镜干燥环节,干燥后内镜的储存应尽量使用带有接口输送加压空气的镜柜持续风干内镜各通道,而对于个别长期存放于整理箱内的内镜则更要留心干燥及存放环节造成的传播风险。

图片



「感控自习室」,是我们业务学习的一种方式。
感控人的工作离不开琳琅满目的规范、指南,但你是否对规范和指南的内容产生过疑问和怀疑?是否苦恼于文字如何变成实际?
规范和指南就像一位老师,她在课堂上用精炼的语言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但是,在听完老师讲课之后,我们还需要一间「自习室」去思考和消化,去理解和体会。
知识就应该经常的更新和订正,尤其当知识是听别人说来的时候。
泡在自习室的时光总是有趣而美好,一起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