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 智慧救援|交大一附院举办紧急医学救援研讨会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党的二十大报告、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以及《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十四五”规划》均明确提出要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完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体系,提升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的能力。

为促进紧急医学救援事业蓬勃发展,2024年11月14日下午,我院在科教楼707会议室举办主题为“科技赋能 智慧救援”的紧急医学救援研讨会。会议特邀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处副处长李松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兼国家创伤医学中心王天兵、四川省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紧急医学救援专家办副主任黄雷以及内蒙古和西北五省等十余位应急领域专家学者,我院相关职能、临床科室负责人参会,共同探索现代紧急医学救援的革新之路,会议由我院院长助理兼医务部部长王铮主持。

会前,我院专家向与会人员介绍展示紧急医学救援中的科技创新设备,获得参会专家一致好评。
图片
图片

图片

王亚峰副院长在致辞中表示,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有效地利用现代科技来提升紧急医疗服务的能力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次会议大咖云集,希望各专家学者集思广益,持续推动紧急医学救援工作。

图片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应急处李松仑副处长在讲话中指出,紧急医学救援需要整合多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强调了跨部门合作共同构建一个高效的紧急医疗救援体系的重要性。此外,他还呼吁加强对紧急医学救援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技术装备的现代化,以提高应对各种紧急情况的能力。

图片

研讨会上,王天兵教授分享了高效的创伤中心对于提升紧急救援效率的重要性,强调从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至县市级创伤中心的功能定位与职责,展示多项创新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实施细节。对于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王天兵教授提出“三大专业”和“两大能力”的建设思维。

图片

随后黄雷教授分享了四川省人民医院在科技赋能紧急救援队伍方面的经验,如无人机和移动救援应用的关键作用,如何利用先进的通信和信息技术,提升救援效率和决策的准确性。他强调现代应急体系的建设是“医学+工程+应用”的综合体系建设,高科技助力紧急医学救援医学也可以是新产品、新模式的应用。

图片

陕西省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院长徐永刚教授分享了国家(陕西)紧急医学救援队的组建和管理工作。讲述该队伍如何建立了高效的协调机制,分享了紧急医学救援队在参与多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救援中展现的卓越能力。

图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周文正探讨了在极具挑战的地区环境中,国家紧急救援队如何利用科技赋能,提升救援操作的科技含量和精准度。他强调了建立专业技术培训和技术更新机制的重要性,提到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共同研发适应复杂多变救援需求的新技术新设备,提升队伍综合应急能力。

图片

王铮院长助理分享了我院的应急救治经验,探讨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强化紧急救援队的能力,特别是利用医工交叉和低空经济等技术来优化救援效率和响应速度。

图片

最后一项圆桌会议讨论到达会议高潮,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急救中心李培武、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急救中心主任侯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应急办主任郭淑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务部副主任同艳妮、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医务部副部长郭彦、西安市儿童医院医务科副科长陈镜、西安市红会医院急诊科王彦军及一附院急诊科主任杜俊凯、骨科主任尹战海等多位紧急医学救援领域的专家,针对第二支紧急医学救援队的差异化建设、高科技赋能、平战结合及救援联盟展等开热烈讨论。圆桌讨论不仅加深各医疗机构对紧急医学救援工作的多维度理解,还明确了在未来发展中需面对的挑战和机遇。

图片

本次“科技赋能 智慧救援”研讨会圆满结束,不仅促进了紧急医学救援领域的学术交流,也为未来的合作和技术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一附院将继续搭建一个开放的平台,聚焦医学与工程技术的交融,推动这一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类健康。


来源:医务部
编 辑:陈佳琦
责任编辑:刘炳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