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字怎么读?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堰”字有一种读音:yàn
“堰”字的含义
土部,左右结构。
【围堰】在河流或有水的地基上施工时,围绕工程四周修建的临时性挡水建筑物。
【石堰】用以挡水、溢流的石筑低坝。
壅水谓之堰
《广雅》记载:“堰,潜堰也,潜筑土以壅水也。”“堰”是一种低矮的挡水建筑物,用以壅高水位。从“堰”字本身来讲,它是一个形声字。字从土,从匽(yàn),匽亦声。右边的“匽”字意为“停止”“土”和“匽”合起来指的就是“让水结束流淌,停下来休息的土坝”。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坝和堰都是挡水的构筑物。但堰与坝不同,坝的主要功能是拦水防洪,堰的主要功能是让水流变得相对平稳一些。枯水季节可做拦水、调水用,丰水季节又可让过多的河水自动漫过。多余的水漫过顶部,可用以保证通航或者引水灌溉。
堰的原理示意图
我国以“堰”闻名的水利工程众多,除了“润泽天府两千年”的都江堰,还有它山堰、通济堰等,它们代表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水利工程建设的最高成就。例如,它山堰是我国水利史上首次出现由块石砌筑的重力型拦河滚水坝,堰底倾向上游,倾度为5到10度,大幅度提升了水平抗滑稳定性,较近代坝基倾斜理论早了1000多年。通济堰则是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坝体,开世界水上立交桥之先河,还有着世界最早使用的古代农田水利法规之一《通济堰碑》,也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的堰渠法规碑刻实物。
它山堰堰坝风景
在我国,还有一个地名与堰有关,它便是湖北十堰。明嘉靖《湖广图经志书》记载:“十堰,在县(今十堰市郧阳区)南,因溪筑十堰,以灌田。”这是目前关于十堰地名的最早记载。明代民众沿百二河垒石为埂、拦蓄河水而修筑的十道堰塘,也由此成为了此区域的指代名词,十堰镇、十堰老街乃至十堰市正是“十堰”这一名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表现形式。
十堰城市风光
十堰作为鄂西北山区农耕文化的代表,堰塘是十堰山区保障农业生产顺利开展重要的稀缺资源之一。为避免户与户之间为水发生争执,当地摸索出“堰长制”这一极具地方特色的堰塘管理制度,并结合地方实际形成了三种主要的用水办法,一是按田分水,限日轮放;二是按亩燃香,计时灌溉;三是以种计水,限口灌溉。
来源:中国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