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经济|盘活“方寸之地”绽放“美丽经济”

央广网通辽11月15日消息(记者魏全民)近年来,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将发展“庭院经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以庭院为载体、家庭为阵地,按照“小规模、大群体,小成本、大收入”的思路,积极引导群众盘活闲置资源,积极发展庭院经济,让群众房前屋后曾经荒废的“方寸地”,变为群众的“增收园”,带动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增收,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图片

工人忙着翻耕土地、消毒、播下菌种、掩土,为羊肚菌完成播种工作(央广网发 陈翠婷 摄)

在巴彦塔拉苏木青龙沟村青龙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棚内,工人们正忙着翻耕土地、消毒、播下菌种、掩土,为羊肚菌完成播种工作,一派繁忙的景象。

“我们一共种植了10个大棚的羊肚菌,生产资料和菌种投资大概在8万元,亩产预计收入1000斤左右羊肚菌,集体经济收入可达到40余万元。”青龙沟村党支部书记吴凤银介绍,由于羊肚菌的种植期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属“冬播春收”模式,种植结束后不影响下茬种植蔬菜或瓜果,能够使现有土地利用达到最大化,大幅度提高了种植效益。

图片

小小羊肚菌撑起“致富伞”(央广网发 韩飞 摄)

巴彦塔拉苏木青龙沟村积极谋划“庭院经济”致富模式,因地制宜,鼓励村民利用空闲场地、庭院和棚舍等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田园等产业。如今,小小的庭院,呈现出春有花开、夏有绿叶、秋有果实、冬有大棚,一年四季都有收获的幸福景象。

“小而精”的“庭院经济”模式不仅满足了周边群众的日常瓜果蔬菜需求,也为改善乡村面貌增添了新色彩,更是探索出了一条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新模式。

在查布嘎图嘎查,干净通畅的乡村公路连接起一个个干净整洁的美丽庭院,以前的柴草堆、空闲地变成了一座座整齐划一的标准化牛棚。

在文都苏家庭院里,数百头健硕的肉牛在悠闲地咀嚼草料,他正忙着给肉牛喂料。文都苏介绍:“目前存栏肉牛40头左右,主要养殖经过改良后生长速度快、品质高的西门塔尔牛,效益好的时候一头牛利润在3000元—4000元。”

图片

肉牛养殖一直是查布嘎图嘎查的传统产业(央广网发 周万东 摄)

肉牛养殖一直是查布嘎图嘎查的传统产业,查布嘎图苏木“巧借东风”,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荒滩,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积极引导村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带领村民共同走上致富路。

扎鲁特旗把促进群众持续增收作为乡村振兴的治本之策,在大力发展乡村产业的同时,盘活闲置资源,引导村民整合房前屋后的空余土地,让“美丽庭院”绽放“美丽经济”,奋力奏响乡村“共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