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域 | 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的“典型性发展点”

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典型性的发展点”在逻辑与历史相一致中起到重要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典型性的发展点”,对其推进过程展现的典型特征加以提炼,有助于深化人们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认知。


图片


原文 :《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的“典型性发展点”》

作者 | 山东大学生活质量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教授    邢占军    刘洋

图片 | 网络



起点选择突显国情匹配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是由其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发展条件、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国情不同,现代化途径也会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与国情相匹配的现代化。首先,国情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定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谋划发展出台政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推进方式和方法没有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与水平。党的十九大在做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科学论断的同时,仍然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其次,国情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策略。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这在客观上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采取的渐进发展策略。为了实现小康目标,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每个时期内可以实现的目标和任务,一步一步推进,积小胜为大胜。


主体聚合突显一核多元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核心。党通过聚合多元主体,汇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伟力。首先,以政治吸纳凝聚多元主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党以制度化为依托,通过稳步提升党员数量、任用民主党派干部等方式,不断提升党的号召力、带动力、凝聚力。党员在职业划分上不仅包括传统的工人、农民、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也涵盖了包括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在内的新社会阶层。其次,以组织嵌入引领多元主体。党的基层组织是落实党的政策的“最后一公里”,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堡垒。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党通过将基层组织嵌入其他现代化主体,形成了多元主体之间的耦合联动。截至2023年,企业基层党组织160万个,社会组织基层党组织18.3万个,基本实现应建尽建。通过组织嵌入,党能够成功推动多元主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而奋斗。最后,以政治整合动员多元主体。新型政党制度是党整合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重要方式。中国共产党通过政治领导确保民主党派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民主党派通过政党协商、民主监督、资政建议等形式,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团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动员群众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又一重要方式。群团组织聚焦所联系群众的特点,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权益维护、团结动员等活动,动员群众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


图片


价值导向突显人民至上

“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是决定性力量”。高扬人民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特征,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贯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始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党和国家旗帜鲜明地将人民至上作为价值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不断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向全党、全国传达明确的价值主张。党和国家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保障人民至上的价值选择。一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262万多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中,基层代表占比为52.53%。二是完善和扩大公众参与的渠道和方式。协商民主是将人民至上价值理念深入到全过程、全方位、全环节的重要制度形态。党的十九大在原来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基础上,又增加了民主协商环节,成为公民有序参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历程的重要方式。三是完善提升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设立监察委员会,确保公权力行使始终在“为人民谋幸福”的轨道上。四是党和国家通过推动发展红利共享,落实人民至上的价值选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针对短板弱项,党和国家先后出台如《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等一系列关系基本民生的惠民政策,保障改革成果惠及全民。截至2023年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66亿人、2.44亿人、3.02亿人。


过程推进突显引领统合

“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中国实际,符合中国国情,有目标、有规划、有战略”。引领统合是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重要方式,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得以充分体现。一是通过引领表明愿景,凝聚人心,营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广泛共识。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愿景,对团结全国人民共同奋斗起到了巨大激励和鼓舞作用。二是通过战略规划,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国家“十三五”规划出台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支撑。三是通过引领深化举措,细化建设内容,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准实施。国家“十三五”规划出台后,各部门适时出台部门“十三五”规划,这些规划在对标国家规划的基础上,结合部门业务特点,对重点工作、重点任务进行进一步分解与细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区)乃至于镇街也会在上级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特点制定目标与任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党和国家不仅通过引领指明现代化发展方向,而且通过统合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1JZD014)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