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触觉重建:未来是否将彻底改变截肢患者的生活?

全文3671字,阅读约需11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随着脑-计算机接口和仿生义肢技术的进步,截肢患者有望重新获得触觉。

022016年,研究人员通过将芯片植入控制手部的大脑区域,使一位上肢瘫痪的患者重新感受到了触觉。

03然而,触觉重建比想象中更加复杂,研究人员需要在恢复触觉的同时,考虑长期使用可能对神经造成的损伤。

04为此,研究人员正在探索电刺激、多感官融合等方法,以恢复患者的触觉和温度感知。

05未来,电子皮肤技术或许能实现更复杂的环境感知,为截肢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引言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可能性。而如今,随着脑-计算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和仿生义肢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一个触觉得以重生的时代。这些技术的进步不仅仅是在帮助瘫痪或截肢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更是在重新赋予他们感受世界的权利。想象一下,那些失去触觉的人们重新触碰物体、感受温度的瞬间,那些久违的感觉回归,犹如黑暗中乍现的光芒。(11月12日Nature ”The quest to build bionic limbs that feel like the real thing“)

图片

时间回到1985年,那是斯科特·英布里(Scott Imbrie)人生彻底改变的一年。一场车祸导致他的脊髓严重受损,70%的神经通路被截断,让他失去了身体部分区域的感觉与运动能力。对于英布里来说,那个瞬间似乎剥夺了他与世界的联系。然而,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得益于脑-机接口技术的突破,英布里重新找回了那份联系。他每周花四天与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团队一起工作,进行设备的测试、调整和优化。这不仅是一次次的实验,更是一段充满希望的旅程。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意味着他能再次触碰这个世界,每一次成功的测试,都是对他生活的重新定义。


触觉重建的挑战与突破

传统的假肢技术曾经只是“运动优先”,主要通过神经信号恢复肢体的运动功能。虽然这种方式让患者获得了一些独立性,但那种生硬和不自然的感觉始终难以消除。假肢像是一件笨重的工具,远不如我们身体的一部分那样亲切自然。为了突破这个瓶颈,研究人员逐渐意识到,只有同时恢复触觉和温度的感知,假肢才能真正成为身体的一部分,才能让患者重新找到丢失已久的“身体归属感”

2016年,研究人员们开展了一项开创性研究,通过将芯片植入控制手部的大脑区域,使一位上肢瘫痪的患者重新感受到了触觉。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不仅标志着科学上的突破,更为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质的飞跃。研究团队进一步结合脑-机接口与机械手臂,使患者能够感受到物体的存在并进行操作,这种触觉反馈让操作变得更加精确和自然。触觉不仅仅是完成任务的辅助工具,它是一种与世界互动的方式,是对周围环境的深刻理解和共鸣。

然而,触觉的重建比想象中更加复杂。人类的体感系统(Somatosensation)由触觉、温度觉、疼痛觉和身体位置觉组成,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网络。每一种感觉都由不同的神经通路控制,这些通路相互作用,共同构建出我们对世界的全面感知。因此,研究人员们在构建人工触觉系统时,不仅需要确保信号的精确传递,还必须考虑长期使用可能对神经造成的损伤。这些挑战让触觉恢复的研究充满了未知与可能性,但也推动着研究人员们不断前进。


电刺激:重拾触觉的钥匙

想象一下,在你的大脑中植入一个电极,通过电信号来模拟物体的形状、压力和质感——这就是电刺激技术的神奇之处。神经工程师吉亚科莫·瓦莱(Giacomo Valle)通过电极植入,让英布里成功感知到了物体边缘的触感,以及物体在指尖滑过的细微感觉。有一次,瓦莱在英布里的界面上绘制了字母,英布里惊讶地说:“这就像我小时候学着第一次触摸世界。” 这样的进展不仅是科学技术的胜利,更是对人类体验的深度重塑。

瓦莱团队的最新研究表明,通过调整电刺激的参数,可以产生更为细腻的触觉体验,比如感知物体边缘的微小触碰,甚至感觉到物体在指尖移动的细微变化。每一个电刺激的强度、频率和时间模式的调整,都是在向大脑传递一个信息,这些信息最终汇聚成一种真实的感知,使得仿生义肢的使用不再是冰冷的机械操作,而是如同生来就有的自然体验。

对于截肢患者来说,触觉的恢复还可以通过对残余神经进行电刺激实现。这种方式显著改善了患者对仿生手的控制能力,不仅使他们能够更精细地操控物体,还减少了心理上的压力。这种技术的应用,远不止于恢复功能,更是让患者重新体验与环境的互动,例如感知物体的重量、温度和质感,从而更自然地完成日常任务,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


多感官融合:重建生活的完整性

触觉的恢复不仅是为了感知物体的形状和压力,温度的感知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想象一下,如果你只能触摸到物体的硬度,却无法感知它的温度,那会是一种多么奇怪的体验。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神经工程师索莱曼·舒克尔(Solaiman Shokur)一直致力于恢复多感官输入,让患者重新获得丰富的体感。他通过热刺激装置,让截肢患者的残肢感受到了缺失手部的温度变化。有一位患者在体验到温度时激动地表示:“这就是我一直以来缺失的部分。”

舒克尔的研究还发现,温度感知的恢复可以显著增强患者对仿生义肢的归属感。当他们能够感受到假肢的温度变化时,这种自然的反馈让他们更容易将假肢视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进而提高了他们对假肢的使用信心。这种多感官融合的尝试让研究人员们看到了未来的可能性——触觉的恢复就像给黑白的画面涂上了色彩,让体验变得完整而生动。温度感知的恢复不仅是触觉的延伸,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感受。在寒冷或炎热的环境中,这种感知帮助他们做出自然而有效的反应,使生活更具温度和质感。


身体归属感与“融入感”

对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工程师休·赫尔(Hugh Herr)来说,触觉的恢复不仅是技术的挑战,更是对人类尊严的守护。赫尔本人在一场攀岩事故中失去了双腿,但这并未让他停下脚步。他相信,只有当患者真正感受到假肢成为身体的一部分时,他们才能重新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这种“融入感”(Embodiment)使得假肢不再是外部的工具,而是身体的延续,是一种真正的“身体归属感”。

赫尔的团队致力于通过再生神经的方法来恢复触觉,使截肢者在使用假肢行走时能够感受到地面的触碰。这种方法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显著成功,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初步数据显示,患者可以感受到脚趾的运动和脚跟的压力。这些进展不仅提升了患者对假肢的控制能力,也让他们能够在复杂地形中更加自如地行走。

赫尔的团队还探索了如何通过再生神经恢复关节位置觉(Proprioception),即对肢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感知。位置觉的恢复意味着患者能够在没有视觉辅助的情况下,凭借自身感知来完成复杂的动作。研究表明,即便只恢复了18%的位置觉,患者也能在没有扶手的情况下上下楼梯。这种感觉就像重新找回了身体的某一部分,让他们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电子皮肤:未来仿生义肢的新希望

假肢技术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或许就是让它们变得与自然肢体无异。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之一便是“电子皮肤”(E-skin)。斯坦福大学的鲍哲南(Zhenan Bao)在这一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她提到,《星球大战》中仿生手的形象正是她的“登月梦想”,那是研究人员们对完美仿生肢体的美好愿景。

电子皮肤不仅能感知外界环境,还能与大脑中的神经信号直接对接,生成自然的触觉。通过纳米材料和电子学的结合,研究人员开发出了柔性有机晶体管,这些晶体管可以在受损后自我修复,模仿自然皮肤中的触觉受体。例如,电子皮肤可以通过集成的机械传感器读取盲文,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这意味着仿生手不仅可以感知物体的形状,还可以通过触觉识别文字。

尽管电子皮肤的研发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其潜力却是巨大的。它不仅让患者感知外界的触觉信息,还能实现更复杂的环境感知。未来,电子皮肤或许还可以具备自适应功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提供个性化的触觉体验。鲍哲南表示,她的目标是在未来两年内将电子皮肤应用于临床,使其成为帮助截肢患者恢复触觉的重要工具。


挑战与未来

尽管脑-机接口、神经假肢和电子皮肤技术的进展令人鼓舞,但它们距离真正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有一定距离。目前,这些技术大多停留在实验室阶段,需要昂贵的设备和专业的支持。研究人员们正在努力简化这些设备,使其在家庭环境中也能方便地使用。这种转变不仅需要技术上的突破,还需要医疗服务、政策法规等各方面的支持,以确保这些技术既经济又实用。

伦理和安全问题同样是亟需解决的挑战。随着越来越多的患者参与临床试验,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同时最大化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在设备出现故障或制造公司倒闭时保障患者的权益?这些问题都是研究人员、伦理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共同面对的课题。目前,患者组织和监管机构正在合作,制定相关的指导方针,以确保这些高科技设备能够真正造福患者,减少可能的风险。

未来的研究需要解决这些技术面临的挑战,包括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降低成本以及如何将其推广至市场。同时,还需要针对不同患者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确保每位患者都能获得最大的益处。研究人员们相信,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和临床验证,仿生义肢的未来将更加自然,更加高效,为那些失去肢体的人们带来新的希望。




参考文献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3675-w
Flesher, S. N. et al. Sci. Transl. Med. 8, 361ra141 (2016).
Flesher, S. N. et al. Science 372, 831–836 (2021).
Valle, G. et al. Neuron 100, 37–45 (2018).
Valle, G. et al. Preprint at medRxiv https://doi.org/10.1101/2024.05.06.24306627 (2024).
Iberite, F. et al. Science 380, 731–735 (2023).
Song, H. et al. Nature Med. 30, 2010–2019 (2024).
Wang, W. et al. Science 380, 735–742 (2023).
Cooper, C. B. et al. Science 380, 935–941 (2023).
Zhong, D. et al. Nature 627, 313–320 (2024)



责编|探索君

排版|探索君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生物探索】

声明:本文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