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四廊”“一核三片” 构成重庆市域历史文化格局

11月15日,来自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消息,近日,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组织编制的《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获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复。

图片

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图

图片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图

重庆是山环水绕、江峡相拥的山水之城,是198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因上版规划于2020年到期,为加强重庆城乡历史文化资源整体保护传承,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启动了《规划》编制。

《规划》的编制范围为市域范围,总面积8.24万平方公里。规划目标是: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重庆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做到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确保市域各时期重要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得到系统性保护,建设“山水、人文、城市”三位一体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规划》提炼了重庆六大历史文化价值,一是中国山地城市典范,二是国家战略大后方的中心,三是长江上游开放口岸和商贸中心,四是中国西南腹地移民城市和交流中心,五是红岩精神的发祥地,六是巴渝文化和三峡文化的创造地。

图片

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

《规划》整体保护重庆“山环水绕、江峡相拥”自然本底、“三江四廊”文化线路(“三江”即长江、嘉陵江、乌江主干文化线路,“四廊”即成渝古廊道、秦巴古廊道、酉水古廊道、渝黔古廊道主题文化线路)、“一核三片”文化区域(“一核”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域,“三片”即巴蜀文化区域、三峡文化区域、武陵山文化区域),构成重庆市域历史文化格局。

《规划》全面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及传统村落,以及历史街区、文物及历史建筑、自然文化景观、特色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的“三层五类”历史文化遗产要素体系。目前,重庆有6个市级历史文化名城(江津区、合川区、万州区、荣昌区、酉阳县、长寿区)、2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31个市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涪陵安镇村)、47个市级历史文化名村、164个中国传统村落、1个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10个市级历史文化街区、33个传统风貌区、1处世界文化遗产、6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29个历史建筑、3处世界自然遗产、17个历史名园、417处革命文物、395处抗战遗址、1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6个国家工业遗产、5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等历史文化资源,实现保护要素全囊括。

图片

秀山县洪安镇

《规划》新划定三片共22.92平方公里的历史城区,其中,两江交汇历史城区面积约13.35平方公里,沙磁历史城区面积约7.42平方公里,北碚历史城区面积约2.15平方公里,控制建筑高度和严格既有建筑拆除,保护传统风貌道路,优化历史城区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历史城区风貌。

《规划》提出要加强实施的保障措施,强化市规划委员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业委员会的统筹调度职能,健全传导机制、体检评估、考核问责、奖励激励等管理机制。

《规划》是指导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管理的重要依据,是落实《重庆市关于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的具体举措,有利于保障重大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项目的空间落地,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融入城乡建设,传承特色文化遗产,推动文旅融合。

上游新闻记者 陈竹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