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毽子也有非遗传承!重庆阿姨把羽毛毽做出“花”

正踢、侧踢、用大腿踢、从身后抛出来踢……11月15日,手工羽毛毽非遗传承人李兴兰在重庆大学非遗文化展示活动上秀了一手踢毽子。

年近60岁的她身手矫健,踢着踢着,她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成了一个圆圈,羽毛毽子不偏不倚地落入圆圈,再度被她踢起。

“哇!太厉害了!”现场围观的同学们拍着巴掌,发出一阵阵惊呼。

图片

做羽毛毽子40年

她成为第五代非遗传承人

踢毽子是一项简便易行的健身运动,在中国流传甚广。十数根羽毛、两枚铜钱、几寸棉布,小小一个羽毛毽,留存着大部分中国人的童年记忆。手上拿着羽毛毽子的人,没有几个能忍住不抛起来踢上几脚。

李兴兰从事羽毛毽制作已40余年,她已是家族中的第五代传人。

图片

“制作一个羽毛毽子需要用到公鸡毛,要散养的,笼子里长大的羽毛不好,还要用到金属片、布料、针线和吸管。”李兴兰介绍,其实制作一个羽毛毽子并不困难,材料和手法都是简单易学,但要制作一个羽毛和底片配重平衡,达到“好踢”脚感的羽毛毽子,就需要技术和经验了。

从选料到制作,羽毛的清洗消毒以及一针一线的缝制,都是手工操作,二十几道工序,在李兴兰心里一样的重要。比如就一块小小的打毽托底布,也要用自己熬制的米糊粘贴、晾干,然后在手工缝制时,加入铜钱和弹性棉。

所以,李兴兰制作的羽毛毽集“翻转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好,毽托弹性高,形态美观和易于控制”等优点于一身。

图片

同时,她在技艺手法上运用传统工艺,通过一针一线来展现巴渝地区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又将种类不同、形态各异的羽毛和大小不等的铜钱融为一体,通过娴熟巧妙的增减毽托配重方法,形成了羽毛毽多材质相结合的传统手工技艺,成为独具一格的重庆地方特色产品。

2019年,手工羽毛毽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重庆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图片

羽毛毽被年轻人遗忘

她四处教学寻找到了传承人

“羽毛要插得协调,这里缝的时候要注意……”李兴兰一边指导现场的学生制作羽毛毽子,一边自己也在动手帮忙。

李兴兰面前的大桌子上,摆满了她制作好的羽毛毽子,这些毽子看起来十分漂亮。据李兴兰介绍,这里面有公鸡毛、鸵鸟毛、火鸡毛、珍珠鸡等各式各样羽毛制作而成的羽毛毽子。但根据她多年的做毽子经验,最好的材料就是散养的白羽公鸡羽毛,经过制作后既漂亮又好踢。

图片

“小的时候没踢过毽子,来到重庆大学读书后有和同学们一起踢过。”刚刚体验了做羽毛毽子的蒋同学,试着踢了一下自己亲手制作的毽子。

虽然踢过毽子,但蒋同学说自己从来没有想过毽子是怎么制作的,今天来体验做毽子让她感到既新奇又有趣。“学会了做起来不难,但想做得和李老师一样好还是挺困难的。”蒋同学说道。

因为现在踢毽子的人越来越少,让李兴兰感到非常难过。“羽毛毽子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踢毽子也是非常简单健康的运动,我不希望它就这样消失在大家的生活之中。”李兴兰说道。

李兴兰认为,现在的小朋友接触的新鲜事物非常多,羽毛毽子很难让他们生出浓厚兴趣。但如果是自己亲手制作羽毛毽子,也许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这些年里,李兴兰带着自己的羽毛毽子,走进了重庆乃至全国的大中小学里,把自己做羽毛毽子的经验和手法一一传授给同学们,希望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把这一古老的非遗技艺传承下去,也让更多人参与到踢毽子的运动中来。

在这个过程中,李兴兰也找到了自己的第六代传承人刘佳。

“现在很多小朋友都不了解羽毛毽子,正好我是老师,希望能通过我的职业让更多小朋友了解羽毛毽子和它背后的文化。”刘佳是渝中区劳动基地老师,她说当李兴兰老师带着羽毛毽子走进他们学校的时候,让她找回了儿时的回忆,也希望自己能够帮忙一起把这一门手艺传承下去。

上游新闻记者 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