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舒圣祥
“品牌授权已取消”“公司当前暂停营业”“已提出退网申请”……近期,部分传统车企4S店停业或闭店的消息引发关注。
宝马全球首家5S店北京星德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已闭店停业。新华社记者郭宇靖 11月8日摄
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来临,汽车市场的营销模式、消费者观念都在悄然改变,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品牌直营与直播模式的快速发展,对传统车企的经销商造成了较大冲击。消费者买车,不再需要专门跑到4S店去看,逛逛商场就能体验到各种各样的新能源汽车,在手机上轻松下单,就能实现预订购买。消费者了解、体验和购车的方式日益互联网化,汽车经销商市场自然也不可能停滞不前。
某种意义上,4S店出现关停潮,是传统车企的传统经销模式与新型车企的新型销售模式,两者激烈碰撞所必然产生的现象。4S店的大量关停,因此并不奇怪。底层的原因是,消费者热衷的车辆品牌变了,消费者喜欢的购车模式变了,老旧的4S店模式无法适应,故而只能关停。直接的原因则是,很多处于衰退趋势的品牌车,销售数据达不到设定目标,对经销商的支持力度不足,甚至无法触发返利机制,挣不到钱的经销商,只能无奈选择退网。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2024年上半年,仅35.4%的汽车经销商实现盈利,半数以上的汽车经销商面临亏损。照此预估,4S店的关停潮,未来一段时间可能还将持续。对汽车经销商来说,这是当前经济形势下的无奈转型;对消费者来说,则面临着4S店权益无法兑现的尴尬。某些4S店突然关闭,没有提前通知消费者,剩余保养权益之类无处落实;即便4S店关停后将客户权益转移到其他4S店,但很可能并不通用,权益保障大幅打折,路途遥远维修保养不便则更不待言。
4S店现关停潮,消费者权益不能也随之关停。4S店与消费者之间并非只有汽车买卖的销售合同,可能还有一系列的后续服务合同,其中很多服务的费用,已经被4S店提前收取或包含在汽车售价之中。4S店的关停,并不能免除此类对消费者既有的合同义务,否则就应该承担违约责任。所以,准备关停的4S店,应当主动联系消费者,协商沟通补偿事宜,能退费的要退费,不能退费的也要协调其他4S店有序帮助承接车主服务事项。一旦遭遇4S店违法关停,权益受到损害的消费者,可以主动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与此同时,4S店关闭之后,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也是汽车企业必须考虑解决的问题。消费者之所以选择某个品牌的汽车,主要看重的是汽车品牌,然后才是某个具体经销商。很多消费者甚至会误认为4S店就是由该汽车品牌直接运营,类似新能源汽车的直销模式一样。既然4S店关停了,汽车品牌方理应承担起相应的消费者权益保障义务。在与经销商退网结算时,对经销商此前承诺给客户的相关权益,有义务督促其做退费处理;或者,汽车品牌方在退网结算款中直接扣除相关费用,由自己或协调其他4S店向客户保质保量地按约提供后续服务。
【来源:九派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