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37岁副教授离世,来自农村,用生命诠释苦难、坚韧与善良

痛心,又一位青年学者,西南大学37岁副教授闫罗彬去世。近日,闫罗彬的亲属发布讣告,宣布了这一沉痛消息。
图片
闫罗彬是丹霞地貌研究领域卓有成就的专家型青年学者。
先后参与考察过全国200余处丹霞地貌,此外,还在丹霞山工作一年,开始在这个学科开始取得成果。央视拍摄国家公园武夷山的纪录片,曾经请闫罗彬出镜讲解,这是对其专业研究成就的认可。
图片
闫罗彬的求学经历远超同龄人且充满奋斗精神。
其本科就读于河北地质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2012年9月,考入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进行硕博连读,专业为自然地理学,师从彭华教授。在彭华教授的指导下,闫罗彬深入研究了丹霞地貌学,取得了显著的学术成果。同时,他还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图片
闫罗彬有过两次博士后经历。第一次是博士毕业后,继续师从彭华教授,在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深入丹霞地貌学领域,进行更高级别的研究工作。第二次是2019年4月去世前,在爱丁堡大学地理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导师是Mikael Attal,在国际学术平台上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提升科研水平。
图片
闫罗彬是农村考出来的苦孩子,其身世见证了农村孩子面对命运的不屈和坚韧。
闫罗彬是河北邢台一个农村的孩子,一家四口,家境贫寒。他的父母穷尽一生供养两个儿子读书成才,展现了无私的爱和付出。他在求学期间就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勤奋,克服了经济上的困难,完成了高等教育。
据他本人回忆,上大学时除了大一从家里拿了8000块钱,后来就没再向家里要过钱。从中学到大学,他都没穿过新衣服。在食堂吃饭时,他连3块钱的担担面都要犹豫很久,平时都是吃一份豆腐炒青菜,加上两个馒头,才1.2元。
图片
闫罗彬的家庭在近几年遭遇了多次变故。先是闫罗彬确诊白血病,然后是弟弟确诊癌症,这些变故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
但是,闫罗彬在困难面前表现了农村孩子的善良,起初学校曾提议进行帮助,他不愿麻烦别人,情愿自己扛,实在扛不住了,才开了网络筹款,学校方面以及中山大学和西南大学校友给了很大帮助,很多学生自发在社交网络上为他募捐。生前念念不忘师友的帮助,希望自己好起来报恩。
图片
文末总结
一个出身贫寒但坚韧不拔的农村孩子。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克服了经济上的困难,完成了高等教育,用自己的所学回馈社会。他的家庭虽然遭遇了多次变故,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坚强,不愿给别人添麻烦,展现了农村孩子的善良和淳朴。他的一生是对知识、对科研、对家庭、对社会的无私奉献和不懈追求。
图片
一个年轻的学者,本应该在最好的年华做出更大的贡献,却抱憾陨落。网友和他的学生纷纷表达了惋惜和哀悼,其离世的原因也多被猜测,正如网友所提出的,我们的高校还是要创设更宽松的环境,多关心青年教师的家庭困难,让他们在最好的年华做出最大的贡献。同时,也提醒我们的高校老师,身体是本钱,平时还是要规律生活,勤于锻炼,工作不要太拼,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也在用高质量的生活。
图片
(图源网络,图文不相关,侵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