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 科学布局,从“知”到“防”刻不容缓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使得气象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愈发显著。非适宜温度(即高温或低温)、湿度变化、空气污染等已不仅是单纯的环境问题,更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风险因素。这引起了学界业界的关注,相关研究和成果应用也在不断推进中。我们看到,从被动认知向主动防护转变,气象与卫生健康等不同领域专家正在探寻机理、抵御风险、护佑民众健康的路上双向奔赴。

近日发布的《2024年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中国报告》指出,到2060年,热浪相关的年平均死亡率将比1986年到2005年的平均值上升180%到270%。这一预测意味着公共健康系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热浪不仅直接导致中暑、热射病等急性疾病,还显著增加心血管、呼吸、泌尿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与死亡风险,同时,洪涝灾害带来的水污染和食物短缺,以及阴雨、低气压、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使气象健康风险更加复杂和严峻。

当前,气象健康应对措施大多还停留在应急化、碎片化层面,难以有效应对健康风险的持续化和系统化特征。面对这些挑战,科学研究是充分认识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前提。只有通过深入研究,才能更准确地预测和评估气象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从而推动公共健康政策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应对,转向“防患于未然”的科学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在健康气象服务方面已有良好起步,气象部门通过与卫健委、相关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开展了中暑气象风险预报、脑卒中气象风险预报、流感气象风险预报等服务,并研发公众穿衣指数、花粉指数、旅游出行等交互式服务产品。但要织密气象健康防护网,还需要更大力度的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与多部门的协作推动,并要逐步构建起完备的健康气象服务体系。

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影响下,面对日益加剧的人群健康风险,必须实现从“知”到“防”的跨越式发展。在气象和健康领域的深入研究,是构建系统化健康气象服务体系的基础。要充分重视并持续推动气象和卫生健康领域相关研究,加强跨学科合作,不断提升研究水平和应用能力,为全民健康筑起一道坚实屏障。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作者:王婉

编辑:宛霞 丁继武

发布:张琳皓

审核:段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