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珠海航展中,出现了大量高度智能化的无人作战装备,比如无人直升机、无人察打一体机、无人远程轰炸机、无人远程运输机、无人履带/轮式战车、无人攻击艇等。
有人在航展现场拍摄到了一个缩比模型,是一艘大型的无人潜航器,艇体的背脊微微隆起,与一般潜艇形状不同。指示牌表明它是“小型特战无人潜艇”,隶属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CSSC)研制和展示。
小型特战无人潜艇,采用柴电装置推进。据说该设计可以执行不同的任务,包括攻击敌舰、布雷、特种作战支持,并充当小型无人水下航行器 (UUV) 的母舰。
与早期的一艘单壳体的试验潜艇,确实有几分相似之处,但却不是一个类型。从这艘小型特战无人潜艇修长的艇体和内置的武备来看,它似乎更接近是一艘常规化的潜艇。
与此前保利公司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的2024年亚洲国防服务展览会上展示的UUV-300超大型无人潜航器和波音公司开发的“虎鲸”无人潜航器有得一拼,都是相类似的水下无人潜航器。
海军新闻网站曾经对UUV-300超大型无人潜航器有过专门的报道,称其艇长28米,直径2.5米,最大下潜深度300米,最大航速为10节。
在5节巡航速度时,航程超过450海里。据推测UUV-300超大型无人潜航器,可携带至多4枚轻型鱼雷、水雷、小型无人潜航器,甚至是对地攻击导弹。
出现在本届珠海航展上的这艘小型特战无人潜艇模型,在艇体的外观设计方面,相对于传统的潜艇设计,出现了一个非常低调的“驼峰背”,用来代替了传统的围壳(指挥台)。从其模型的一个剖面图,可以看到艇体内堆放了一堆鱼雷和一个鱼雷发射管。
艇体后部有一个大型可折叠桅杆,这是大型 UUV 的典型特征。中部设置了一个大型中央电池阵列,用来驱动艇尾单个无罩的七叶螺旋桨的推进系统,艇首包括声呐探测装置等其他任务系统也是肉眼可见的存在。
据航展现场能够获得的CSSC产品卡相关资料,表明这是“A”型配置,能够携带8-12枚鱼雷,或者是鱼雷发射管发射的导弹;“B”型配置,则可容纳 6-8名特种作战潜水员;“C”型配置,能携带8-12枚水雷,或者小型UUV。
根据版本和装载和执行任务的不同,小型特战无人潜艇,艇长在38-43米,浮出水面排水量在380-450吨,下潜深度300-450米。水下巡航速度6节,最高航速20节;以6节巡航速度时,水下最大续航3000海里,水上最大续航10000海里。
从模型上看到的桅杆将是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关键,猜测CSSC可能为这款新型无人潜艇设计人类控制器,具备通过超视距卫星通信或者水下声学链路与无人潜艇交互的能力,让其拥有高度的人工智能技术,适合在水下执行特种作战任务。
CSSC研制的这款智能化的无人潜艇,可用于在南海、西太平洋等复杂的海域,执行秘密侦察和攻击任务;战时能监视、跟踪、打击敌方的水面舰艇,对水下的AIP潜艇和甚至攻击型核潜艇等形成有效的威胁。
当然,这款高度智能化的无人潜艇,能携带水雷执行破袭作战,用来封锁敌方军港、码头、航道等关键部位,限制敌方水面舰艇的行动;也能搭载“蛙人”等特种作战人员,执行秘密渗透、侦察、获取情报等任务。
无人潜艇能与无人机、无人攻击艇等智能化的无人装备相互配合,能够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无人化的作战网络。这种前所未有的无人作战体系,不仅可以增强作战的突然性和隐蔽性,对敌方的防御体系形成更大的压力,而且也能降低战时我军作战人员的战损率。
总之,珠海航展上公开展示的这款国产智能化的无人潜艇模型,能为海军作战提供了更多的战术选择,以较低的成本用于在特定海域长时间的水下遏制和作战能力,包括与载人水面舰艇编队合作,成为我军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体系中水下作战的重要机动作战平台。
不易被探测和锁定的无人潜艇,最终能否转化为上述提到的真正的作战能力,还有待一定的时间来验证。在珠海航展中展示的小型特种无人潜艇,却体现出中国军工和军方对水下特种作战任务的高度重视。
这让许多军事爱好者极为振奋,感慨中国军工科研技术水平的越来越强大。向全球展示了中国在水下无人装备领域的技术实力和研发水平,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军事技术领域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