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沂源:火红的柿子 红火的产业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王子文

在沂源县南鲁山镇的乡村,萧瑟的初冬,繁华落尽,嶙峋的枝条上挂满了火红的柿子,远远望去,宛如暗夜深处的明灯,点亮荒芜的山野,也为村民燃起生活的希望。

图片

沂源县南鲁山镇是沂蒙山区著名的柿子之乡,当地村民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柿饼加工经验。因柿子外形火红、丰厚、圆硕,又与 “事” 谐音,柿子被赋予 “事事如意”“心想事成” 等吉祥寓意,成为民间的吉祥果,深受大众喜爱。

在南鲁山镇三岔店村,柿农们趁着晴好天气加紧采摘加工柿子。门前空地、农家屋顶,一颗颗削过皮的柿子上架晾晒,一帘帘垂下来,如同一道道红色瀑布,通体透亮、光艳夺目。周末,一批又一批游客从沂源周边慕名而来,奔赴这个如“柿”外桃源般的地方,寻觅秋韵之美。

图片

在南水沟村的柿林里,几位游客踩着梯子,举着摘果剪或长杆网兜采摘柿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站在梯子上,小心翼翼地将网兜伸向熟透的柿子,轻轻一兜,圆润的柿子便稳稳落在网中。

图片

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清新的空气、优质的土壤和适宜的气候为沂源县柿子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山峦环绕形成的昼夜温差有利于糖分积累,使得柿子果实口感甜蜜、风味浓郁。周边山水相依、水源纯净且富含多种矿物质滋养的柿树,保证了柿子的绿色天然品质,深受市场消费者青睐和喜欢。

图片

对很多农户来说,柿子是增收致富的 “黄金果”。眼下,正是柿饼大量上市的时节。清晨7时,三岔店村的柿子收购市场一片火爆堆积如山的红彤彤、水灵灵的柿子,30 多名村民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去皮、晾晒、糖化、风干、捂霜、打包、装车,环环相扣,热闹繁忙。

柿饼加工负责人陈田福是三岔店村人,自20 岁起开始搞柿子种植和加工。他说:“3斤柿子出一斤柿饼,这几天柿饼每斤可以卖到 9元,一天卖出 1万斤,都是外地客商上门收购,根本不愁卖。” 青州客商道出前来收购的原因:“到这里收购柿饼已经有6年了,主要是看中这里柿饼口感好、糖度高、品质上乘,在市场上销路也很好,今年计划再多收几万斤。”

图片

柿子树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每一棵都蕴含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勤劳,为把美丽风景转化成美丽经济,茅台村“特色产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不仅打开了柿饼的销路,还让村民们有了稳定收入。在沂源县茅台村的宇宏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作为“巾帼居家创业就业示范基地”,为周边村庄的留守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我们村每到秋冬季节,家家晒柿子,户户做柿饼。农闲时就在合作社里干活,既能和姐妹们一起聊聊天,还能有4000块的收入,感觉很知足。”妇女们笑着说。沂源县南鲁山镇三岔故里共同体党委副书记任爱成介绍,沂源县南鲁山镇地区柿子资源丰富,为柿饼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全镇柿饼加工企业有60多家,总规模约150吨。近年来,沂源县的柿饼加工开始向产业化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填补市场空白,畅销大江南北,出口韩国、日本等国家。2024年,全镇种植“山东牛心” 柿子20000多棵,产量在600万斤以上,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有人把它称为“新沂源红”。

图片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好果,沂源人用辛勤汗水孕育了“红色新名片”,映照出“柿柿如意”的美好图景,也为初冬的乡村增添了一抹别样的 “柿” 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