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50亿市场,北医三院团队研发弧形电动喉镜或解决插管难题

在新冠疫情期间,给呼吸困难的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是抗疫一线医生们每日反复多次的工作。而在气管插管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喉镜,将舌头和口腔内软组织移开,挑起会厌才能看到声门并进行插管。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后简称:北医三院)麻醉科郭向阳教授团队姚优修副主任医师也是抗疫队伍中忙碌的一员。在日常频繁的操作中,他注意到,即使在可视化喉镜辅助下,仍有约30%的患者无法充分暴露声门。反复插管不仅会导致患者喉部粘膜出血,引起疼痛等不适,还会增加气道痉挛和窒息的风险。另外,在紧急救援情况下,无法快速、准确的进行气管插管,甚至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


此外,传统喉镜不是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容易接触到患者的体液和分泌物,在新冠疫情期间,这增加了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交叉感染的风险。


基于此,姚优修医生团队结合临床经验,设计了一款弧形电动喉镜,以期解决传统喉镜带来的临床困难。



01

突破插管难痛点,填补临床空白



喉镜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最传统的喉镜仅仅是一带光源硬质反光镜,医生无需将手指伸入患者的口中,便能直接观察喉部结构。和传统的手电筒打光相比,自带光源的喉镜亮度更加稳定,医生进行插管、喉部治疗时也更加安全。


后随着视频技术的发展,视频喉镜被引入临床。它通过摄像头将喉部图像传输到屏幕上,使医生可以在不直接接触患者的情况下进行操作,相比传统喉镜清晰度和稳定性更胜一筹。在此基础上,防雾镜头、高清镜头,电动可控镜头等功能性镜头的推出,进一步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但目前的喉镜仍然没能解决30%患者插管难的问题。其主要原因为现市面上的喉镜弯曲弧度固定,摄像头位置固定,对于不同患者的解剖差异适应性差。对于头颈部活动受限的患者,以及声门高、颈部僵硬患者而言,极容易出现插管失败的情况。


纵观国内外,尚无能够解决这一临床问题的专利产品出现,临床亟须一款可调节的可视化喉镜,姚优修医生团队正在填补这一空白。



02

可伸缩、可视化、视野可调,有望成为第三代可视喉镜



姚优修医生团队研发的这款弧形电动喉镜,主要有三大优势:可伸缩、可视化、视野可调节。


首先是可伸缩。团队采用丝杆结构设计,将传统马达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从而推动镜头沿喉镜轴向移动。这种结构可以提供精确的控制和平滑的运动,使得喉镜在深入患者喉部后能够自动伸长2-3cm。


据悉,这项技术为团队首创。对于声门位置较高、气管入口较深的患者而言,传统喉镜的视角和长度可能不足以直接观察到声门,导致难以准确放置气管导管。而使用弧形电动喉镜,医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镜头的位置,使其越过会厌,更接近或远离目标区域。在处理困难气道或需要更清晰视图的情况下这种伸缩运动为医生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灵活性。


其次是声门可视化。团队在设计时参考了内镜软镜的做法,将硬镜和软镜相结合。硬镜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和广阔的视野,而软镜则可以深入到难以到达的区域,通过这种结合,医生可以更容易地观察到声门,即使在传统喉镜难以暴露的情况下,也能安全、便捷的完成插管。


最后是更广的视野。弧形电动喉镜侧面采用了滑轨设计,使得角度调节更加平滑和精确,医生可以180°调整喉镜的角度,以获得最佳的视野。值得注意的是,伸缩和角度调节是两个独立功能,互不打扰。这意味着镜头伸缩的同时,也可以进行角度调节,使得医生可以更快速、更准确地定位到目标区域。


另外,弧形电动喉镜端部采用一次性耗材,即用即弃,无需再次消毒。即节省了医疗资源,同时也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图片

 弧形电动喉镜产品图


在2022年原型机一期制造完成并完成人体模型的验证工作,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而就在2024年,二期样机已制造完成并在外形、防水、重量等方面进行了升级,目前已完成模拟人试验,达到转化标准,并获得了中国以及美国的专利认证。


姚优修表示:“如能顺利转化,弧形电动喉镜有望逐渐取代普通喉镜和现有的可视喉镜,成为第三代可视喉镜。”



03

研究进度国际领先,正在寻找合作伙伴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和喉部手术的患者数量也在日益增加。据统计国内每年预估有2000万台全麻手术、50万心跳骤停病人、约100万以上的院前急救患者,而喉镜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伴随着市场需求的加剧,海外各国也有团队正在针对可伸缩、可调节角度的可视化喉镜进行研究。


据姚优修团队调研发现,目前仅美国一团队设计的Spiro Robotics手持式机器人系统与弧形电动喉镜设计理念相似,但暂未获批,与姚优修团队进度相当。从性价比角度来看,Spiro Robotics手持式机器人系统预计售价高达15000美元,耗材售价350美元,而弧形电动喉镜耗材预计售价50元人民币,这将大大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


弧形电动喉镜项目连续获得了北医三院创新转化基金的支持,并在北医三院第七届创新转化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在北京医学会首都医学创新转化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成功入选2024年北京市的优促计划并晋级。在院内各级领导以及麻醉科郭向阳主任和王军书记的的大力支持和带领下,姚优修医生团队正在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包括企业、投资人,以期能够尽早将弧形电动喉镜转化落地。未来,希望国产喉镜能够从仿制、替代,真正过渡到引领时代。



目前姚优修医生团队正在寻找合作伙伴,包括企业、投资人,如果您对弧形电动喉镜感兴趣,请与我们联系。



*封面图片来源:123rf


图片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动脉网,未来医疗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