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李子柒一袭蜀锦长裙
格外引人注目
巴蜀是丝绸文明的起源
巴蜀大地从诞生之初就与丝绸结下不解之缘。“蜀”字的一种解读便是蚕,黄帝元妃螺祖曾经入蜀传授桑蚕技术,蚕丛王的功绩中也有“教民蚕桑”。
到了西汉时期,“列备五都”的超级都市成都,成为蜀锦生产制作的主要基地。当时的纺织机构有官营、私营之分。官营纺织机构多生产高级品、奢侈品级别的蜀锦,用于进贡给朝廷 (《成都通史》) 。
三国时期,官营机构的角色也并未发生多少变化,所生产的蜀锦多用于赏赐、作为军费或是与魏、吴两国交好之用(《丹阳记》)。
至两晋南北朝时期,因战乱频繁、人口锐减,织锦业迅速衰落。所幸织锦名声在外,各割据政权多有仿制,客观上保存了织锦技艺,也为成都织锦再次崛起留下了火种 (《邺中记》) 。
因此,到隋文帝时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后,成都的织锦业又逐渐重回全国领先地位。
公主的“私人定制”
到了唐代,成都织锦迎来了又一次高峰。
按《新唐书·地理志》记载,成都地区向唐廷进贡的丝织品不仅精致华丽,数量也颇为可观,因此成都地区生产的锦、罗等丝织品,颇受唐代王公贵胄、豪门富户的喜爱,在上层社会中广为流传。
唐代蜀锦的富丽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有实际的技术创新作为支撑。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唐太宗时期窦师纶所创的“陵阳公样”。史载窦师纶“凡创瑞锦、宫绫,章彩奇丽,蜀人至今谓之陵阳公样”(《历代名画记》) 。这种工艺极大地推动了唐代蜀锦织造的发展。
陵阳公样中最著名的是对雉、斗羊、翔凤、游麟几种图案,被称为“益州新样锦” ,成为唐代成都地区进贡中央的重要物资。
唐锦袖花卉纹绫袍(局部放大及图样复原)(图源:中国丝绸博物馆)
宋时,仍为天下之冠
唐朝灭亡后,得益于前后蜀时期相对安定的大环境,成都的蜀锦织造得以相对完整地保留到两宋,并在前代基础上有所发展。《宋史》中记载,宋代时,蜀锦仍可为天下之冠。
明末,随着满清入关,蜀锦生产遭受严重破坏。“锦坊尽毁,花样无存”,直至清代中期,成都蜀锦才得以恢复。
首批国家级非遗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合营的形式对蜀锦进行了工业化改造,筹建成都文蜀锦厂。在传统蜀锦的工艺的基础上,设计和生产出一批蜀锦,广受青睐好评,荣获多个国家奖项。
蜀锦清院本《清明上河图》长12m宽30.5cm,耗时3年8个月,由匠人们共同织造,现由四川博物馆收藏,是蜀锦史上最长、最为复制精美的艺术珍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图源:四川博物院)
2006年5月,蜀锦织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04—2008年间,坚守的蜀锦传承人与手工艺人先后成立了成都蜀锦工艺品厂和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
李子柒走进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图源:视频截图)
2023年夏,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举行。成都大运会开幕式的运动员入场环节,各国代表团所用的引导牌就是以蜀锦、蜀绣、漆艺制成,成为向世界传递中国魅力、成都魅力的重要名片。
延伸阅读
来源:四川观察sctv(四川观察综合成都方志、《典籍里的成都》、成都发布、四川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