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郑国建国
郑桓公友为周厉王少子、周宣王弟弟。前806年周宣王行分封,封友于郑(陕西华县东)。
周幽王荒淫无度,为避祸,郑桓公于前773年迁国于洛邑以东。这并未能挽救郑桓公的命运,最终于前771年死于犬戎之乱,其子掘突继位,是为郑武公。
郑国的分封如同楔子一般钉入中原,注定将在诸侯的狭缝中生存,郑国雄主将打破西周以来诸侯的均势,引起中原动荡。
二、平王东迁后中原局势
前770年,周平王在秦襄公、晋文侯、郑武公、卫武公护送东下洛邑,天子自此依附于诸侯尤其是晋郑而生存,权威下降,中原的争夺开始。
郑国的周围,西面秦襄公方才获得岐山以西之地,成为一方诸侯,攻略西戎,无暇东顾。北面晋国不久陷入曲沃与翼之争,无暇攻略中原。南面楚国方才攻略南方,实力不足。郑武公欲图攻略中原,对手是宋、卫、陈、蔡四国,又以宋国和卫国最强。
宋国是商朝之后,农耕富饶、经济富裕商业发达;卫国在卫武公时期达到鼎盛。卫武公虚心纳谏,爱护百姓,修康叔之政,为一时楷模。《诗经》中人们以《淇奥》歌颂卫武公。
武公即位,修康叔之政,百姓和集(《史记》)。昔卫武公年数九十有五矣,犹箴儆于国,曰:“自卿以下至于师长士,苟在朝者,无谓我老耄而舍我必恭恪于朝,朝夕以交戒我;闻一二之言,必诵志而纳之,以训导我。”在舆有旅贲之规,位宁有官师之典,倚几有诵训之谏,居寝有亵御之箴,临事有瞽史之导,宴居有师工之诵。史不失书,蒙不失诵,以训御之,于是乎作《懿》戒以自儆也。(《国语》)
郑武公(前771~前744)在位期间,开疆辟疆,夺取东虢国、郐国等地,扩大版图。武公期间,郑国经济发展,商业发达,日益强盛,奠定了郑庄公小霸的基础。
三、郑庄小霸
1、郑庄公平定内乱(前722年)
郑寤生继位时间为前743年,而到平定共叔段之乱已是前722年。庄公容忍了弟弟和母亲武姜达二十年之久,可见其忍功之强,也可能是他顾及情面。
这阶段郑国对外资料不详,但可预计不像后二十年那样称霸,以隐忍自保为主,因为攘外必先安内。郑国拱卫周天子,郑庄公为卿士,专横强势,令周平王不满。卿士地位让郑国为后期“挟天子令诸侯”奠定基础。
大概郑国与鲁国在狐壤发生过一场战争,并俘虏了公子息姑(即鲁隐公),息姑贿赂了郑国大夫尹氏方才逃回鲁国。
2、宋卫联盟反郑、郑远交近攻联合齐国(前721~前719)
在平定内乱后,郑国开始出征争霸,到繻葛之战前,他的战略包括:
一、挟天子令诸侯,由于庄公是卿士,便于假借王命行征伐之事;
二,远交近攻,郑国的对手是近邻宋卫陈蔡等国的结盟,他结交了远方的齐国、鲁国,郑鲁齐联盟对宋卫陈蔡联盟形成东西夹击之势。
郑国共叔段之乱引起了邻国卫国的兴趣。
前722年共叔段平定后,卫国逃难王子州吁主动结交了共叔段。而共叔段之子公孙滑逃至卫国,前721年,卫桓公伐郑,取廪延。
郑国小霸之战首次出手了,他先假借王命征伐,又联合了虢国、邾国等小国,讨伐卫国南边。此役史书着墨不多,但正式拉开了春秋争霸的序幕,开启了诸侯国伐其他诸侯的先河。
前720年,郑庄行为引起周平王不满。周平王想把分卿士之权与虢君,引起庄公不满。周平王外强中干,诡称“没这回事”。为了表示诚意,把王子狐送到郑国作人质,郑太子忽送到周王室人质,史称“周郑换质”。平王死后,周桓王继位,不满郑庄强横,想分权虢君。
四月,庄公命祭足收割了周地温地的麦,秋天又割取成周的禾苗,给桓王下马威。周郑交恶,不妨碍庄公仍假托王命。
同年,宋国政权交替。宋穆公去世,由于他的王位是来自于哥哥宋宣公,所以他死后将王位传给哥哥之子与夷(宋殇公),自己的公子冯(即后来宋庄公)逃至郑国了,宋郑自此交恶。
前719年,卫州吁弑君卫桓公,自立。宋殇公与卫州吁均穷兵黩武,一拍即合,又联合了陈国、蔡国,对郑国作战。郑国也得找外援,他采用远交近攻之策,盟友原有的邾国外,他把目光放到东方大国齐国。
前720年,二国在石门会盟。两大联盟宋卫陈蔡、郑齐联盟(后面是郑齐鲁)形成。
前719年,在州吁怂恿下,宋卫陈蔡四国伐郑,却仅仅是五日而还。因为州吁夺位不正,只向国内显示军威,转移矛盾而已。当年秋天,宋卫陈蔡联盟再伐郑国,他们还想联合鲁国,鲁隐公采用中立政策,婉拒宋卫,但公子翚不听政令,以私军加入宋卫联盟。五国军队打败郑国步兵,劫掠其庄稼就走了。不久州吁被杀,宋卫陈蔡将面临郑庄公的报复。
3、郑齐鲁联盟形成、鲁郑易田(前718~前715)
前718年,郑庄公侵入卫国牧邑,卫国与南燕讨伐。郑国祭足、原繁、泄驾三军于前,曼伯、子元驻扎于南燕军后,大败南燕军。同年,郑国与周天子军队、邾国联军,讨伐宋国的郛地。宋国则攻打郑国长葛,以报复郛之战,并于次年攻陷。郑国侵略陈国,大获全胜。宋国犯了个愚蠢的错误,明明郑国大军已压境,却向隐公死要面子说“郑军未及国境”,激怒了隐公。隐公不与救兵。
机警的郑庄公发觉到了宋鲁的裂痕,当即于前717年春不失时机的向鲁国求好。同时齐国与鲁隐公盟于艾,郑齐鲁联盟正式形成。期间郑庄公还入周朝,周桓公不以礼遇,郑庄公自此不朝见周天子,当然不妨碍庄公“以王命”征伐。
前716年~前715年,郑国在齐国撮合下,与宋国、陈国讲和。这一波战争告一段落,双方不分胜负。
稍一停战,郑庄公马上增强与鲁国的关系,这就是鲁郑换田。郑国以不祀泰山,改祀周公,将周天子赐与土地祊田(郑国飞地)与鲁国掌握的许田(鲁国飞地)进行国土交换,双方稳固了国土,增强了互信。郑庄公还让太子忽(即郑昭公)娶了陈女妫氏,瓦解宋卫陈蔡联盟。
4、郑以王命伐宋、伐卫、伐许等,对宋国取得决定性胜利(前715~前707)
在郑齐鲁联盟后,郑庄公对宋卫已呈优势,将发起对宋国新一波讨伐。
前714年,宋殇公不朝见周天子,郑国以王命伐宋。其间有北戎侵扰郑国,庄公以公子突(即郑厉公)计,伏击大败北戎。
前713年,鲁隐公、齐僖公会见郑庄公,三国联盟伐宋,大败于菅,又取郜邑、防邑。郑庄公并未据为己有,反将郜邑、防邑归还鲁国,体现其博大的胸怀。宋、卫、蔡联军趁郑军在郊外时,攻打戴国,郑庄公回师,俘获了三国军队。郑庄公攻入宋国、齐郑联军则归入依附于宋国的郕国。郑齐鲁联盟大获全胜。
前712年,郑齐鲁联盟攻打许国。三国君主相互谦让,不愿占据许国。最终郑庄公命许国大夫百里尊奉许叔于东面,命郑大夫公孙获占据许国西面,并未灭亡许国,此事完美解决。同年郑国伐息国,再与虢国伐宋国,均取得大胜。这年鲁隐公被刺,鲁桓公继位。
前711年,郑鲁换田完成。
前710年,宋国华督弑宋殇公,寓居郑国的公子冯回国继位,是为宋庄公,建立了亲郑国政权。郑国取得了对宋国彻底胜利。
5、郑庄公与周天子决裂,繻葛之战打垮了周天子、郑国极盛(前707~前706)。
郑庄公壮大,引起了周天子警觉。
前712年,周天子就夺取了郑国的邬、刘、蒍、邘之田,而给郑国的是周大臣苏忿生的温、原、絺等十二处分散的采邑。
双方早有积怨,前707年矛盾一触即发。周天子免去了郑庄公在朝的权力,郑庄公不再朝觐。周天子联络了郑国敌人:卫国、陈国、蔡国,想扭转郑庄小霸的局面。
前707年爆发了繻葛之战,这是春秋史上极其重要一战。
结果是郑军大胜周联军,郑军祝聃一箭射在周天子肩上,也射落了周天子权威。此举连郑庄公心有余悸,禁止郑军追赶周天子,命祭足劳王,但都不能扭转历史车轮。
周朝挂着天子之名,却有名无实,成为霸主的万物,只保留了形式共主他率先破坏了西周以来的规则,让各路诸侯看到了争霸的可能性,春秋五霸随之而生。
繻葛之战后,卫、陈、蔡国彻底臣服,宋卫陈蔡联盟瓦解。郑庄公成为了真正的霸主,郑国极盛,领袖齐国、鲁国、宋国、卫国、陈国、蔡国。
前706年北戎侵齐,齐王向郑庄公求助,郑庄公派太子忽援齐,大败戎军。不过齐僖公要把女儿嫁给太子忽,为太子忽强硬拒绝,这为后期埋下了危机。
前705年,郑国率领齐国、卫国攻下了周朝的向邑、盟邑,这本是周给郑国的邑,事后背离了郑国。
6、郑庄公伐鲁,极盛而衰(前705~前701)
正所谓盛极必衰,在郑庄公活着的时候,郑国已经呈现颓势了。
太子忽不听祭足劝告,拒绝齐侯两次嫁女请求,给齐郑关系投下了阴影。而郑庄公似乎对太子忽有所溺爱。另一面,公子突(即郑厉公)结交了宋国,背后则是卫、陈、蔡等敌国,郑庄公也不够警觉。太子忽伐戎援齐大胜,齐国把食物赠送诸侯们,请鲁国大夫排定分配次序。鲁国大夫愚蠢至极,竟按诸侯班次,将郑国排在最后。这种事情说大不大,却为倨傲的太子忽所不能容忍。
前702年在其怂恿下,郑国联合齐国、卫国,共同伐鲁,与之交战于郎,郑国的盟友之间产生严重裂痕。
前701年,宋卫齐郑会于恶曹,宋、卫、齐俨然成为了郑的与国,唯命是从。
前701年,郑庄公病逝,郑昭公继位,昭厉之争(或称四公子之争)爆发了。
7、四公子之争,霸业旁落
郑庄公子昭公太子忽是邓国人曼所生,厉公公子突是宋国人雍姞所生。
前701年,庄公尸骨未寒,宋庄公(公子冯)这个本该最感激郑庄公,诱捕了祭仲,威胁祭仲改立突,又逮住公子突索贿。祭仲被迫送突入郑,郑昭公逃到卫国。宋庄公多次向郑厉公索贿,郑厉公无奈,请鲁国调停。调停无果,鲁、郑结盟于武父,共讨伐郑,此后郑又联合了纪国;而宋国则联合了齐、卫、燕三国,双方于前700年爆发大战,郑军大胜。自此郑、鲁言归于好。
前698年,宋国纠合了齐、蔡、卫、陈再伐郑国,焚烧郑都的渠门,进入郑都大道,攻取东郊占领牛首,带回郑国大宫的椽木作为宋国卢门椽木。随之郑厉公谋杀专权的祭仲不成,反被逐,祭仲又迎立昭公。厉公占领栎邑,与昭公对峙,并得到了鲁、宋、蔡、卫的支持。鲁国联军数次攻打郑国,却未成功。
前695年,郑国内乱,高渠弥谋杀了昭公,立郑子亹;次年,齐襄公伐郑,杀高渠弥和子亹;祭仲立郑子仪。自此郑国成为了齐襄公附庸。
前680年,郑厉公入郑,杀子仪复位,又与虢国平定了周王室子颓之乱,郑厉公想借此从齐桓公手里接过“尊王攘夷”大旗,奈何突然死去,注定挽救不了郑国衰落的命运。
8、郑庄公其人
他雄才大略,运筹帷幄,挟天子令诸侯,远交近攻,联齐鲁战宋卫陈蔡,后又果断与天子作战,成为一番霸主;战争时沉着果断,屡败宋卫陈蔡,最终宋国屈服卫国衰落,均尊奉郑庄公。治国任人唯贤,像颍考叔、祭仲(祭足)、公子吕、原繁、曼伯、泄驾、子元以及太子忽(郑昭公)、公子突(郑厉公)等均是一时翘楚。
庄公在私德上狡诈毒辣,从纵容共叔段可见一斑;也有温情一面,如放共叔段一命,掘地黄泉见母亲武姜,繻葛之战射伤周桓后不再追赶并使祭足劳王师。
而对于失败的诸侯国,庄公从不赶尽杀绝。陈国、蔡国、宋国、鲁国与郑国交过战,庄公胸襟开阔,在胜利后都修复了他们关系,诸国心悦诚服尊其为霸。
但郑庄公对于继位的安排存在重大失误,未能处理好昭公、厉公及高渠弥的关系,对于倨傲的昭公有几分溺爱,结果是昭厉之争,四公子争位,郑国失霸。
四、郑庄小霸小结
郑庄能小霸,郑桓公、郑武公开疆辟壤奠定了基础,郑国地处中原核心,经济发达也起到足够的支撑,使郑庄公能实现其霸主之才。郑庄公在位二十年方才平定了共叔段内乱,再向外争霸,可见隐忍之功。郑庄公远交近攻,雄才伟略,初期以王命行征伐、联齐鲁制宋卫,再积蓄足够力量后与周天子在繻葛之战撕破脸皮,一举击破周天子及卫陈蔡等反对势力。宋卫陈蔡齐鲁均成为了郑国之与国,唯命是从。
而相对而言,宋国有庄公与殇公之争,卫国先有桓公、州吁、宣公之争,后有卫宣公诸子争位,内耗不息,又外战不停,最终为郑国击破。
但郑庄小霸随着四公子之乱和齐襄公崛起而消亡,郑厉公与虢国平定周朝王子颓之战是小霸之余晖,郑厉公死后郑国成为了春秋配角。
从客观原因,郑国失霸的原因在于处于四战之地,地理位置十分不利,饱受大国压迫,北面西面为晋,西面还有秦,东面为齐,南面为楚。郑国体量太小,其人口粮食不利于长期争霸战争,庄公也就打了宋国、陈国、蔡国之类的小国。
郑庄公能力也不足,没有齐恒公晋文公统率诸侯的能力;同时选继承人犯有巨大错误,故强国齐国、晋国、楚国争霸时,郑国就边缘化成弱国任人宰割。
郑庄公在立储问题有重大失误。太子郑昭公骁勇善战,极具军事才能,但缺少政治才能,倨傲狂妄,刚愎自用,尚未继位,因拒婚开罪于齐国,因小事伐鲁开恩鲁国,同时宋国支持郑厉公,乃至到后期宋鲁陈卫蔡联合纳厉公。
郑厉公有韬略权谋,联合了宋卫陈蔡鲁支持夺权,颇有乃父之风,完胜昭公、郑子亹、郑子仪等竞争对手,但为人阴险毒辣,刻薄寡恩,背信弃义,注定不能屈居于他人之下。
而郑庄公未能处理好,酿成后来昭厉之争、四子争位。更愚蠢的是,郑庄公明知高渠弥狼子野心,与昭公有重大矛盾,仍允其高位,这还是归于庄公身为政治家不够狠,最终高氏弑杀昭公。凡此种种,都造成了郑庄小霸之后风光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