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系统40多家机构携270多项成果亮相第26届高交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深圳11月14日电(胡正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新一代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生物质热解碳汽联产、图像修复的“天花板级技术”、全自动液体样本处理系统……今天,第26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中国科学院系统40多家机构携270多项成果亮相。

图片

观众参与展品体验与互动。主办方供图

11月14日至16日举行的高交会,以“科技引领发展 产业融合聚变”为主题,共设置国际科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新能源产业、低空经济与空天、高端装备制造等22个专业展。其中,国之重器重大装备、科技巨头产业链、专精特新及新质生产力、创新创业与金融服务、产教融合等5个展区均为首次设立。作为“资深”展团,中国科学院展区以“抢占科技制高点,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集中展示中国科学院实施“率先行动”、“十四五”规划以及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中取得的科技创新成就,展区总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

图片

中国科学院展区。主办方供图

现场,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制的国内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实现了国产设备零的突破,首台装置于2020年投入临床应用,截至2024年10月底,首台装置已完成治疗患者1600余例(含临床试验46例)。跟踪统计数据显示,46例临床试验受试者5年生存率达到64.04%,远超我国现有常规放疗癌症治愈率36%的水平。该装置于今年落地广州、惠州。此外,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携130余项创新成果,展示了医疗设备与科学仪器、生命健康与合成生物、先进电子与能源材料三大主攻方向,以及“AI+”与“合成+”两大新范式的亮点成果。

图片

新一代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装置模型。主办方供图

深圳先进院集成所研究员杨之乐团队展示的“智能化工业机器人与工业具身智能大模型平台”,实现了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多场景泛化应用的多模态动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和精准执行,目前已在国内多个相关领域的央国企、头部民营企业开展批量产业化应用。始办于1999年的高交会,被誉为“中国科技第一展”。中国科学院历来高度重视高交会,历届参展主题紧扣高交会展示主线的同时,注重将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实际科技需求与中国科学院战略工作重点有机结合,力求突显全院科研机构最新的创新成果。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