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村裕樟园依山傍水,楼泉村越野赛激情澎湃,枫桥村美食香飘万里……作为国家A级生态乡镇,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赤山镇赤山镇充分发挥近郊优势,在全镇所辖17个村全力打造“把周末交给赤山”农文旅融合品牌,深挖乡村多元价值,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让乡村宜居宜业更宜游的振兴新路。
孩子们的乐园
“我们去赤山参加丰收营了!”“我们在赤山参加攀树营”……每到周末,都有不少孩子来到赤山镇幕冲村的研学基地,亲近大自然、探索山野奥秘。
2019年起,幕冲村将依山傍水的优美环境和交通便利的地理优势有机结合,以“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着力打造设施齐全、项目丰富的“乡约幕冲研学基地”。目前,该基地开发有农耕种作、乡村美食、红色文化、创意制作、素质拓展等5大主题20多个项目课程,有可同时接纳3000人用餐的农家乐、1500人集体团建的户外活动大棚、500人住宿的民宿土楼,以及一批专业、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教练队伍,吸引了萍乡及周边各地市的不同学校、机构、团体、家庭纷纷前来开展周末营、假日营、夏令营、冬令营以及家庭亲子、团建拓展等活动,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村民们的家园
在位于萍水河畔的黄田村稻鱼螺产业基地内,稻苗已经收割入仓,围绕在稻田周围的水凼中,可见大小不一的田螺,鱼儿在田螺中穿梭。
前些年,黄田村由于村级发展规划缺失,基础设施相对滞后。2023年,赤山镇将黄田村纳入镇域产业风光带整体规划,黄田村借势引入“三十六湾”稻米种粮大户高小年,以“镇村引导+群众土地流转+合作社复耕”的方式,把附近的撂荒地全部流转至村后,建起占地 329 亩的全县最大稻鱼螺产业基地,将农田田埂加高加宽并在周边开挖鱼沟鱼凼,整理疏通灌溉沟渠系统和拦鱼螺设施,推动清华大学“稻鱼螺”养殖专利技术在此落地生根,实现了稻苗香、鱼儿肥、田螺壮“一田三收”的丰收盛景,也推进了村民家门口就业致富的安居愿景。
“我这个年龄出去找工作不太好找,能在家门口务工,每月还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很知足了。”基地的稻鱼螺科普馆里,村民欧阳世华刚刚捕捞鱼螺归来,正将活蹦乱跳的鱼儿放入定制的绿色真空包装袋里。
据黄田村党支部书记叶华萍介绍,村委会打算借助距离市区较近的优势,引入研学活动,吸引市民游客过来体验农耕文化,体会亲身插秧、捉鱼、摸螺的乐趣,通过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的开发,把农业生产和教育紧密结合,丰富“把周末交给赤山”农文旅品牌内涵。
鸟儿们的天堂
“我家孩子特别喜欢动物,今天特意带孩子来这里观察鸟。”白鹭科普馆里,家住萍乡安源新城的陈女士夫妇,正带着儿女认真观看科普介绍。
赤山镇赤山村谢家湾自然村有一片樟树林,周边小溪小河中还有丰富的鱼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白鹭迁徙而来,形成了赤山村的独特风景。
2023年,赤山镇以这片白鹭栖息的山体为中心,精心策划、打造出一个白鹭与人和谐共生共享的家园——鹭隐家园,并在周边修建起低噪音、轻灰尘的沥青路,利用闲置老宅装修打造成白鹭科普馆,为周边村民和来来往往的游客普及爱鸟护鸟知识,为鸟儿创造更加舒适的生存环境。与政府改造同步,谢家湾的村民自发降围墙、改旧厕、美庭院,易旧俗、传家风、树新风,赤山村日益成为鸟儿们的天堂。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白鹭迁徙而来并在此栖息、繁衍。和白鹭相伴的30年时间里,我们谢家湾的村民都把白鹭当成自家孩儿般爱护,为此我们还成立了爱鸟协会,有志愿者50多人。”赤山村义务巡防队员钟志勇一边巡护,一边介绍。他说,正是因为有了政府和村民的双向奔赴,才有了今日2000多只白鹭在谢家湾樟树林翩翩起舞,也才有了络绎不绝的游人慕名而来。
依托流经赤山蜿蜒向西的萍水河,赤山镇将河畔依次分布的17个村连点串面,逐步丰富了“把周末交给赤山”的文旅内容,打造和推出了一个又一个各具特色、活力四射的文旅品牌,将赤山变为萍乡“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