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知名Biotech,曲线上岸

全文3556字,阅读约需11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睿跃生物与纳斯达克生物tech公司Pulmatrix达成合并协议,合并后公司将以Cullgen名义运营。

02Pulmatrix市值在合并公告一出立马接近翻倍,达到1300万美元,睿跃生物在合并后占据主导地位。

03合并后,Pulmatrix的研发平台iSPERSE和两条管线将被剥离,明年3月交易成功前将完成管线和研发平台的BD。

04Cullgen是一家具有创新技术的Biotech公司,其管线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但已吸引到安斯泰来等投资者的关注。

05由于目前国内外资本市场对创新药物技术的估值较为弹性,Biotech公司通过借壳上市实现上市不失为一个潜在选项。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上方「瞪羚社」即刻关注并加入社群

聚焦高成长公司,100000+投资菁英共同关注

关于药企借壳上市的案例并不罕见,前些日子的亿腾与嘉和的并购就已经在行业内被热议。在目前上市困难的情况下,走“借壳”曲线上市的路线,是一个非常具有性价比的选择。

那么,买美股的壳子直接上纳斯达克呢?昨日,睿跃生物(Cullgen)发布公告,其与纳斯达克一家名为Pulmatrix(股票代码:PULM)的biotech达成合并协议,根据协议,合并前Pulmatrix股东将持有合并后公司约3.6%的股份,合并前睿跃生物股东将持有合并后公司96.4%的股份,合并后的公司将以Cullgen的名义运营。

Pulmatrix在合并前的市值仅为七百多万美元,合并公告一出,市值立马接近翻倍,达到1300万美元。从后期股权分配以及企业规模来看,睿跃生物很明显占有着主导权,那么合并之后的公司,未来又将是怎样的走向?

图片

01

Pulmatrix:“干净


本次交易对手方Pulmatrix,交易前是什么样的情况?

Pulmatrix总结来说如下特点:上市时间久,管线单一,经历过黄金时期,如今现金流枯竭,急需通过新的方式实现“重生”。

Pulmatrix成立于2003年,上市于2014年,已经成立了20年,无论怎么看都是家资历极其老的公司。2014年,Pulmatrix通过IPO登陆纳斯达克,2015年市值达到1.5亿美元,上市即巅峰,随后市值便再也没有超过1.5亿美元,一路走低,直到如今合并前的700多万美元,三年时间市值缩水到此前的十分之一不到。

Biotech的股价波动当然与其管线进展是核心相关的。Pulmatrix是较为典型的平台型公司,借助其平台iSPERSE开发吸入式药物管线。当然,并不顺利,目前其三条进入临床阶段的管线长期停留在临床早期阶段,其中一条已经停止。

图片
从其官网的公开信息披露来看,其公开信息的发布一直到2018年,就已经披露了PUR1900和PUR1800的临床I期研究结果,而中间接近四年的时间,该公司都没有披露新的临床进展,一直到2023年,Pulmatrix才公布PUR1800的AE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1b期研究完整结果。中间有着四年的停滞期。

PUR1900同上,起步早,但同样经历了从18年到23年四年多的停滞期,一直到今年7月份,该管线在临床2b期被停止。其海外研究将由Cipla进行推进。

目前,公司比较积极在推的管线是PUR3100。但需要面对的现状是现金的逐渐枯竭。

2023年底,公司现金及等价物还有1900万美元,而到今年三季报披露时,现金及等价物仅剩1070余万美元。三个季度,用了接近一半的资金。其研发费用来看,2023年Q3的研发费用为400万美元,今年Q3的研发费用为80万美元,缩减至原来的五分之一。

在公司现金流已经陷入枯竭的情况下,或许将公司以合理的价格寻求被收购,会是一条不错的选择。

02

达成运作的“根源”


Pulmatrix的临时CEO是财务背景出身,此前担任较多的职务是CFO,其同时担任丹福斯咨询公司的高管职务。丹福斯是垂直于生物医药行业的咨询,有这样背景的CEO,该公司会进行收购的资本运作并不奇怪。

Cullgen则是典型的中美混血儿,CEO和首席科学家都是80年代公费赴美留学的华人,首席财务官是白人。

其CEO兼董事长罗楹从1993年博士后毕业开始在湾区生物科技公司工作,三十年的工作经历使其明白美国biotech在资本市场是如何运作的。他2001年回国创业创办上海睿星基因,该企业在2007年与日本的GNI株式会社合并,罗楹从该集团的COO变成了该集团CEO,同年9月,GNI集团在日本成功完成IPO。
通过合并进行上市,CEO在十多年前就已经进行过相似的操作。

2018年,罗楹博士与熊跃博士一拍即合,依靠后者PROTAC技术平台与前者丰富的药企管理和资本运作能力,创立了这家垂直于PROTAC技术的Biotech——Cullgen。

Cullgen的早期领投企业是红杉中国,最近一次的C轮融资是阿斯利康中金医疗基金领投的,从融资结构上来看,主要是中国的VC和国际资本在中国成立VC,此外,CEO的另一家企业GNI集团也在C轮对该公司进行投资。

Cullgen缺钱吗?并不缺,2021年的B轮融资额为5000万美元,2023年的融资额为4000万美元。此外,在2023年,Cullgen与安斯泰来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安斯泰来将向Cullgen支付3500万美元的预付款。如果安斯泰来对先导项目行使许可选择权,Cullgen还有权获得额外的8500万美元。而随后的潜在里程碑金额达到了19亿美元。相比于国内众多2021年之后再未融资的biotech,Cullgen的财务情况可以算非常宽裕了。

Cullgen自身现金流属于非常宽裕的状态,而又有在PROTAC领域非常前沿的技术,那么所寻求的,自然是早日上市,将自身的估值进行进一步扩张,通过其管线临床进度的推进,来催化其股票价值的拉升。而在资金充足的这个前提下,“借壳”更像是理所当然的选择,直接跳过繁琐冗长的IPO阶段,为上市大大提速。

资金充裕Biotech新锐,遇上了现金流紧张的Biotech纳斯达克壳,二者“一拍即合,罗博士时隔十几年,向投资者们再一次展现了他资本运作的娴熟技巧。

从公告中Pulmatrix管线和管理层的动向来看,这场资本收购的“买壳子”特点非常明显。董事会方面,Cullgen为Pulmatrix提供了一个代表的位置,Pulmatrix所有股东们占有新公司股份的3.6%,剩下的97.4%,都将归Cullgen本身所有。

Pulmatrix之后的阶段,其研发平台iSPERSE和目前正在进行的两条管线都将被悉数剥离,在明年3月交易成功前将会完成管线和研发平台的BD。这些“处置”可以看出Cullgen对这家公司管线的态度。它收购这家公司的目的,显然根本不是为了这两条管线。

如果作为对比来看,葆元生物和Nuvation Bio的收购可以作为一个不错的对照。这场合并中,葆元医药股东将持有33%股份,Nuvation Bio原股东将拥有67%股份,葆元医药的股东虽然保留了一定的股份,但是“下嫁”角色比较显著。

不过,合并后的葆元生物ROS1抑制剂taletrectinib、IDH1抑制剂safusidenib这些代表性管线在被保留的同时保持了非常效率的推进,taletrectinib已经向FDA递交NDA,Nuvation Bio收购对葆元生物的管线意图就非常明确。

而Pulmatrix将会在交易完成前,完成自身内部的清置,作为一个“干净”的壳子而存在。

03

Cullgen——PROTAC差异化技术缔造者


Cullgen是一家非常有想象力的biotech,这是谁都否认不了的。它的上市,理所应当。

图片
从其管线布局可以看出,目前Cullgen的管线都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其BD给安斯泰来的作用于Cell cycle(细胞周期)的管线甚至还处于先导化合物的阶段,连PCC(临床前候选化合物)都还没有走到,另一条DNA修复的管线倒是走到了PCC的阶段。如此早期的管线,却让安斯泰来支付了3500万美元的预付款。细胞周期和DNA修复,这都是非常典型的癌症药物特点,而作用于细胞周期的管线有非常明确的癌种——乳腺癌,既运用了Cullgen特有发现的E3酶配体,也并非以酶作为靶点。

在E3配体方面,几乎所有靶向蛋白质降解技术都利用E3配体来招募CRBN或VHLE3这两种E3连接酶。然而,与许多其他E3连接酶一样,CRBN和VHL在人类中并非功能必需。肿瘤细胞能够突变或关闭编码这些连接酶的基因的表达,从而使相应的PROTAC失效。

这样的PROTAC是和传统肿瘤靶向药一样,较为容易产生耐药性的。

而Cullgen的差异化在于发现了多种新型E3的配体,其中许多配体可以招募以前并未被发现的E3连接酶,其中很多是对于细胞必不可少的连接酶,这样的情况下,它的表达就不容易被肿瘤细胞下调,耐药性的产生要困难很多。这在PROTAC中,是绝对领先的机制。

此外,Cullgen是DAC(以PROTAC为弹头的ADC)开发的先驱,将其PROTAC分子搭载到抗体上,精准打向靶细胞。以内吞的方式进入细胞,在溶酶体中大分子降解,然后PROTAC分子被释放,是ADC技术的重要延伸。
图片
其进展最快的PROTAC分子是以TRK为靶点的分子——CG001419,它是全球的first in class。选择性降解突变型和野生型TRK蛋白,从而抑制癌细胞生长。正如前文所说,它相对于传统的TRK靶向药物而言,将有着非常差异化的克服耐药性优势。

针对该靶点的代表药物是拉罗替尼和恩曲替尼,它们都是泛癌种的药物,只要有NTRK基因/TRK蛋白异常的癌症都可以使用。根据Evaluate Pharma等机构的卖方共识,拉罗替尼2024年的销售额预计为7.7亿美元,目前上市5年左右。

或许Cullgen的CG001419,将会对目前的小分子靶向药真正实现降维打击。

结语:在科创板IPO收紧、港股优质流动性欠缺和赴美IPO繁琐的背景下,Biotech通过“反向合并”或者“借壳”来实现上市不失为一个潜在的选项,毕竟海外资本市场对于创新药物技术的估值更为弹性,Biotech们在做出阶段性里程碑后亦可通过再融资的方式实现现金流的补充,最终有望实现自身合理价值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