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好奇,世界顶尖名校的学生都读什么书?
美国数据库项目“开放课程”(The Open Syllabus Project)收集了各大学的课程信息,统计出在这些课程的必读书目中,哪些著作出现的频率最高。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部分学校必读书榜
除了各大高校的榜单,还有多所学校的联合排名书单。从书单上,我们可以看到《理想国》《论美国的民主》《尼各马可伦理学》等许多哲学、社会学著作,它们是学生们案头必备的经典,而常春藤名校更是对人文社科著作尤为重视。
现在,请收下我们整理的这份人文社科经典书单,跟随藤校学子的脚步,一起打开这份哲思的藏宝图。
《理想国》
[古希腊] 柏拉图 著
张竹明 译
烧掉所有的图书馆吧,因为所有的价值都在这本书里了。
——爱默生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大师柏拉图的代表著作,被誉为西方哲学思想的源头。
它是柏拉图的一部重要对话录、一部典型的大综合的著作。它以苏格拉底与友人交谈辩论的形式,描绘了一个以实现正义为目标的理想国家蓝图。书中涉及哲学、政治、伦理、教育、心理、社会、家庭、宗教、艺术等诸多问题,语言颇富文学色彩,充满了思辨哲理,是理解西方政治文化的必读之书。
《〈尼各马可伦理学〉义疏》
[意大利]托马斯·阿奎那 著
黄瑞成 译
伦理学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居于核心地位,而《尼各马可伦理学》为亚里士多德三大伦理学(即《尼各马可伦理学》《欧德谟伦理学》《大伦理学》)中的重中之重。
作为亚里士多德注疏传统中最为完整和翔实的一部,《〈尼各马可伦理学〉义疏》向来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研究之必备。
本书为首个《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义疏》拉丁语直译的中译本,囊括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文本和托马斯·阿奎那义疏,不仅呈现出两位古代和中古思想家具有代表性的哲学思想,更将其观点有机地综合在一起。
《论美国的民主》
[法国]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 著
曹冬雪 译
《论美国的民主》是所有探讨民主本质的著作中最优秀的一本。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
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托克维尔从古典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出发,探索美国的民主制度及其根源。
当全世界对“民主”这一新奇的观念或制度仍然存在幻想、误解及恐惧时,托克维尔却以超越时代的真知灼见阐述了民主的是非利弊,将美国的社会状况、哲学观念、宗教思想等与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欧国家进行对比,探讨了如何以美国为参照,从本国现状出发,建成民主制度。书中所言影响深远,极具现实意义。
《自由论》
[英国]以赛亚·伯林 著
胡传胜 译
这个人告诉我们非常重要的真理,我们因为党派偏见或者因为对理性的狭隘理解而难以倾听的真理。他告诉我们道德的悲剧性与复杂性,告诉我们相互冲突的希望可能导致的不幸。但是他也向我们提供另一种希望:如果我们能公正地坚持这种复杂性,这种悖论,并在同情的理解中调和那些不可公度的道德之善,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便不难相处。
——查尔斯·泰勒
本书是以赛亚·伯林最重要著作《自由四论》的修订与扩充版,在英国政治思想史上,被誉为里程碑式的著作
伯林著作的编辑亨利·哈代讲述了本书的缘起,修订了文本,确证了引文的出处,收录了伯林其他论自由的著作,伯林的自由观念因而得以完整地体现。三篇附录取自伯林的未刊著作,有助于我们理解伯林信念的核心。
《现代性与大屠杀》
[英国]齐格蒙·鲍曼 著
杨渝东 史建华 译
对于那些仍然坚信文明、进步和理性概念的人来说,本书……挑战了我们时代的基本信念。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现代性与大屠杀》是一部反思现代性的力作。鲍曼认为,大屠杀不只是犹太人历史上的一个悲惨事件,也并非德意志民族的一次反常行为,相反,它是现代性本身的固有可能。科学的理性计算精神,技术的道德中立地位,社会管理的工程化趋势,正是这些现代性的本质要素,使得像大屠杀这样灭绝人性的惨剧成为设计者、执行者和受害者密切合作的社会集体行动。
从极端的理性走向极端的非理性,从高度的文明走向高度的野蛮,看似悖谬,实则有着逻辑的必然。而拯救之途也许就在于:在任何情况下,个体都需要无条件地承担起他的道德责任。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加拿大]简·雅各布斯 著
金衡山 译
正统规划师们建大楼、建公园、建高架,她却说:
“只有当所有人都是城市的创造者时,城市才有可能为所有人都提供一些东西。”
一位传奇女性,一部挑战权威之作,60年间,改变了世界!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自1961年出版以来,即成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
是什么使得街道安全或不安全?是什么构成了街区,它在更大的城市机体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有些街区仍然贫困,有些街区却获得新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雅各布斯具体阐释了城市的复杂性及其发展取向,也为评估城市的活力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雅各布斯的杰作是一部以人为本治理城市的蓝图。时至今日,它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善的脆弱性》
[美国]玛莎·C.纳斯鲍姆 著
徐向东 陆萌 译
在运气与正义、情感与理性、戏剧与哲学、古代与现代之间,有一条久已废弃的秘密通道,纳斯鲍姆从“善的脆弱性”入手,带领我们拾级而上、拨云见日,不仅走通了这条路,而且给我们重构了一个异常迷人的古希腊伦理世界。
——周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善,为什么不能保护我们,免遭恶的侵袭?善的脆弱性到底是一种缺陷,还是一种黄金般的品质?纳斯鲍姆将带领我们,探究善的真谛,洞察人性本质。
正义之士常常面对如下困境:他们一心追求善和公正,却因为外部因素的干扰,需要在个人的繁盛上做出妥协,甚至彻底否定自我。《善的脆弱性》直面这一道德困境,通过对古希腊文学和哲学文本的探讨,最终拒斥了柏拉图关于善能够保护人类免受恶之侵袭的观念,站在了古希腊悲剧家和亚里士多德一边,认为善的脆弱性正是实现善的关键所在。
《理解媒介》
[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 著
何道宽 译
媒介比媒介传播的内容更重要。这种对媒介本身力量的洞察,对我来说十分震撼。
——凯文·凯利,《连线》杂志创始主编,
互联网思维奠基之作,认知突围必读经典。
悄悄读懂这本书的人,早已在改变世界。
从印刷术到互联网,媒介作为人器官与意识的延伸,长久以来与人类互相塑造,共同进化。我们如何获取知识、协同工作、连接彼此,皆深受媒介影响。
今天,麦克卢汉的理论在每个人的生活中被反复证实。未来,技术的发展又将带来哪些新媒介?人的延伸又会被拓展至何方?在这本书中,麦克卢汉本质上探讨的是技术、人类与社会的命题。理解媒介,终究是为了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态,在震荡与革新中找寻自身的生存之道。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标志着现代思想的成年,因为他完成了两个任务:看清现代,真正理解现代社会运作的底层机制;反思现代,指出现代性最深的缺陷。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擎
资本主义为何起源于西方?
观念如何塑造人的行为方式,又如何对现代资本主义发展产生影响?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马克斯·韦伯代表性著作,影响深远,至今仍被公认为经典名著。在本书中,韦伯阐明了他的重要观点:新教信仰塑造了人们的伦理规范,沉淀为欧洲社会特有的文化特质和生活方式,成为理性资本主义精神,推动了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一命题在学界引发了激烈争论,韦伯针对这些批评进行的回应和阐释,也一并收录在本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