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镜头画质能不能“喂饱”机身,就是个错误概念!

在各种摄影群里,经常会看到有人问某某镜头能不能“喂饱”某个机身,以此为购买的判断依据。作为一个资深器材党,上这个“喂饱”概念我觉得本身就是相当错误的,我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原因。

图片

“喂饱”这一概念有着一个非常反逻辑的地方,就是某支镜头在低像素机身上能有尚可的画质表现,但在高像素机身上就无法满足高分辨率的需求。实际上在不少测试媒体比如十年前的DxoMark上就有“有效像素”这一概念,而同一支镜头的“有效像素”是随着机身像素的增加而增加的。

图片

如果按照“喂饱”的理论去结合实际的话就会发现一些很尴尬的情况发生:

1、画质稍逊一筹的镜头如果“喂不饱”高像素机身,那么大概率也“喂不饱”低像素机身!而不是很多人以为的“画质一般镜头配低像素机身,高画质镜头配高像素机身”。

2、对于大多数镜头而言,边缘锐度是可以牺牲的,没有人会构图在画面四个边缘,其中人像镜头尤其如此。影响一张照片观感的或许色彩、虚化效果以及主体和光影。

3、低画质但成像风格独特的镜头,只有搭配高像素机身才可以兼顾成像风格与细节锐度。虽然可能“喂不饱”高像素机身,但高像素机身反而为镜头进行了“超频使用”,得到锐度与成像风格的双赢。

图片

也正是基于以上的原因,对于消费者来说我认为在选购镜头的时候是有几条建议可以供大家参考的。

如果你是细节控,那么不要管自己现在的镜头群如何,优先买自己能负担得起的像素最高的机身。比如我就是这样的人,手上机型就是索尼Alpha 7R IV、尼康Z7&D850、佳能EOS R5、富士X-H2、松下Lumix G9M2等等。即使暂时手上的镜头画质不够出色(比如我这种标准定焦爱好者至今都还保留着人精+痰盂),也能够有更好的拍摄效果。

图片

如果你现在只是一台像素数有限的入门相机,千万不要信了“喂饱”理论去买画质中等的镜头。打个比方,“吕布骑狗”能冲能杀,“狗骑赤兔”至少能逃命,但“狗骑狗”就啥都做不了了~所以入门用户才要在合理的预算内去买尽可能素质优秀的镜头,才能有好的拍摄效果。

图片

目前在我的评测中发现有些素质出色的镜头在高像素机身上出现了轻微色散的状况,典型代表产品就是索蔡55ZA、七工匠50/1.8这些。色散也是会随着像素数的提升而变得明显的,如果在低像素的全画幅入门机型上就有比较好的效果,锐度依然出色但色散就不明显了。

所以在画质这方面,虽然高像素机身+牛头是最佳选择,但我并不认可入门机型配狗头这样的组合。在这里并没有明显的“水桶效应”,反而是一方能够提升另一方拍摄效果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