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水:构建智能平台 助力AI与影视制作深度融合

  光明网讯(记者 刘晗旭 实习生 余皓晴)11月13日,“新动力·AI想象”AIGC前沿应用主题研讨暨媒体融合创新技术与服务应用项目推介会在京举行。
图片
王春水发表主旨演讲
  会上,北京电影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虚拟制作实验室主任王春水,以《AI在影视内容生产方面的边界与趋势》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从数字影视制作的研究视角出发,深入浅出地探讨AI在影视内容生产中的角色、问题与趋势。
  “从早期的计算机视觉应用到如今的深度学习技术,AI已经逐渐渗透到影视制作的各个环节。”王春水首先回顾了AI在影视领域的发展历程。他认为,AI可以解放摄影师、剪辑师等电影工作者,让他们有机会花更多时间跟导演沟通,思考怎么去讲好故事、创造合适的画面风格,把更多时间放在片场而非后期制作等技术环节。
  然而,尽管AI技术功能强大,其背后的机制却十分晦涩难懂。对此,王春水强调,要正确理解人工智能的边界与能力。他从哲学的范畴出发,指出概念的本质就是边界,而了解AI的边界,就是了解它与人的界限。“无论是通过公式演绎还是数据归纳,AI实质上是一个问题导向的拟合工具。”王春水强调,要运用好AI工具,需要具备建模能力、数据能力和计算能力。例如在特效制作中,通过精准的建模和强大的计算能力,AI可以快速生成逼真的爆炸、水流等特效场景,大大缩短了制作周期。
  在广播电视领域的调色方面,王春水解释了AI在影视内容生产领域所扮演的角色。调色不仅涉及色彩的调整,还包括色彩空间的转换。其中一种色彩空间转换方式是基于伽玛进行演绎逻辑运算,属于符号主义。另一种是基于LUT进行采样并映射,属于联结主义,这与人工智能的思路相合。
  王春水表示,AI融合进入当前影视内容生产流程是趋势。为更好地顺应趋势、融合媒介,他提出三级策略的智能化数字孪生创作平台。以AIGC为一级,生成场景、人物等素材构建。以专家系统为二级,利用规律将构建搭建成镜头模块。最后以人为三级,进行复杂的结构处理,形成影视段落或成片。“将AI看作一个工具,真正的问题是如何发挥工具的作用。”王春水总结道。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