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历俄罗斯(下)

作者简介

(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


于振起 1988年入外交部工作,先后任中国驻乌克兰使馆首任临时代办、中国驻俄罗斯使馆公使衔参赞、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2009年4月至2017年7月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中心主任;2017年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特邀副理事长兼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中心主任。


本文音频


前文链接




本文内容


斯莫尔尼宫建于1806年至1808年,最初是为俄国第一所贵族女子学校所建。该宫的声名鹊起与十月革命有关。

图片

斯莫尔尼宫

1917年,斯莫尔尼宫是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和领导武装起义的军事革命委员会所在地。当年7月,临时政府下令逮捕列宁,列宁被迫暂时转移到俄罗斯与芬兰交界的拉兹里夫湖畔。

8月至9月,列宁在他戏称为“绿色办公室”的湖畔草棚里写下了著名的《国家与革命》一书,也就是我读的第一本马列著作。列宁在书中明确提出:“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专政)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根据一般规律,只能通过暴力革命。”(《列宁选集》第三卷第188页)列宁的这一重要论断为发动十月革命武装起义、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夺取政权奠定了理论基础。

10月20日,列宁从芬兰秘密返回彼得格勒。11月6日夜,列宁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这场震撼世界的武装起义。此时,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队伍迅速向斯莫尔尼宫集中,然后被派往首都各个重要据点。

到第二天清晨,起义工人和士兵已经占领了火车站、邮政局、电报局、政府各部和国家银行。克伦斯基见大势已去,只身逃离彼得格勒。临时政府的其余成员还留在冬宫,企图负隅顽抗。

图片

守卫斯莫尔尼宫的武装工人和革命士兵


11月7日晚,列宁下令攻占资产阶级政权的最后堡垒——冬宫。晚上9时40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用炮声发出攻打冬宫的信号。到深夜,起义队伍攻占了冬宫,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图片

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讲话。

1月7日晚,当攻打冬宫的战斗还在进行之时,在斯莫尔尼宫召开了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会议宣布苏维埃政权为俄罗斯唯一合法政权。第二天,大会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第一届人民委员会主席,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领导人。

列宁从11月6日夜来到斯莫尔尼宫指挥武装起义,到1918年3月迁都莫斯科,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了124个日日夜夜。列宁在斯莫尔尼宫的67号办公室和起居室至今仍保持原貌,供游人参观。

图片

斯莫尔尼宫院内的列宁雕像


斯莫尔尼宫现在同时还是圣彼得堡市政府所在地。当你走进斯莫尔尼宫的大门,首先看到的是屹立在院内的列宁雕像,令人肃然起敬。斯莫尔尼宫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诞生地,在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心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原是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主力舰之一。十月革命前,该舰士兵起义,加入布尔什维克领导的革命队伍。

图片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1917年11月7日,该舰按照军事革命委员会的命令,开到涅瓦河上的尼古拉耶夫桥附近,炮口直指冬宫。晚上9时40分,舰上无线电台收到斯莫尔尼宫武装起义大本营的命令,随即打响了进攻冬宫的炮声,揭开了伟大十月革命的序幕。

这里需要澄清的一点是,当时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射的是空弹,不是实弹,仅仅是作为起义队伍发起进攻的一个信号,相当于吹响冲锋号。正因为如此,尽管阿芙乐尔号朝冬宫开炮,但冬宫依然完好无损。过去国内一些出版物认为阿芙乐尔号发射的是实弹,是为了“轰击”冬宫,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1948年,根据列宁格勒市苏维埃执行委员会的决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固定停泊在正对纳西莫夫海军学校大楼的涅瓦河岸边。该舰既是海军学校的教学舰,也供游人参观。

图片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停泊在涅瓦河岸边。


20世纪50至60年代,许多中国人都熟悉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名字,因为1949年6月中国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讲过一句名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471页)这里所说的“一声炮响”,指的就是阿芙乐尔号主力炮发出的进攻冬宫的信号,阿芙乐尔号因此也就与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这一代人对这艘军舰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我第一次去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时,正是怀着这种感情。那天天公作美,是圣彼得堡难得的好天气。远远望去,阿芙乐尔号浅灰色的舰体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醒目。快速飘浮的白云给停泊在水面的军舰增加了一种动感。

我们一行人刚一走近岸边,几个手中拿着各种乐器的俄罗斯人就迎上前来。他们似乎看出我们是中国人,很有经验地用中文说“你好!”,然后就奏起了熟知的《东方红》乐曲。我们在惊喜之余,没有忘记按那里的习惯向这些热情的街头艺人表示谢意。据他们说,来参观阿芙乐尔号的外国人中大部分是中国人,所以他们特意准备了中国乐曲欢迎中国客人。

当我们沿着舷梯登上甲板后,一位身着海军军装的解说员引领我们开始参观。他对我们这些中国客人格外热情。我觉得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知道我们不单是来游览的,而且是怀着真诚的心情来感受这艘军舰所承载的那段英雄史诗的。

图片


前甲板上安放着那门发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的主力炮。炮身上有一块铜牌,上面刻着:“1917年10月25日21时40分根据军事革命委员会的命令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作为进攻冬宫信号的历史性炮声”。

我在这门建立过历史功勋的主力炮跟前伫立良久,遥望远处的冬宫,浮想联翩,那改变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伟大一幕仿佛就在眼前。

图片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图源:《中国外交官看世界》,作者拍摄)


当告别阿芙乐尔号的时候,我拍下了它的英姿。这张照片倾注了我对阿芙乐尔号及其所代表的英雄主义精神的尊敬。它是我的得意之作,曾在第一届“外交官看世界摄影展”中展出。我把它一直挂在居室的墙上,供自己和我的客人们欣赏。

圣彼得堡还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英雄城市,在那里,曾经进行了英勇卓绝的列宁格勒保卫战。1941年9月初,纳粹德国重兵包围了列宁格勒,使该市成为一座孤岛,希特勒扬言要“将彼得堡从地球上抹掉”。而苏军的伏罗希洛夫元帅则向保卫列宁格勒的军民发出号召:“在列宁格勒大门口,用我们的胸膛阻挡敌人前进的道路!”

图片

在废墟中顽强生存的列宁格勒居民


经过900个日日夜夜,列宁格勒军民以无比英勇的气概和巨大的牺牲,换来了列宁格勒保卫战的胜利。其间,共有65万人因冻饿而死,2万多人在空袭和炮击中丧生,30余万苏军将士在战斗中牺牲。

当时一家英国报纸《旗帜晚报》曾感叹道:“列宁格勒的抵抗乃是人类在经受不可思议的考验中取得辉煌胜利的一个榜样。在世界历史上也许再也找不到类似这样的抵抗。”

图片

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胜利广场


战后,在列宁格勒胜利广场,建起了列宁格勒保卫战纪念碑和纪念馆。那高耸入云的纪念碑,象征着冲天的英雄气概,这里的长明火则象征着在保卫战中牺牲的军民永不熄灭的英勇精神。当我第一次到这里参观时,看着那些栩栩如生、浴血奋战的人物雕像,面对那些战时遗物,听着熟悉的战时歌曲,我真切地感受到,那些为保卫列宁格勒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将永远活在后人的心中。

2008年4月5日,在圣彼得堡市举行的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活动正是从列宁格勒保卫战纪念碑前的广场开始的。我无法得知活动组织者这样安排的动因,但它客观上以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方式,表达了中国人民对长眠在这里的英雄们的敬意。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以彼得大帝第二自诩的普京就出生在圣彼得堡,他对家乡的历史十分珍惜。针对一些人全盘否定苏联历史的观点,他曾经明确表示:“一个伟大的民族,不应该向自己的历史吐唾沫”,“那等于说,我们的父母虚度一生,活得毫无意义,我无论如何不能同意这种观点”。应该说,普京的这种历史观,也是他引领俄罗斯成功走上复兴之路的一个重要原因。

图片

作者向卢卡申科总统递交国书(图源:《驻外札记 一个知情大使的外交生活片段)

2001年12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批准我为中国驻白俄罗斯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2002年1月,外交部正式通知我2月初结束在驻俄使馆的工作,离任回国。于是,我便开始进行离任前的辞行活动,重点对象是俄罗斯外交部的同行。

我分别与主管中国事务、反导问题、俄美关系、中东和伊拉克问题等相关局的负责人进行会见,就有关问题作最后的交换意见,并对他们几年来给予我工作的支持致谢。他们都对与我的合作表示满意,并对我的工作给予热情评价。

裁军局副局长瓦西里耶夫回顾了几年来与我在反导问题上默契而卓有成效的合作,称赞我是一位很专业、很有经验的外交官,在难度很大的反导问题上为中俄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管中国事务的第一亚洲局的同行们对我说:“斯科永远是你的后方基地,什么时候需要我们的支持,都没有问题。”

我在告别招待会的临别致辞中表示:“我高兴地看到,近年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良好,已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所有在座的俄罗斯朋友们为此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过去几年中,我和诸位保持着密切接触和愉快的卓有成效的合作。通过与你们的合作,我感受到俄罗斯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虽然我将要离开莫斯科,到白俄罗斯去工作,但我会继续尽自己所能促进中俄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况且,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已经是联盟国家,这意味着我在这方面将拥有特殊的优势。”

图片

2月6日,我结束了在驻俄使馆的任期,离开了工作生活了将近4年的莫斯科。这段时光紧张而又充实,我目睹了俄罗斯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亲历了一系列影响世界形势的重大事件。这些经历将成为我今后工作和生活中的宝贵财富。




- END -

出处 | 《驻外札记 一个知青大使的外交生活片段》

(2008年12月出版)

作者 | 于振起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凤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