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医生”的40亩鸭稻共作稻田开割

11月12日

在阳西县溪头镇那朗村

罗彦成的40亩鸭稻共作稻田开割

当收割机开进稻田的那一刻

田边成群的鸭子惊起

“嘎嘎”叫了起来


收割机司机预估产量:

亩产达到300公斤

虽然不算高

但罗彦成难掩兴奋:

没亏本,也算成功了


今年44岁的罗彦成

是溪头镇卫生院的一名医生

40亩地是撂荒地

一个想发展有机生态农业的想法

让医生折腾起了撂荒地


图片


今年7月,罗彦成开荒种地。按照比例,40亩稻田养殖了800只麻鸭。水稻插秧15天后,将鸭苗放入田间。以田为家的鸭子,在田里自由走动,觅食螺类、蚯蚓、昆虫,踩踏禾苗间的杂草。同时,鸭子的粪便作为肥料,滋养禾苗生长。


到了水稻抽穗期,为避免鸭子吃稻谷,所有鸭子便赶到田边的鸭场。于是,自由散漫惯了的鸭子开始过上集体生活,每天喂食3次,饲料以小鱼、螺类、玉米、谷物为主。之前放养田里的时候,工人每天下午通过“咯咯咯”声,会将鸭子集中在鸭场,喂食一次。


2亩多的鸭场,有山泉水,有遮阳棚,还有可嬉戏玩耍的小池塘。在田里待了50天、鸭场待了15天的鸭子,一个个活蹦乱窜。看着工人拎着一桶小鱼走来,鸭子不约而同地争先往工人身边挤,抢食撒向空中的小鱼。


罗彦成算了笔账,因为被狗咬死和走丢等原因,800只鸭子最后活下来了700多只,每只约2.5公斤,市场价每公斤18元,一共价值约3.2万元,饲料的费用大概要2.7万元,利润只有5000多元。


鸭稻共作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人工投入会比较多。鸭稻共作全程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依靠生物、物理防虫,杂草过多,则需要人工除草。此外,水稻的株距为22厘米,比一般的种植方式宽了4厘米,方便鸭子来回走动。

“算下来,水稻的利润大概每亩为200多元。”这位皮肤晒得黝黑的“农民医生”记录下了这次种植试验的全过程,围网、请农机、请工人等各项支出,都记得清清楚楚,而且还收集了国内外关于鸭稻共作的大量资料,进行研究、试验。他想弄清楚、也很期待:鸭稻共作的模式可不可行?


罗彦成种养的水稻和鸭子,都按照普通的农产品价格计算。如果贴上绿色有机产品的标签,价格可能会高许多。这也是整体利润不高,但罗彦成依旧满怀信心的原因。他相信,如果生产的有机生态农副产品,能得到市场认可,鸭稻共作的模式就具有广阔的前景。他也希望更多的农户加入进来,共同提高鸭稻共作的技术水平,实现降本增效,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健康的农产品。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鸭声”一片

一个想吃优质健康农产品的念头

让这位医生卷起裤脚

下田种地,买鱼喂鸭

践行着自己有机生态农业的想法

也让撂荒地变得鸭鸣稻香


来源 | 阳江日报(记者/杨辉南)

编辑 | 潘静思

校对 | 叶尚昕

审核 | 李宗君

终审 | 黄   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