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呼吁将糖尿病患者的整体幸福感置于护理的核心,进一步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联合国糖尿病日的活动,以创建一个相互支持的全球糖尿病社区,并倡导更好的护理方法,不仅要关注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还要关注他们的精神和情感需求。
FM92.6综合广播《一路畅通》栏目《你好嘉宾》节目中,邀请到上海市同济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自治区人民医院克拉玛依医院院长助理、全科医学中心主任刘琦做客直播间,与我们分享关于糖尿病的那些事。
大家也可以通过
“克拉玛依融媒”官方视频号
"克拉玛依融媒”客户端
观看直播哦!
世界防治糖尿病日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糖尿联盟(IDF)于1991年联合发起的,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为了纪念第一个把胰岛素应用到临床的加拿大著名糖尿病专家班亭,WHO和IDF定于每年11月14日(班亭生日)为世界防治糖尿病日。2006年底联合国通过决议,从2007年起将“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将专家、学术行为上升为各国的政府行为,促使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对糖尿病的控制,减少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膜岛素分泌和(或)利用缺陷所引起。我国传统医学中糖尿病属“消渴”症范畴,早在公元前2世纪,《黄帝内经》已有论述。
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血糖严重升高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
糖尿病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急性和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DKA、高渗高血糖综合征、乳酸酸中毒、低血糖等。另外糖尿病患者易合并感染。慢性并发症可累及全身各重要器官,可单独出现或以不同组合同时或先后出现。并发症可在诊断糖尿病前已存在,有些病人因并发症作为线索而发现糖尿病。主要常见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下肢动脉病变及糖尿病足病等。最重要的是心血管疾病高发。
在我国,糖尿病是导致成人失明、非创伤性截肢、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糖尿病可以增加心脏、脑和周围血管疾病风险;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人群全因死亡、心血管病死亡、失明和下肢截肢风险均明显增高。其中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我国糖尿病以2型糖尿病(T2DM)为主,1型糖尿病(T1DM)和其他类型糖尿病少见,男性高于女性。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成人,常在40岁以后起病。近些年糖尿病发病有年轻化趋势。
2型糖尿病防治中的三级预防目标。一级预防目标是控制2型糖尿病(T2DM)的危险因素,预防T2DM的发生;二级预防的目标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T2DM患者,在已诊断的患者中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三级预防的目标是延缓已存在的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我们这里讲预防糖尿病,往往指的是一级预防,指在一般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群对糖尿病防治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倡导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限盐、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社区人群整体的糖尿病防治意识。中国大庆研究的生活方式干预组推荐患者增加蔬菜摄入量、减少酒精和单糖的摄入量,鼓励超重或肥胖患者减轻体重,增加日常活动量,每天进行至少20min的中等强度活动。生活方式干预6年,可使30年随访时累计发生T2DM的风险下降39%,T2DM发病中位时间推迟3.96年。
自我血糖检测,空腹血糖≥6.1mmol/L或随机血糖≥7.8mmol/L就应该去医院检查。如果不方便自我血糖检测,推荐采用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表(包括年龄、性别、BMI、腰围、收缩压、家族史等组分),评分值的范围为0~51分,总分≥25分者应到医院进行检查。
成年高危人群包括:(1)有糖尿病前期史;(2)年龄≥40岁;(3)体重指数(BMI)≥24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4)一级亲属有糖尿病史;(5)缺乏体力活动者;(6)有巨大儿分娩史或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7)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的女性;(8)有黑棘皮病者;(9)有高血压史,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1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0mmol/L和(或)甘油三酯>2.22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药治疗者;(11)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史;(12)有类固醇类药物使用史;(13)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14)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表5)总分≥25分。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因此它的治疗非传统意义上的治疗而是系统管理,包括来自医师的以及患者自身的管理。
来自医师的T2DM的治疗策略应该是综合性的,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医学营养治疗、戒烟及运动)、血糖、血压、血脂、体重的控制,并在有适应证时给予抗血小板治疗以及加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教育等措施。
患者自身的管理策略:支持共同决策制定、自我管理行为、问题解决和与医疗团队积极合作,总体来说就是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参与度和依从性。
控制血糖的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口服药物治疗(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DDP-IV抑制剂、SGLT-2抑制剂、葡萄糖激酶激动剂、磺脲类、格列奈类);注射药物(胰岛素、GLP-1RA);代谢手术治疗;胰腺、胰岛细胞移植及干细胞移植治疗;中医药治疗等。另外还包括对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治疗。
目前认为糖尿病是可以控制的,尚不能完全治愈。大家会在一些媒体上看到缓解2型糖尿病或者逆转糖尿病,这个是指在无降糖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血糖仍可处于达标状态或正常状态。目前建议将停用降糖药物至少3个月后,HbA1c<6.5%作为T2DM缓解的诊断标准。与纠正肥胖或显著改善体质量、改善脂肪肝和脂肪胰、改善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纠正高糖毒性和胰岛β细胞去分化及转分化相关。并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为了继续维持缓解状态,患者需要继续与医务人员合作进行严格的饮食管理、运动管理、体质量管理等。
糖尿病患者应该到内分泌代谢科就诊。
预防、改善糖尿病
饮食、锻炼方法
运动:坚持规律科学的运动锻炼则有利于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增加组织器官对胰岛素的摄取和利用、降低体重和血脂、增强肌肉力量、提高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应变能力、减缓远期并发症状的出现,主要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糖脂代谢状态、降低肌少症的发生等机制发挥作用。运动方式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有氧联合抗阻运动、瑜伽和太极等。
具体方法:1、评估健康状况和运动耐力,从小负荷开始循序渐进;2、制定目标:建议每周至少150min,即每周至少5天,每天至少30min以上;3、运动项目;选择喜欢的适合的;4、设定强度:建议中等强度(50%~70%最大心率(220-实际年龄),运动时有点费力,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5、避免运动损伤及低血糖,及时调整。
饮食管理:糖尿病管理的基础措施,总的原则就是合理均衡分配营养物质,维持血糖平稳及理想体重,避免营养不良。具体操作:1、合理控制总能量摄入,25-30Kcal/Kg/d;2、碳水化合物,约占总热量50%-60%,主食250g-400g/d,建议食用低升糖指数(<55%)/升糖负荷食物;3、蛋白质,约占15%-20%,0.8-1.2g/d/Kg,肾功能不全0.6g优质蛋白;4、脂肪,约占25%-30%,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鱼油、部分坚果),控制胆固醇;5、饮酒,不推荐,每周不超过2次,每次不超过25g酒精(500ml啤酒、250ml葡萄酒或75ml蒸馏酒);6、限盐,<5g/d。
总体来讲,糖尿病是一种慢性需要长期坚持又可以治疗控制的疾病。糖尿病治疗的近期目标是控制高血糖和相关代谢紊乱以消除糖尿病症状和防止急性严重代谢紊乱;远期目标是预防和(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维持良好健康和学习、劳动能力,保障儿童生长发育,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和延长寿命。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吴燕 齐晟
编辑排版 吕梦婵